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卓萍  赵传文  张继明 《光明中医》2010,25(1):137-138
眩晕之名,首见于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但对其认识起源于《内经》。《内经》“因风、因虚致眩”的论述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汉·张仲景继承了《内经》对眩晕的认识,并提出了“因痰致眩”理论,汉唐时期的治法则着重治风治痰治火。宋元以后医家在前人因虚致眩学说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发展,明代渐渐产生了强调补虚为眩晕主要疗法的医家,其中最著名是薛立斋和张景岳。  相似文献   

2.
眩晕证治举隅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王旭东【关键词】眩晕,医案,辨证论治眩晕病因复杂,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内经》论眩皆属于肝;《金匮》论眩以痰饮为主;河间独定风火二字;丹溪有“无痰不作眩”之论。景岳主“无虚不作眩”之说.此外,明·虞博提出“...  相似文献   

3.
蒲辅周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临床经验丰富,珍贵医案载于《中医临床家—蒲辅周》一书。列举了蒲老医案中论治眩晕案例4则,高血压性眩晕治以温阳镇水、健脾化痰,梅尼埃病眩晕治以清利肝胆、和胃化痰,"小中风"之眩晕治以育阴熄风、潜阳固本,神经官能症眩晕治以滋阴潜阳、养心和胃,这些辨证论治方法体现了蒲老不拘一格、精于辨证的特色,启发我们要突破思维模式,提高临证辨证论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眩晕证治体会瞿跃华(北京市天坛中医院,100050)眩晕证在《内经》中称为头眩、目眩、掉眩、眩冒等,自清代以后才称为眩晕,一直延用至今。眩晕一证,前贤多从风、火、痰、虚辨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谓:“厥阴之胜,耳鸣头眩。...  相似文献   

5.
李学军 《河北中医》2012,(10):1544-1545
费伯雄,清代著名医家,其医学思想以醇正、和缓为特色,用药以轻灵见长。费伯雄学术源于历代各家学术,取各家之长以补偏救弊。善于化裁前人方剂,临床见解独到。眩晕一病,最早见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认为多属于肝的病变,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灵枢·卫气》指出"上虚则眩",费伯雄对眩晕的论治,亦遵经旨,认为“肝为风木之脏”,肝阳上升则头目眩晕,但肾水不足、营血亏虚、痰饮等原因亦可引起眩晕的发生。兹将费伯雄医论医案中有关眩晕的论治分析如下。1滋水涵木法  相似文献   

6.
治眩七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董泽 《中医药信息》1997,14(3):F003-F003
治眩七法方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陈静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第三疗养院董泽眩晕一证,历代医家论治各自见仁见智,但括其要不外七法,撰述之,供临床参考。1平肝潜阳法《杂病证治新义》之天麻钩藤饮,《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镇肝熄风汤、建瓴汤。天麻钧藤饮平肝熄风,潜阳泻...  相似文献   

7.
眩晕在汉唐时的治法是着重治风治痰治火 ;明代渐渐产生了强调补虚为眩晕主要疗法的医家 ,其中最著名是薛立斋和张景岳。如《薛氏医案》载 :“头目眩晕 ,血虚者 ,四物汤加人参、茯苓、白术 ;气虚者 ,四君子汤加当归、黄芪 ;脾虚有痰者 ,半夏白术天麻汤。”《景岳全书》载 :“无虚不能作眩” ,“治头眩 ,上虚者 ,当以补气血为最 ,如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 ,及诸补阴阳等剂 ,俱酌宜用之。”虚是眩晕的一种基本病机。许多眩晕 ,表现的症象是风是痰或是火 ,但往往愈治风治痰治火而风愈盛 ,痰愈壅 ,火愈炽 ,原因就是由于人身体虚损 ,各脏器的机能衰…  相似文献   

8.
眩晕一证,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灵枢·海论》“髓海不足”等记载。以后《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认为“无痰不作眩”提倡“治痰为先”的方法,《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自《内经》以下,主风、火、痰、虚者较多,但临床所见,因瘀而致眩晕者,亦复不少,兹将临床常见证治方法分…  相似文献   

9.
张胜茂治疗眩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霞 《四川中医》1999,17(10):4-5
眩晕一症,病因甚多,可见于耳性眩晕、脑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病及低血压、贫血等。古代医家对本病论述颇多,不外风、火、痰、虚。《素同·至真要大论》曰:“造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汉心法·头眩》谓:“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则云:“无虚不能作眩。”张胜茂主任医师从事临床三十余载,治疗眩晕能融合各家学说,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至扬世眩晕颈椎病为颈椎退行性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张师采用内科疗法疗效甚好。其中推动脉型以体位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为主要表现。张师认为,颈…  相似文献   

10.
疏肝解郁治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医家多将眩晕责之于"风、火、痰、虚、瘀",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于郁证眩晕,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如《杂病源流犀烛》眩晕篇指出:"气郁眩晕必七情过伤,痰涎迷塞心窍,眉棱骨癌,眼不可开......";《医宗金鉴》头痛头晕篇亦云:"因气郁而痛晕者,则志意不伸......"。明确指出郁证眩晕主要是由于七情内伤,志意不伸,但对于其治法方药却未曾提及。从郁证眩晕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来分析,笔者认为舒肝解郁是治疗之关键,每以逍遥散去薄荷加天麻、白莲基为主方,随证加减:肝郁化火加丹皮、桅子,挟痰加二陈汤或温胆汤,挟饮加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