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丹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71-173
目的:观察护理人员采用膀胱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性膀胱功能锻炼方法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20例,通过对患者平均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尿中白细胞数、清洁尿培养细菌数和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症状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0例患者接受膀胱功能锻炼的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减少、残尿量减少、尿中白细胞数及清洁尿培养细菌数降低、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生存质量评分和LUTS症状评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应用膀胱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评价应用。方法: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前后,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进行膀胱功能评估和功能训练,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首次膀胱充盈量、首次排尿感、强烈排尿感、膀胱压力、膀胱容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膀胱尿压测评系统测得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能够准确评估膀胱功能、逼尿肌活动性和顺应性、并可以指导膀胱训练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间歇导尿术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间歇导尿术对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组20例患者采用针刺关元、次髎、中髎穴结合间歇导尿术治疗,每日针刺1次,导尿4次;间歇导尿组20例患者单纯采用间歇无菌清洁导尿的方法治疗,每日导尿4次,每组患者均治疗20日,评定疗效,能自行排尿患者进行残余尿量检查.结果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组中,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间歇导尿组中,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针刺结合间歇导尿组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间歇导尿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0,P=0.028<0.05).结论对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进行早期针刺结合间歇导尿治疗有利于恢复其膀胱功能,解除尿潴留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法配合排尿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温针灸配合排尿训练治疗,温针灸取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肾俞、膀胱俞、关元、气海等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法配合排尿训练对症状改善有明显作用及优越性,同时也可以减少西药副作用发生,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5.
补肾活血、疏肝泄热法治疗外伤性截瘫排尿障碍37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刘晓虹主题词截瘫/并发症补肾疏肝排尿障碍/中医药疗法排尿障碍/病因学外伤性截瘫是一种严重的伤残,其中多残留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当前多...  相似文献   

6.
电针治疗神经原性排尿障碍40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张保朝 《中国针灸》2003,23(6):343-343
神经原性排尿障碍临床上系因排尿中枢或其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 ,包括大脑疾患、脊髓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由于患者长期需要导管排尿 ,不仅增加了尿路感染机会而且也使患者身心痛苦。笔者自1 998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对临床确诊的神经原性排尿障碍患者 40例 ,在常规治疗及膀胱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应用八穴电针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神经原性排尿障碍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 ,其中男 3 0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70岁 ,平均 5 6岁 ;病程最短 8天 ,最长 48天。临床疾病脑血管病 5例 ,脊髓炎 1 0例 ,多发性硬化 …  相似文献   

7.
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的疗效。方法对6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通过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定期检测残余尿量、尿常规等项目。结果50例患者自行排尿,治愈率为71.7%,总有效率达87.5%。结论间歇导尿配合温箱灸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常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23%,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马国海 《光明中医》2008,23(2):245-246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排尿功能异常,主要有膀胱残余尿增多、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等。据报道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高达27%-85%。目前西医尚无治疗该病理想的药物,有研究提出膀胱减容重建术能提高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排尿效果,但远期疗效尚无定论。近年来在西药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因自主神经尤其是副交感神经障碍所引起的排尿反射异常、膀胱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无力、尿潴留。其病因主要是膀胱排尿神经、排尿肌障碍,导致膀胱的排尿功能障碍。我国2型糖尿病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发病率高于l型糖尿病,约为60%,且女性多于男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出现的尿潴留可明显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长期尿潴留可因压力上传,造成肾盂积水、肾实质受压和缺血,甚至坏死,导致梗阻性肾病和肾功能不全[1]。本病属于中医学“癃闭”范畴,治疗以滋阴益肾、温阳化气、通关利尿为法。  相似文献   

11.
陈余思  孔祥玉  贾晋荣 《新中医》2017,49(4):148-15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膀胱压力。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85.00%,对照组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残余尿量均降低,排尿次数均减少,膀胱压力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膀胱压力,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济生肾气丸加减疗法应用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后尿液残余量明显降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药配合治疗脑卒中后排尿障碍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笔者多年临床观察治疗的脑卒中病人中,有许多病例除具有急性脑卒中的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的典型病症外,并出现了排尿障碍.一是临床表现为急迫性排尿、尿频、尿急、尿淋漓、排尿无法自控,经常尿床,只好使用尿袋长期固定接尿.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又限制了患者的身体活动,非常不便.二是部分病人表现尿潴留,需要导尿,并长期需要留置导尿,增加了患者尿路感染的机会,并每天需要冲洗膀胱,增加费用.排尿障碍为脑卒中后,上运动神经元的排尿中枢受损,出现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变所致,是脑卒中后五大功能障碍之一,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的干扰着脑卒中病人的康复.笔者用针刺疗法,配合中药金匮肾气丸方加减治疗卒中后排尿障碍病人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加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推拿同时服用中药导水汤;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肌肉注射,每日1次,并训练定期排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每日排尿次数及膀胱残余尿量减少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加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晓亚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36-136
排尿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当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空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1]。这些症状使病人产生痛苦、焦虑、紧张、绝望等心理,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我院神经内科采用膀胱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指标和尿流动力学检测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建立反射性排尿时间,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是脑血管意外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之一,临床症状除脑血管病外,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每次排尿量减少和急迫性尿失禁.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是脑血管病意外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并影响脑血管病本身的康复,因此,如何治疗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是医学领域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肯定,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睿  胡欣 《光明中医》2011,26(6):1193-1194
为观察针灸治疗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3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针灸治疗10~20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排尿前后腹B超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80%。  相似文献   

19.
<正>脊髓损伤后,膀胱失去神经支配出现排尿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和尿失禁,从而成为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常常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而且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肾衰竭是造成后期脊髓损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2]。根据文献报道中医的灸法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膀胱功能[3]。笔者对30例脊髓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胰岛素及调脂降压营养神经等西药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后检测尿流率、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残余尿量显著降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均显著增加;对照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2个月后2组残余尿量均显著降低,最大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明显升高(P均<0.0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