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师彬  王平  司淑媛 《中成药》2014,(5):913-916
目的研究颈痛舒贴片对大鼠神经根性颈椎病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制作动静力结合颈椎病大鼠模型,术后给颈痛舒贴片,观察大鼠自主活动状况和压足痛阈值,测定血清谷氨酸,以及颈神经根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颈痛舒贴片明显促进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恢复,提高模型大鼠压足痛阈值,降低血清谷氨酸水平,改善神经根病变程度。结论颈痛舒贴片能够有效治疗大鼠神经根性疼痛。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9,(6)
目的研究颈骨康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影响。方法椎管插线法建立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颈复康颗粒组(2.0 g/kg)、布洛芬缓释胶囊组(0.08 g/kg)及颈骨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2、0.24、0.48 g/kg),灌胃给药14 d。然后,检测大鼠自发痛、机械刺激痛阈、步态、游泳时间、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第7、14天颈骨康颗粒组大鼠自发痛显著减少,机械刺激痛阈显著增大,步态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0.48 g/kg组大鼠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0.48 g/kg大鼠正常有髓神经数量明显增多。结论颈骨康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冬平  李蜀平  吝战权 《北京中医药》2009,28(10):809-810,824
目的 观察舒筋贴的镇痛作用.方法 以手术椎管插线法制备颈神经根炎大鼠模型,测定给药后第7、14天大鼠的痛阈值,观察舒筋贴对痛觉敏感的影响;采用热板法,观察舒筋贴对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以冰醋酸造成小鼠疼痛,观察舒筋贴对冰醋酸致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结果 舒筋贴可提高给药后第7、14天颈神经根炎模型大鼠右后足机械性压痛的痛阈值,可提高给药后2、4 h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可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舒筋贴对机械刺激、热刺激及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筋贴的镇痛作用。方法以手术椎管插线法制备颈神经根炎大鼠模型,测定给药后第7、14天大鼠的痛阈值,观察舒筋贴对痛觉敏感的影响;采用热板法,观察舒筋贴对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以冰醋酸造成小鼠疼痛,观察舒筋贴对冰醋酸致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结果舒筋贴可提高给药后第7、14天颈神经根炎模型大鼠右后足机械性压痛的痛阈值,可提高给药后2、4h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可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舒筋贴对机械刺激、热刺激及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膏对大鼠神经根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术后外用贴敷活血通络膏0.4,0.2,0.1g·kg-1,以强生关节止痛膏为阳性对照,1次/d,连续用药15 d,观察大鼠手术后每日自主行为及对神经根炎症的反应程度,测定大鼠压足痛阈值,作颈神经根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活血通络膏高、中剂量可明显提高神经根炎大鼠压足痛阈值,改善神经根病变程度,促进模型动物行为学改变的恢复。结论:活血通络膏对大鼠神经根炎疼痛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模拟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及关节突关节双重退变,建立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9 d拍颈椎X线片侧位片,观察椎间盘退变的情况;术前1 h、术后29 d后分别测定右侧臂丛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记录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该模型可以出现明显椎间盘变化及神经功能传导损伤的变化。[结论]模拟慢性颈椎间盘退变及关节突关节双重退变的动物模型可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期)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电针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7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8只;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后,造模第3 d开始电针刺激大鼠的双侧的天柱、颈百劳、大杼穴,隔天1次,每次20 min;造模后第4周,检测大鼠的痛阈后并取颈部脊髓组织;石蜡切片,Masson染色脊髓组织检测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检测颈部脊髓组织的TGF-β、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qPCR检测脊髓组织中TGF-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痛阈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的痛阈值明显下降,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痛阈值显著提高(P<0.05)。(2)Masson染色后,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胶原纤维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胶原纤维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P<0.05)。(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TGF-β、TNF-α蛋白未见明显变化(P&g...  相似文献   

8.
颈痛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颈痛舒颗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治疗机理和方法。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法将合格受试对象60例随机分为颈痛舒颗粒组(观察组)30例,根痛平组(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颈项疼痛,畏寒肢冷,消除肢体麻木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痛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脊髓及神经根组织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及LC3、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模型大鼠,并于造模后第3天进行干预,模型组予每日抓取1次,针刺组取双侧颈2-3(C2-3)、颈6-7(C6-7)节段颈夹脊穴进行普通针刺,电针组在此基础上以一侧穴位为一组进行电针干预,1次/d,20 min/次,连续干预7 d后处死。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C3、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LC3、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与针刺组对比,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LC3、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 0. 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调节神经细胞自噬可能是实现其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窦夏睿  孙建宁  张硕峰  王威 《中成药》2006,28(5):687-690
目的:对复方颈舒片(川芎、白芷、天麻、狗脊、杭菊花)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实验和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该药对不同炎症模型的作用;测量该药对正常以及坐骨神经结扎大鼠模型机械性痛阈的影响;利用斜板实验观察该药对坐骨神经结扎大鼠四肢肌力的总体影响。结果:该药明显降低大鼠角叉菜胶致炎模型的关节肿胀度、棉球肉芽肿的湿重和干重,提高正常大鼠的痛阈,使坐骨神经结扎大鼠模型健患侧痛阈变化百分率降低、斜板实验角度上升速度明显加快。结论: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还能明显改善由于神经卡压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等长肌力及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2例CSR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给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口服,150 m L/次,2次/d,对照组给予颈舒颗粒口服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颈椎活动度,等长肌力,CSR 20分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治疗结束后统计总有效率和治愈率;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疼痛相关因子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7%,治愈率为40.74%,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95%,治愈率7.41%(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增快,颈椎活动度、等长肌力及CSR 20分量表评分增加,VAS评分减少,疼痛相关因子5-HT,NGF及PGE2含量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增快,颈椎活动度、等长肌力及CSR 20分量表评分增加,VAS评分减少,疼痛相关因子5-HT,NGF及PGE2含量下降(P<0.01)。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CSR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颈部、手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F波(F-wave)技术对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进行判定的可行性。方法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4+5”穴位优化组合方案(4个基本穴,5个辨证配穴)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以及随访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和F波检测。结果治疗后显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87.5%:随访6个月显效率为53.5%,总有效率为80.5%,治疗结束和随访6个月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27侧上肢F波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205侧上肢F波传导速度减慢的患者经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腕至C7、肘至C7的F波传导速度增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与随访6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侧F波潜伏期延长患者经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平均F波潜伏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与随访6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波传导速度和潜伏期的变化与患者病情的变化呈正相关,可用作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该课题通过体外观察大鼠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结合复方鳖甲软肝片中芍药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合理的日服用次数。大鼠每日不同次数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及第1次给药后各时间点眼眶后静脉取血,用于测定大鼠含药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以及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的血药浓度。综合分析时量和时效关系,制定复方鳖甲软肝片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合理的日服用次数。结果表明,复方鳖甲软肝片含药血清对HSC-T6抑制的效应与芍药苷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每日给药2次组对HSC-T6抑制的效应动力学曲线下面积(AUC)及药代动力学AUC均高于每日给药1次组和3次组。因此,复方鳖甲软肝片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以每日服用2次为佳。  相似文献   

14.
叶英响 《中草药》2013,44(24):3521-3524
目的 研究细辛水提物和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细辛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进行结扎坐骨神经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各组大鼠手术后ig给药2周,细辛组大鼠给予细辛水提物(200 mg/kg,相当于细辛药材2 g/kg),尼莫地平组大鼠给予尼莫地平(40 mg/kg),联合给药组大鼠给予尼莫地平(40 mg/kg)30 min后给予细辛水提物(20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手术前1 d及手术后第1、3、5、9、14 天给药30 min后分别测量热缩足潜伏期以及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结果 各组大鼠手术前的热缩足潜伏期以及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细辛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均从术后第5天起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0.01),联合用药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从手术后第3天起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0.01),从手术后第5天起均较细辛组和尼莫地平组高(P<0.05、0.01)。联合用药组的镇痛作用强于细辛水提物和尼莫地平。结论 细辛水提物和尼莫地平合用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模型大鼠脊髓及神经根组织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及p-ERK的表达情况,探讨基于ERK信号通路介导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模型大鼠,并于造模后第3天进行干预,模型组予每日抓取1次,针刺组取双侧颈2/3(C2/3)、颈6/7(C6/7)节段颈夹脊穴进行普通针刺,电针组在此基础上以一侧穴位为一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7 d后处死。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与针刺组对比,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自噬,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以修复损伤神经根可能是实现其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周络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卫毅  侯家玉  陈伟  王晶 《中成药》2004,26(4):318-321
目的:研究周络通(黄芪,桂枝,当归,生地,细辛等)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动物ig给药,连续8周,观察药物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Na ,K -ATP酶和醛糖还原酶活性及山梨醇、肌醇、果糖、葡萄糖、甘露糖等多元醇含量的影响.结果:周络通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性提高,Na ,N -ATP酶活性增强、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山梨醇、葡萄糖含量降低.结论:周络通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组织的代谢,改善神经组织功能,对STZ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血栓通胶囊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抗血栓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375,0.75,1.5 g·kg-1·d-1)、阿司匹林肠溶片组(50 mg·kg-1·d-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建立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和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血栓湿重、干重及血栓形成抑制率的影响;将大鼠按上述方法分组,建立颈总动脉血栓溶栓模型,从造模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 d,末次1 h后取大鼠血栓,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血栓湿重及溶栓率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冰浴、减少喂食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期间同时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第8 d造模成功,灌胃给药1 h后,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T,TT显著缩短(P<0.01),血小板聚集能力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组大鼠下腔静脉、动-静脉旁路血栓的湿重和干重减轻(P<0.05~P<0.01),颈总动脉血栓的湿重减轻(P<0.05),CT和TT延长 (P<0.05~P<0.01),血小板聚集能力降低(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抗血栓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与中药组,后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并缝合。中药组给予复方神肌再生冲剂200mg.kg-1.d-1溶于2ml0.9%NaCl溶液中灌胃,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2ml灌胃,假手术组仅显露右侧坐骨神经,术后不作处理。分别于术后1、3、7、14、21及28天取吻合口远端的神经,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损伤神经组织中GAP-43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GAP-43蛋白阳性染色光密度值(OD)在术后7、14和2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7和14天,实验组坐骨神经中GAP-43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神肌再生冲剂可增加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中GAP-43的表达,从而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