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探索广西壮族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中医舌象变化特点与证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5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舌象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舌质以绛舌(38.9%)、胖大舌(85.9%)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黯红舌(26.9%)、紫舌(17.8%)、淡红舌(10.9%)、裂纹舌(73.3%)、齿痕舌(65.9%)、点刺舌(47.4%),兼有瘀斑瘀点30例;舌苔以黄苔(89%)、薄苔(66.7%)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腻苔(37.1%)、厚苔(37.1%);以上的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发生改变。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得出绛舌与点刺舌、瘀斑瘀点、颤动舌、痿软舌、苔少、剥苔、燥苔相关;黯红舌与胖大舌、腻苔相关;红舌与瘦小舌、点刺舌、黄苔相关,紫舌与厚苔、白苔、黄苔相关;淡黯舌与润苔、白苔相关;淡红舌与齿痕舌相关。结论:广西壮族地区EH病属本虚标实,血液壅滞贯穿始终,本虚常表现为阴虚和气虚,标实常表现为火热和痰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通过采集危重症患者初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时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对患者症状、舌脉、证型分布等采用频次描述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在79例病例中,症状方面:纳差(58例)、便秘(41例)、腹胀(40例)、少尿(34例)、呕吐(29例)出现频次最多,频率分别为73.42%、52.90%、50.63%、43.38%、36.71%。舌象方面:舌红、腻苔、黄苔、舌淡红、薄苔、厚苔出现频次最高,频率分别为59.49%、48.10%、39.24%、34.18%、32.91%、29.11%。脉象方面以细脉、数脉、弦脉、滑脉出现频次最高,频率依次为46.84%、31.65%、27.85%、24.05%。证型方面:脾胃虚弱证24例,湿热壅滞证共20例,寒湿内盛证共15例,瘀滞胃肠证共15例,肠热腑实证共5例,各自所占比例为30.38%、25.32%、18.99%、18.99%、6.33%。结论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湿、热、瘀,主要证型以脾胃虚弱证、湿热壅滞证较为多见。初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入院时即表现出整体状况不佳,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程度则以轻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广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中医病机及舌象变化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7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舌象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舌质以绛舌(40.8%)、胖大舌(87.6%)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黯红舌(33.3%)、紫舌(23.2%)、红舌(16.2%)、裂纹舌(71.8%)、齿痕舌(59.6%)、点刺舌(40.8%),兼有瘀斑瘀点20例;舌苔以黄苔(90.5%)、薄苔(67.6%)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腻苔(52.5%)、厚苔(29.1%);92%以上的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发生改变。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得出绛舌与点刺舌、瘀斑瘀点、颤动舌、痿软舌、苔少、剥苔、燥苔相关;黯红舌与胖大舌、腻苔相关;红舌与瘦小舌、点刺舌、黄苔相关,紫舌与厚苔、白苔、黄苔相关;淡黯舌与润苔、白苔相关;淡红舌与齿痕舌相关。结论:广东地区EH病属本虚标实,血液壅滞贯穿始终。本虚常表现为阴虚和气虚,标实常表现为火热和痰浊。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癌与消化系统良性疾病舌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癌患者与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舌象的差异。方法:观察70例上消化道癌与85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舌象按年龄分布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青紫舌、花剥苔、舌下脉络怒张比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淡红舌、薄白苔的比率逐渐减小。结果:上消化道癌组患者的青紫舌比率为48.89%,腻苔、厚苔、淡白舌比率明显高于消化系统良性疾病组。结论:舌象可反应病情轻重,青紫舌、厚腻苔、花剥苔、舌下脉络怒张可作为消化道癌参考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回顾分析急性肾损伤患者舌脉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关系,为急性肾损伤的中医证候分析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杭州市中医院在肾内科病房住院并诊断为急性肾损伤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同期96例肾功能正常的体检患者作为对照,比较舌脉变化。结果:179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9.29±17.43)岁,96例肾功能正常的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8.14±18.57)岁。AKI患者舌质以淡红舌为主(53%),其次为红舌(30%),淡舌出现率最低(19%)。AKI患者舌苔以白苔为主(66%),黄苔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vs AKI组,P0.01)。AKI 1期和AKI 3期腻苔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KI患者脉象以细脉为主(60%),其次是沉脉(30%),细脉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数脉、弦脉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KI肾功能稳定组入院时舌质以淡红舌为主(66%)。明显好转组红舌出现率比稳定组明显增高(P0.05);AKI肾功能稳定组入院时舌苔以白苔为主(69%),其次是薄苔(31%)。4组AKI患者脉象均以细脉为主,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I引起的舌脉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提示了正虚邪实的病机本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应用自拟"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证候回顾性研究临床调查表",收集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研究及总结分析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舌象、脉象特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本组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共出现15个中医症状,尿频、小腹不适、遇劳加重或复发、倦怠乏力、手足心热、尿色黄赤出现频次均明显高于其他症状;腰痠痛、尿频且短、尿热、口干舌燥、小便涩痛症状出现频次较高;欲出不尽、遇冷加重、小腹凉、夜尿频症状出现频次较低。本组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77.37%~94.89%的病例出现舌质红、少津舌象;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还有少苔,为17.52%;舌质淡红、苔薄白出现频率最低,为5.11%。本组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44.53%的病例出现脉沉细;23.36%的病例出现脉滑数;脉弦数、脉细数出现频率也较高,分别为15.33%、11.68%;脉细弱出现频率最低,为5.11%。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肾阴不足、湿热下注证,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出现频次最低。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以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多见,应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通淋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患者的舌象分布规律。方法对242例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患者的舌象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舌质分布为:紫暗舌48.3%,绛红舌27.7%,红舌11.6%,淡红舌11.2%,淡白舌1.2%;舌形分布为:胖大舌或齿痕舌68.6%,瘦小舌13.6%,点刺舌12%,裂纹舌5.8%;舌苔分布为:白厚腻苔49.2%,薄白苔16.1%,薄黄苔16.1%,黄厚腻苔14.9%,白厚苔2.1%,黄厚苔1.7%;舌下脉络分布为:增粗迂曲69%,增粗迂曲伴有舌下瘀点瘀斑15.3%,瘀点瘀斑11.2%,正常4.5%。结论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瘀阻脑络,痰热腑实证为中风病中经络发病早期(7 d内)的常见证候。临床诊治中风病时应注重对于患者舌象的诊查,详察舌质、舌形、舌苔及舌下脉络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舌象颜色与病情及病因病机的相关性,以期为本病的临床研究增加一种探索方式。方法:以目视方式采集72例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的舌象颜色并参照《中医舌诊图谱》分析舌象;将所获得的舌象颜色资料与寻常型银屑病轻、中、重三级病情之间进行比较,并比较各级病情之间各类舌象颜色的构成比。结果:1对7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首次观察所获得的舌象颜色进行统计,其中绛舌6例(8.3%),红舌19例(26.4%),淡红舌41例(56.9%),淡舌4例(5.6%),青紫舌2例(2.8%)。2轻、中、重三级病情之间比较:重度病情中"绛舌"的构成比最高(44.4%),与中、轻度病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红舌、淡红舌、淡舌、青紫舌、黄苔的构成比在三级病情之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轻、中、重各级病情之间比较:轻度病情中"淡红舌"构成比高于"红、绛舌"及"淡舌与青紫舌"(P均0.017);中度病情中"淡红舌"构成比高于"淡舌与青紫舌"(P0.017),与"红、绛舌"无统计学差异(P0.017);重度病情中"红、绛舌"与"淡红舌"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见淡舌与青紫舌;在轻度与中度病情中,黄苔构成比均高于白苔(P均0.05),在重度病情中黄苔与白苔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舌质颜色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出现绛舌表示病情严重,出现淡红舌一般说明病情较轻;同时舌象颜色也能部分反映本病的病因病机,此研究表明热邪是本病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舌象分析仪观察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象表征,探讨慢性胃炎舌象变化规律,为“舌为胃之镜”理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胃镜下诊断分为单纯性浅表性胃炎和伴糜烂、伴返流3组;所有患者舌象均采用舌象分析仪照相及自动软件分析。结果: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分布占前2位的舌质为:红舌281例,占63.7%;淡红舌127例,占28.8%;其中淡红舌占28.8%,非淡红舌共占71.2%,总体分布以红舌为主。3组之间红舌分布为CSG伴返流(68.6%)〉CSG(63.3%)〉CSG伴糜烂(63,2%);绛红舌分布为CSG伴糜烂(3.4%)〉CSG伴返流(2.9%)〉CSG(1,6%);黯紫舌分布为CSG伴返流(8.6%)〉CSG伴糜烂(5.7%)〉CSG(1.3%)。舌苔分布为前3住为薄白苔占58.7%,白厚苔占14.2%,黄厚苔占10.7%。从苔色来分,白苔总共380例。黄苔61例,以白苔为主;从舌苔厚度来看,薄苔占61.9%;厚苔占31.3%。以厚苔所占比例为多。3组间薄苔分布CSC伴返流(77.1%)〉CSG伴糜烂(63.2%)〉CSC(60.0%),P〉0.05。结论:(1)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组舌质变化都以红舌比例最高,可以反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舌象变化规律,但与本病胃黏膜损伤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绛红舌、黯紫舌的出现可以提示胃黏膜病变较严重。(2)慢性浅表性胃炎3组舌苔变化都不明显,均以薄白苔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舌象特征 ,探讨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方法 :选择 5 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 ,分普通型和重型 ,观察舌象 ,数码相机摄像 ,分析并比较早期、中期 (极期 )与恢复期 ,普通型与重型的舌象特征。结果 :①在中期 (极期 ) ,最常见的舌象为舌红 (舌尖红或舌红赤 ,6 2 8% ) ,苔白 (厚 )腻 (39 5 % )或黄(厚 )腻 (37 2 % ) ,6例 (14 0 % )患者出现舌下静脉曲张 ;恢复期常见舌象为舌质暗或暗紫 (4 2 9% )、淡红 (2 1 4 % )、舌尖红 (2 1 4 % ) ,苔白 (厚 )腻 (6 0 7% )、黄 (厚 )腻(2 5 0 % ) ,16例 (5 7 1% )患者出现舌下静脉曲张。②最常见的舌象依次为 :舌暗或暗紫、苔白 (厚 )腻 (17例 ) ,舌红赤、苔黄 (厚 )腻 (12例 ) ,舌淡红、苔白 (厚 )腻 (10例 ) ,舌尖红、苔黄 (厚 )腻 (6例 ) ,舌红赤、苔白 (厚 )腻 (5例 )。③在中期 (极期 ) ,普通型、重型最常见舌象均为舌质红 (舌尖红或舌红赤 ) (5 2 2 %、 75 % ) ,苔白腻 (34 8%、4 5 0 % )或黄腻 (34 8%、 4 0 % ) ,普通型、重型舌象特征相似 ;在恢复期 ,普通型最常见舌象为暗 (或暗紫 ,37 5 % )或舌质红 (舌尖红或舌红赤 ,4 3 8% ) ,苔白腻 (5 6 3% )或黄腻 (31 3% ) ,重型最常见舌象为暗 (或暗紫 ,5 0 % )或舌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疆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 患者的舌象及其与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023 例新疆6 地区HIV/AIDS 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和CD4 淋巴细胞检测,探讨其相关性。结果: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舌象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舌象淡白舌、剥苔较多。结论: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以虚证偏多。  相似文献   

12.
周中元  代铁柱 《中国针灸》2008,28(9):673-67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艾滋病(HIV/AIDS)患者合并周围面神经麻痹和非HIV/AIDS患者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HIV/AIDS阳性31例设为观察组,HIV/AIDS阴性3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取患侧翳风、下关、颊车、太阳、地仓、鱼腰、攒竹、迎香等穴,根据不同病期进行个体化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有效率为9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率为9.7%,对照组痊愈率7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个体化针刺治疗HIV/AIDS患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但较难痊愈。  相似文献   

13.
郭毅曼  张超  李顺英  杨梅  陈文慧  何梅光  樊延平  周青 《中医杂志》2012,53(10):864-866,885
目的 观察云南省99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舌象分布特点,探讨AIDS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选取云南省9个州、市996例HIV/AIDS患者舌象资料,从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与地区、性别、HIV/AIDS分组及生活习惯的关系.结果 HIV/AIDS患者红舌、紫舌、瘀斑舌、裂纹舌、胖大舌、齿痕舌、腻苔、润苔和剥苔所占比例较高(P<0.05);女性的淡红舌、薄苔、白苔、裂纹舌和瘀斑舌比例高于男性(P<0.05);吸烟者黄苔所占比例高(P<0.05),酗酒者绛舌、裂纹舌、剥苔所占比例较高(P<0.05);HIV组的淡白舌、淡红舌、绛舌、润苔所占比例较高(P<0.05).结论 AIDS具有正虚、湿浊、瘀血、邪热、表里相兼为病的特点,由于性别、地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舌象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平和质与3 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舌象特征.方法:以1687 例体检人群为对象,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的得分;由中医师进行舌象观察并拍摄数字舌图,并对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和阴虚质4 组的舌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和质组中,属于正常范围的舌质(淡红舌、正常舌形)与舌苔(薄白苔)的出现率均不到50%.与平和质组比较,痰湿质组的暗红舌、厚腻苔、黄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组的红/绛舌、厚腻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组的红绛舌、瘦薄舌、少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时,虽然异常舌象的出现率增高,并各具特征,但舌诊与体质辨识问卷相结合的诊断规律研究仍是体质辨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HIV/AIDS 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HIV/AIDS 患者的病因病机、病性及辨证分型。方法:观察498 例AIDS 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IDS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498 例患者中症状频次统计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健忘、盗汗、失眠等;证型依次为气虚湿阻、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等;舌质颜色统计依次为淡红舌、红舌、淡白舌;脉象统计依次为弦、沉、细、滑、数。结论:静脉吸毒患者中医药治疗可从补益肝肾,益气养阴,健脾和胃着手,为静脉吸毒艾滋病患者建立一套中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结果:广东地区107例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41.12%)、头痛(25.23%)、腰痛(24.30%)、自汗(23.36%)、咳嗽(20.56%)、皮疹(18.69%)、关节痛(18.69%)等;舌象以红舌(53.27%)为主,舌苔以白苔(54.21%)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细脉(59.81%)、弦脉(55.14%)、沉脉(23.36%)等;最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19.63%)、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14.02%)、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13.08%)。结论:广东地区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有一定规律,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肝、脾(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HIV/AIDS患者主要中医虚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Clementine中的特征选择节点筛选142例脾气虚弱及肺脾气虚证HIV/AIDS患者的主要实验室指标,四诊信息中的主要症状和舌象进行网络训练,建立脾气虚弱和肺脾气虚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样本按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建立模型,测试集用于验证模型的正确率。结果:筛选出了发热、咳嗽咳痰、神疲乏力等10项对模型构建重要的指标,模型训练集诊断的正确率为87.25%,测试集诊断的正确率为80.00%。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诊断艾滋病患者脾气虚弱和肺脾气虚证型,在中医证型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中晚期艾滋病患者舌象的观察.分析舌象与病情、病程的相关性,加深对中晚期艾滋病患者气阴两虚证的认识。方法:规定上午某段固定时间,用同一数码相机拍摄中晚期艾滋病患者的舌像;记录患者同期实验室资料,分析舌像特点及其与病情、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结果:晚期患者舌质暗淡,伴瘀斑,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腐腻,焦黄苔较为多见;舌质暗淡伴瘀斑的表现与病情、免疫状况、CD4水平有一定关系。结论;晚期艾滋病患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毒邪稽留血分等中医病理变化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养心汤前后舌象的变化,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舌象特征及演变规律,同时比较两种舌象采集方法以及舌象分析方法,为客观化舌象研究寻找新的途径。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3例,按疗程服用养心汤,采集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研究方法未能得到一致的结果,RBG分量统计结果阴性,而肉眼观察发现舌红少苔人数为12占总人数的22.64%对照组为12占总人数的24%而治疗后试验组舌红少苔人数下降为10占总人数的18.86%而对照组人数上升为28人占总人数的5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4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中医症状改善的作用.结果:2组病例治疗前基线资料经一致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8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愈显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4.55%,55.45%,对照组则分别为20.00%,80.00%,经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候治愈率和显效率优于纯西医治疗组(P<0.05),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不同访视点2组病例中医症状进行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对于但热不寒、头痛2种症状的治疗缓解率中西医结合组优于纯西医组(P=0.022).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尤其对于缓解发热(但热不寒)和头痛2个主要症状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