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志敏  屈璐  侯胜开  卢国清 《河南中医》2016,(11):1929-1930
目的:观察针刺颈项部腧穴治疗痉挛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穴位选用风池、供血、翳明、脑空、廉泉、旁廉泉,除廉泉外,其余均双侧取穴。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于治疗两个疗程后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级别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0.01),治疗组临床痊愈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颈项部腧穴能有效改善痉挛性构音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针刺"项七针"与常规针刺、西药甲磺酸培他司汀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项七针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有关"眩晕"治疗腧穴处方,针刺风池、百会等穴;项七针组针刺风府、风池、天柱、完骨,两组均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天3次,每次1片,治疗2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项七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针刺组的76.7%(23/30)和西药组的70.0%(21/30,均P0.05)。3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且提高程度项七针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均P0.05)。项七针组、针刺组治疗后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而西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项七针组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较西药组和针刺组提高更显著(均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3组治疗后PI、RI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项七针组较西药组和针刺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针刺"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与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颈项部腧穴联合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颈项部腧穴联合神经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4星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8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Vs,P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和Vs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PI较治疗前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Vs,PI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颈项部腧穴联合神经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脑部血流,促进脑组织功能的修复达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风池、颈夹脊及百会穴在治疗颈源性眩晕方面的疗效较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150例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颈源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风池组、颈夹脊组和百会穴组,各50例。各组分别针刺风池穴、颈夹脊穴及百会穴,1次/d,1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期休息3 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1)风池组有效率82.0%,颈夹脊组有效率94.00%,百会穴组有效率78.00%,针刺颈夹脊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风池及百会穴(P0.05),且风池及百会穴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3个穴位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左椎动脉及右椎动脉的Vs、V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3)治疗后针刺颈夹脊在ESCV评分、左右侧椎动脉VS、Vm改善方面均优于另外2组(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风池及百会穴,且针刺颈夹穴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颈后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针刺百会、风池(双)、风府、翳风(双)、风门(双);药物组口服西比灵。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药物组的70%(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VA、BA的Vm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组优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针刺百会穴、颈后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能提高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颈项部穴位对假性延髓麻痹舌音障碍的治疗作用与针刺常规穴位对假性延髓麻痹舌音障碍的治疗作用的对比。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假性延髓麻痹舌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双侧颈项部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均在4周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音障碍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项部穴位治疗假性延髓麻痹舌音障碍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中药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及椎动脉多普勒检查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项疼痛、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及椎动脉内径、TAMX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可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5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以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穴取太冲、阳陵泉、风池、曲泉为主;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片剂口服治疗,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3月和6月总体疗效和治疗前后头痛积分,1年后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稳定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平均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3.0%、93.0%、87.7%,优于西药组的85.6%、86.5%、69.2 9/6(均P<0.01);1年后疗效稳定性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是安全、有效的,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温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针组,每组60例。两组均在针刺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及大椎、百会穴的基础上,热敏灸组在颈项部、肩胛部探寻出热敏点后加施回旋、雀啄、往返的温和灸,温针组加施普通艾灸。结果平均治疗20次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敏灸组在总分项、眩晕项、颈肩痛项和愈显率方面明显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热敏灸较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更能明显减轻患者眩晕和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颈三针、颈夹脊穴及电动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4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三针、颈夹脊穴及电动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结合电动牵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ESCV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椎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提高,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颈夹脊穴及电动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