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烧山火、透天凉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其通过配合呼吸、提插、捻转、押手等单式手法配合而成,从而起到补热泻寒的效果,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施术过程中机体的肌肉、血管以及呼吸配合,是产生热感和凉感的关键,这对"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教学及临床应用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和运用好针刺补泻手法,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而最具代表性的补泻针法就是“烧山火”、“透天凉”二法。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近20年的探索,体会颇深,现提出和广大读者交流。1正确认识针刺补泻原理掌握和运用好补泻针法,首先要正确认识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针刺补...  相似文献   

4.
牛忻群 《家庭中医药》2006,13(10):21-21
传统文化璀璨,博大精深,中医文化独具魅力,深奥难测。像针灸中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既具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具有独特的医学寓意,更具有诱人深索其内涵的动力,也有人认为带几分武林道家的气息。那么,“烧山火”与“透天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相似文献   

5.
吴中朝 《山西中医》1992,8(5):44-45
本文以文献考证、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为依据,论述了“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热凉感的出现具有或然性,并分析了影响热凉感出现的多种因素。提示临床疗效不应唯以热凉感有无为标准,但也要努力消除干扰因素,促使热凉感产生。  相似文献   

6.
烧山火,透天凉法治疗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弘 《中国针灸》1996,16(6):13-14
烧山火、透天凉法治疗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王弘(湖南省长沙市一医院针灸科,410005)主题词脑梗塞/针灸疗法;烧山火;透天凉脑梗塞以肢体偏瘫、言语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中风范畴。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在以往的针灸治疗中往往只注重取穴,...  相似文献   

7.
烧山火、透天凉与《周易》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金针赋》中提出的“烧山火”和“透天凉”针法,可说是集合针刺补泻的大法。施行烧山火,能产生热感效应,热以除寒,可以治疗“顽麻冷瘐”等证;施行透天凉,能产生凉感效应,凉以清热,可以治疗“肌热骨蒸”等证。这两种针法,运用了《周易》运数比类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运数比类,此处就是以《周易本·筮权》中九是老阳数和六是老阴数为原则,将属于阳性的烧山火中提插次数,定为老阳九数,成九的倍数;将属于阴性的透天凉中提选好次数,定为老阴六数,或六的倍数。取象比类,此处运用了《周易》的三才法和仿效《周易》泰卦、否卦卦象的方法。三才法是将进针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进行分层补泻,以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仿效泰卦和否卦卦象的方法是:烧山火通过先浅后深的操作程序,以及出针后即时按针孔之法,以效天气在下面地气在上的泰卦卦象;透天凉通过先深后浅的操作程序,以及出针时摇大其孔,出针后不按穴之法,以效地气在下则天气在上的否卦卦象。烧山火和透天凉的制定和发展,及其在临床的效应,可以说是《周易》的方法在针炙学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传统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最早以歌赋文体的形式见于《针灸大全·金针赋》,操作方法散见于原文全篇,现代“烧山火”与“透天凉”针刺法即源于《金针赋》.但操作方法繁琐复杂,与原法有所不符,笔者认为源于现行教材在对原赋文的解读上有欠准确和恰当的地方,对此将逐条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9.
"Mountain burning manipulation (烧山火)" and "heavenly cool-inducing technique (透天凉)" were early seen in Great Comple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Poem of Golden Needle (《针灸大全·金针赋》) written by Xu Feng in Ming dynasty, which are the basis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anipulation of acupuncture. In such needling manipulations, several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such as the speed of insertion and withdrawal of needle, lifting and thrusting of needle, nine yang number and six yin number, as well as open or close of point after withdrawal; additionally, the needling manipulations are accomplished in three layers, named heaven, earth and human being. The manipulations of these two techniques are complicated and are not easily mastered, therefore, the successful rate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rather low and the many beginners feel difficult in learning.  相似文献   

10.
周海燕  杨洁  冯跃  杨慎峭 《针刺研究》2012,37(4):277-280
目的:比较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热证模型家兔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烧山火组、透天凉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T)制造热证模型。治疗组动物选取"曲池"穴,分别施以"烧山火"补法和"透天凉"泻法各1次。用体温计检测各组家兔基础肛温及治疗前后肛温,用鲎试剂检查法检测血清ET含量。结果:造模后家兔肛温和血清ET含量增高(均P<0.01)。治疗两组与模型组相比肛温显著降低(P<0.05,P<0.01),E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透天凉组ET含量较烧山火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烧山火"透天凉"确能降低实热模型家兔血清ET含量,且"透天凉"退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杨洁  周海燕  冯跃 《四川中医》2009,(11):32-34
目的:在针灸理论指导下,比较研究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热证模型家兔血清糖皮质激素(G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阳虚模型组(B组)、阳虚烧山火组(C组)、阳虚透天凉组(D组)、热证模型组(E组)、热证烧山火组(F组)、热证透天凉组(G组)。分别采用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交叉治疗,用ELISA法检测血清GC、ACTH含量。结果:两种手法均可升高阳虚模型家兔血清GC含量(P〈0.01,P〈0.05)和ACTH含量(P〈0.01,P〈0.05),且“烧山火”有优于“透天凉”的趋势(P〉0.05);均可降低实热模型家兔血清Gc含量(P〈0.05,P〈0.01)并升高ACTH含量(P〈0.05),且“透天凉”有优于“烧山火”的趋势(P〉0.05)。结论: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证、实热证模型家兔确有治疗效果,其效应上存在一定差异,治疗阳虚证“烧山火”优于“透天凉”,治疗实热证“透天凉”优于“烧山火”,故临床应用时仍建议辨证论治的选用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传统手法烧山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针刺夹脊穴和单独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调跷脉合维脉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中医院眼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调跷脉合维脉为主结合常规取穴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法.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  相似文献   

14.
烧山火手法是我国针灸学刺法灸法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复式补泻手法,对顽麻冷痹等虚寒之证疗效显著。本研究主要对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张瑨教授,复式补泻手法之烧山火手法作以简要介绍,并结合原文对烧山火手法操作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针跷脉穴治疗中风偏瘫下肢肌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跷脉穴对中风偏瘫后下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偏瘫下肢肌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侧上肢均按传统取穴进行针刺,患侧下肢分别针刺跷脉穴(治疗组)和传统穴位(对照组),治疗组下肢接入电针仪,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82.8%;且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跷脉穴对缓解偏瘫后患侧下肢肌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痉挛状态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腹针疗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腕手功能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随访3...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高肌张力大鼠的肌电H反射,初步探讨平衡针刺法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患侧针刺组、平衡针刺组,每组12只,制备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的模型,平衡针刺组治以平衡针刺法,患侧针刺组取患侧肢体施术,治疗20min,连续治疗10天,治疗后对各组大鼠行肌电H反射监测。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平衡针刺组H反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波幅明显下降(P〈0.05);平衡针刺组与患侧针刺组相比较,其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平衡针刺法可以有效抑制亢进的牵张反射,降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针灸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unnstrom分级理论认为,偏瘫恢复过程中,痉挛出现在痉挛期和联带运动期,在此期间,如何诱导分离运动的产生、抑制痉挛是偏瘫康复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脑损伤后功能重塑有积极作用,是治疗、缓解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恢刺和关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恢刺和关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在肩髃、曲池、合谷穴施恢刺和关刺治疗,疗程40 d;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和简化的Fugl-meyer(SFMA)运动功能评测表观察治疗前后上肢的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Ashworth级别降低(P<0.05),SFMA分值明显提高(P<0.001),且肢体痉挛程度的降低与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恢刺和关刺法能缓解中风后上肢痉挛和改善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宗涛 《辽宁中医杂志》2012,(7):1391-1393
目的:观察电刺激督脉穴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40例)和普通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组加用督脉穴位(大椎、筋缩、腰阳关和命门)调制中频电刺激,普通治疗组不加任何电刺激,两组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评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和生活能力的评定。结果: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电刺激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改善幅度比较显著,与普通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穴位电刺激可降低肢体的肢体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