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候特点与温清并用方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以慢性复发型和慢性持续型较为常见,其急性发作期常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本虚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阳虚、脾肾阳虚;标实主要是指湿热壅滞。治当以温清并用,寒热同调。半夏泻心汤、连理汤、乌梅丸、温脾汤四方皆为寒热同调之方,均可温清并用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溃疡性结肠炎,但侧重点不同。半夏泻心汤重在和胃消痞;连理汤重在健脾化湿;乌梅丸作用于肝脾肾,重在温中散寒;温脾汤则是典型的温下剂,属温清并用方中之重剂。  相似文献   

2.
总结陶夏平教授采用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陶师认为湿热内蕴、脾肾亏虚、肝脾不和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治以温清并用、调和肝脾,以乌梅丸合痛泻要方为基础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乌梅丸方证涵义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廷刚 《吉林中医药》2009,29(3):247-253
乌梅丸寒热互济,辛甘酸苦并用,具有补泻兼施、温清并举、气血两调的特点。此方原为治疗蛔厥而设,其作用机制重在温脏补虚以安蛔,并非直接驱杀蛔虫。乌梅丸证症状上寒热并见,可表现为内热外寒或上热下寒,其病机总为本虚标实,以虚寒为本,邪实为标。厥阴提纲证非外感所致,乃肝家郁导致的上热下寒证。乌梅丸证,可得于“伤寒”,亦可得于“内伤杂病”。得于“内伤杂病”者,亦由肝家郁使然,其来也渐。  相似文献   

4.
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其发病与肝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选用张仲景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症的经典方—乌梅丸及四逆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结合现代制剂工艺,研制出结炎康用于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为进一步探索其机理,我们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5.
张蕊  王作顺 《河南中医》2014,34(2):210-211
乌梅丸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方主治蛔厥证,又主久利。主治病机特点:一是寒温并用,邪正兼顾;二是以辛热、辛温和甘温的药物为重点;三是入脾胃(大肠)经的药物为主。消化系统病机特点:易寒易热,寒热互结。乌梅丸加减具有补泻兼施、温清并用、气血并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克隆病、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之"痢疾"、"泄泻"、"肠澼"、"腹痛"、"肠风"等范畴.由于该病病因复杂,病机多端,近年中医文献中,对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很不统一.通过对近十年发表的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初步探讨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及对应方药,从而形成中医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初步框架.该病病机多为脾肾两虚、肝脾失调、湿热阻滞大肠,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脾肾亏虚,标实乃湿、热、瘀、毒壅滞大肠.分析文献中的不同辨证分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大肠湿热、脾虚湿热、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寒热错杂等其他类型.治疗当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标本兼治为原则,治疗选方主要以经典方剂化裁变化,最常选用"白头翁汤"、"芍药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乌梅汤"等为基础方.  相似文献   

7.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至今病机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与感染、变态反应、精神应激、酶失调和保护物质缺乏有关。中医学则认为脾虚为其发病之本,湿热多为发病之标,血瘀为局部病理变化,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其发病与肝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选用张仲景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经典方—乌梅丸及四逆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辨治,并结合现代制剂工艺,研制出“结炎康”用于临床,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与饮食、情志、脾胃虚弱等息息相关,"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虚实并存、寒热错杂、本虚标实,气机阻滞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气机逆乱,升降失常。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基本病机。"辛以散之,苦以泻之",辛开苦降,"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代表方剂,也是方剂学隶属于和解剂,调和胃肠代表方剂,"疗寒以热、治热以寒",平调寒热、虚实兼顾、辛开苦降、温清并用,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治疗慢性腹泻寒热错杂证的常用方剂资生丸、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的组方原理及运用要点。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寒热并用相反相成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国医论坛》1996,11(3):6-7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相反相成之方计有10余首,一是外寒内热,当外散其寒、内清其热,如大青龙汤、附子泻心汤、桂枝加大黄汤;二是上热下寒,则清上温下,如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三是寒热格拒,须寒热并投、交通阴阳,如通脉四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四是寒热互结中焦,必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五是寒热错杂致厥,宜寒热同施,或和胃安蛔、或发越郁阳,如乌梅丸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文峰教授运用自拟温清并用止泻汤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经验。该方温补清利并用,适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虚中夹实、寒热错杂者。并举验案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高忠英教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乌梅丸的组方特点和加减用药的规律,将高忠英教授对乌梅丸的独特见解和临床新用进行了总结.高忠英教授借鉴仲景乌梅丸的寒热并用法,在乌梅丸原方基础上灵活选用更切合临床的药物加减,用以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临床经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致病因素发生了变化,部分皮肤病患者症状繁多,虚实寒热并见,致使辨病易而辨证难。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经方之一,叶建州教授临床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皮肤病获得良好效果。叶老师认为,半夏泻心汤病机为寒热错杂,病位在半表半里,病之所系为少阳,病性为正虚邪实,诊治慢性难治性皮肤病重在抓住病机,从定机、定证入手。  相似文献   

14.
运用乌梅丸既是主治蛔厥证的基础方,更是主治寒热错杂证的重要方。临床运用乌梅丸辨治慢性盆腔炎、慢性腹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POEMS综合征、糖尿病胃轻瘫等而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乌梅丸拆方对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梅丸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不同治法的作用机制及该方寒热并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配伍意义。方法:以UC大鼠为研究对象,ELISA测结肠组织细胞因子(TNF-α等)及炎性因子(PGE2等)含量,比色法检测结肠组织和血清SOD活性,测算脾指数、结肠指数等。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组、寒热并用组大鼠死亡率、体温、脾指数均降低,体质量升高,结肠组织TNF-α、IL-1、PGE2含量减少(P0.05),IL-10含量增多(P0.05);温热组结肠组织PGE2、TNF-α、IL-1含量减少(P0.05),IL-10含量增多(P0.05);寒凉组大鼠体温、脾指数降低,结肠组织TNF-α、IL-1含量减少(P0.05);补益组大鼠死亡率、脾指数、体温降低,体质量升高,结肠组织TNF-α、IL-1含量减少(P0.05)。结论:寒热配伍是乌梅丸方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配伍形式,其主要机制为调节细胞因子间平衡,减少炎性介质等;乌梅丸各拆方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丽珍  王三虎 《中医药导报》2019,25(16):131-132,141
总结王三虎活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王三虎认为半夏泻心汤方组方精简、配伍严谨,针对寒热错杂,气机不利,虚实夹杂的病机,灵活应用可达散寒除热、疏利气机、补虚泻实之效。平调寒热可调整阴阳,辛开苦降方可疏利气机,甘苦辛并用可补虚泻实,应用时贵在辨病辨证相结合、方证对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伤寒杂病论》中的祛除实邪、温中补虚、寒温并用等治法的应用,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阳明热证、阳明腑气不通证、阳虚寒实内结证、脾胃虚寒腹痛证、脾胃虚寒呕吐证、脾肾阳虚下利便脓血证、寒热错杂痞证、脾胃寒热兼杂证等脾胃相关疾病的证治特点及白虎汤、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等相关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总结钦丹萍教授运用健脾祛湿法治疗久泻的经验。认为久泻以脾虚湿盛为基本病机,临证首要以健脾祛湿为主,提出脾土运化,得阳易健,可运用温脾、化湿、燥湿、利水、温肾等法,可联用淡渗升清药物分利水谷,常用薏苡仁-防风药对淡渗升清;其次重视脏腑联系,肝脾不和者常用柔肝、疏肝法,强调结合心理疏导,肺肠不调者常用四味芍药散宣肺升清;同时不忘虚实寒热,虚实相间者,补虚泻实,养阴与祛湿并重,寒热错杂者平调寒热,清热与祛寒兼顾,其中寒热互结证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加减,上热下寒证以乌梅丸加减。  相似文献   

19.
泻心汤类方源自《伤寒杂病论》,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等,以半夏泻心汤为中心,加减化裁为泻心汤类方,共计8方,14味药。泻心汤类方从其立法来看,温清并用、甘苦兼施,能调中焦阴阳之失衡,寒热之错杂,对胃肠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契合胃癌虚实寒热错杂之病机,对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于临床中研习《伤寒杂病论》,细揣古今医家之治验,略有所悟,文章就泻心汤类方来探讨胃癌之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其科学价值极高,值得继承与发扬。立足《伤寒论》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附子泻心汤、麻黄升麻汤等典型寒热并用方剂,进行病机及方药配伍规律之分析,从中审悟仲景治疗各种寒热杂证,既恪守和解寒热,调和阴阳的治法准则,又运筹帷幄,同中求异地把握各自个证特点,而随证施治的治学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