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白藜芦醇是中药虎杖中的有效成分,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zuc C的干燥根茎和根,古书中记载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等功效[1],特别在传统中医肝病的治疗中有独到的疗效.现已证实,白藜芦醇具有心血管保护、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广泛的药理作用[2、3],但其对肝病的防治作用尚研究甚少.本文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造成肝内胆汁淤积大鼠黄疸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血清肝功能指标、SOD、MDA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虎杖利湿退黄的功效提供现代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药提取物对鼠试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当药提取物对试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0.1%CCl4油溶液(0.01 mL.g-1体重)连续给药7d,D-氨基半乳糖(D-Gal,800 mg.kg-1)连续给药6 d,分别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ipα-萘异硫氰酸酯(ANIT,100 mg.kg-1),连续给药8 d,造成大鼠急性黄疸模型。各组分别ig当药提取物低剂量(46.3 mg.kg-1)、中剂量(92.6 mg.kg-1)、高剂量(185.2 mg.kg-1)。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大鼠测量胆汁流量,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ST,ALT,总胆红素TBIL,DBIL水平。各组分别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同模型组比较,当药提取物92.6,185.2 mg.kg-1能够显著抑制CCl4,D-Gal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ANIT导致大鼠黄疸模型AST,ALT,TBIL,DBIL的升高,能够减轻模型动物肝脏变性、坏死数量和程度,能够增加黄疸模型大鼠的胆汁流量。结论:当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五黄胶囊(DSWH)对肝损伤动物模型的保肝、退黄作用。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lpha-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致小鼠黄疸模型,药物干预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在ANIT致小鼠黄疸模型中,丹参五黄胶囊低、中、高剂量组DBIL、ALT、AS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丹参五黄胶囊低、中、高剂量组DBIL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丹参五黄胶囊低、中、高剂量组ALT、AST与阳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丹参五黄胶囊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坏死轻,汇管区、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肝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丹参五黄胶囊对ANIT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茯苓多糖修饰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爱云  陈群  李成付  焦庆才 《中草药》2009,40(2):268-271
目的 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考察硫酸化茯苓多糖(PS)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S_(180)肿瘤模型小鼠和Yac-1肿瘤细胞株分别为体内和体外实验对象,研究PS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结果 PS体内显著抑制移植性S_(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最大抑瘤率达32.22%(P<0.01);促进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淋巴器官的发育生长(P<0.05).体外对小鼠淋巴细胞尤其是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PS体外可显著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P<0.001).结论 PS可以通过增强NK细胞杀伤活力,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PS还可以拮抗免疫抑制药所致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
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张文女  黄金龙 《中草药》1999,30(7):561-562
茯苓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茯苓多糖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与其它真菌多糖一样,茯苓多糖有非常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临床试用以治疗鼻咽癌、胃癌、肝癌等取得良好效果[1]。现就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总结如下:1 抗肿瘤作用日本学者横田正实[2]报道茯苓水提液(主要成分为多糖)能增强丝裂霉素(MMC)的抗肿瘤作用。以尿素为助溶剂制成的茯苓多糖复合物,实验表明也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3]。茯苓多糖对小鼠体内S_180.肉瘤细胞抑…  相似文献   

6.
作者实验室最新研究发现,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有明确的调控作用。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水平的恶性血液肿瘤,ASP对白血病细胞有无调控衰老的作用却未见相关报道。该研究以对数生长期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株KG1α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当归多糖组(ASP组),阿糖胞苷组(Ara-C组),当归多糖与阿糖胞苷联合组(ASP+Ara-C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SP,Ara-C和ASP+Ara-C,作用不同时间,旨在研究当归多糖联合阿糖胞苷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G1α衰老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ASP,Ara-C,ASP+Ara-C在体外能明显抑制KG1α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呈现衰老形态学特点;衰老染色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并能显著上调衰老相关蛋白P16与RB的表达,ASP+Ara-C组的上述指标更加显著。综上所述,ASP与Ara-C诱导KG1α细胞衰老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提示ASP与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可起到更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抗肿瘤实验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是一种药用真菌,是中药“四君八珍”之一,茯苓菌核中的β-茯苓聚糖(β-Pachyman)约占茯苓菌核干重的93%,β-茯苓聚糖转化成为β-茯苓多糖(β-Pachymaran)才具有抗肿瘤活性。为了使茯苓多糖溶于水,便于人体吸收,必须用氯乙酸进行醚化,使茯苓多糖变成一种水溶性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CMP)。本文报道三明市真菌研究所药用真菌研究室研制的CMP抗肿瘤实验。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提取茯苓中茯苓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聂金媛  吴成岩  吴世容  李志良 《中草药》2004,35(12):1346-1348
目的将微波辅助提取新技术应用于茯苓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寻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优化设计试验条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样品中多糖含量。对超声辅助提取和传统水提法比较,并对水解前后的微波提取多糖衍生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最佳提取条件:时间为18min;固液比为1:50;微波占空比42%,此时提取率为2.792%。优于传统。结论微波辅助提取速度更快、提取效率更高;毛细管电泳检测表明微波提取茯苓多糖过程合理,能得到较理想的提取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山腊梅清感茶中4种黄酮苷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4 nm,柱温35 ℃. 结果: 芦丁在7.012~70.12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 3.3%,山柰酚-3-O-β-D-半乳糖-(6-1)-α-L-鼠李糖苷在5.126~51.26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 1.7%,山柰酚-3-O-芸香糖苷在2.631~26.31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82%,RSD 1.9%,紫云英苷在2.634~26.34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02%,RSD 1.7%.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山腊梅清感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茯苓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抗动物衰老作用.方法:采用正常小鼠和老龄大鼠为试验动物,观察茯苓多糖对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和对动物抗寒和抗疲劳实验的影响.结果:茯苓多糖能不同程度增加血清中T-SOD和Cu-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MAO活性则无明显影响.茯苓多糖还能延缓小鼠游泳死亡时间.结论:茯苓多糖有较好的抗动物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梗阻性黄疸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胆总管结扎(CBDL)组、胆总管结扎加用腹腔注射人参二醇组皂苷(CBDLPDS)组、手术对照(sham)组、正常对照(NC)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制作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腹腔注射PDS,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3,7,14,21d处死,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的含量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步观察肝脏病理学的变化。结果:CBDLPDS组术后7,14dTBIL、TBA含量及ALT,AST活性明显下降,与CBD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示肝组织学变化比较CBDL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PDS对梗阻性黄疸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黄疸模型大鼠的栀子苷急性肝肾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黄疸模型大鼠的肝肾毒性作用,为栀子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Wistar大鼠1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不同时间组,栀子苷不同时间组,其中模型组和栀子苷组又分为0.5,1,2,4,8,12,24,48,72 h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栀子苷组采用ANIT(60 mg·kg-1)ig一次造模,造模后24 h,栀子苷组灌以栀子苷(1.2 g·kg-1),模型组灌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模型组及栀子苷组分别在0.5,1,2,4,8,12,24,48,72 h对大鼠眼眶取血,离心获得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取肝、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予ANIT后,模型组及栀子苷组在8~72 h后ALP,ALT,AST,TBIL肝功能指标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栀子苷组在给予栀子苷48,72 h后血清中各项ALP,ALT,AST,TBIL肝功能指标显著升高(P<0.05,P<0.01),在给药24,48,72 h后BUN,CREA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观察,栀子苷组及模型组不同时间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损伤,其中栀子苷组48,72 h肝脏病理损伤较模型组严重,模型组各时间点肾脏病理检查未见异常,而给药后24~72 h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损伤,其中以48 h最为严重。结论:栀子苷对ANIT黄疸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急性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卵清白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探讨其对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茯苓多糖组,对照组口服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茯苓多糖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给药1次,剂量为200 mg·kg-1,2组小鼠给药1周后,1次性给予每只小鼠口服抗原卵清白蛋白(OVA)5 mg进行免疫,分别于免疫后1,2,3周,收集小鼠粪便样本,ELISA检测小鼠粪便OVA特异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2组小鼠给药1周后,分离小鼠派氏结,流式细胞术检测派氏结(Peyer’s patches)中B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粪便中OVA特异性sIgA在1,2,3周时分别为(19.39±2.89),(17.60±5.65),(14.48±4.55)μg·L-1,茯苓多糖组为(28.44±3.72),(42.24±5.14),(26.29±4.82)μg·L-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派氏结B细胞CD80,CD86表达率(%)分别为1.84±0.11和16.50±1.47;茯苓多糖组表达为2.76±0.29,22.02±1.89,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苓多糖对肠道sIgA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这与其活化派氏结B淋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系统评价茵陈四逆汤对大黄、乙醇、α-异硫氰酸萘酯(ANIT)三因素复合诱导的大鼠阴黄证的治疗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恢复组、茵陈四逆汤低剂量组、茵陈四逆汤中剂量组、茵陈四逆汤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生物学状态,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汁酸(TAB)、血清白介素2(IL-2)的活性和效价以及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比值(cAMP/cGMP),同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情况。结果:阴黄证大鼠出现明显阳虚表现。模型组、模型恢复组ALT、AST、ALP、γ-GT、TB、DB、TAB、IL-2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及模型恢复组比下降显著(P<0.01);模型组、模型恢复组cAMP/cGMP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cAMP/cGMP比值与模型组及模型恢复组比升高显著(P<0.01)。同时,组织病理学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结论:茵陈四逆汤对阴黄证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展栀子苷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的亚急性肝、肾毒性对比研究,为栀子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栀子苷低、中、高剂量(60,180,360 mg·kg~(-1))组,黄疸模型组和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栀子苷低、中、高剂量(60,180,360 mg·kg~(-1))组。黄疸模型采用ANIT造模,24 h后灌胃(ig)栀子苷。分别于给药后第7,14天,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活性,取大鼠肝、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第7,14天栀子苷中、高剂量组TBIL,SCr明显升高(P0.05,P0.01);黄疸模型组大鼠ALT,AST,TBIL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黄疸模型组比,第7,14天ANIT+栀子苷低、中剂量组AST显著升高(P0.01),ANIT+栀子苷中剂量组TBIL,BUN明显升高(P0.05)。ANIT+栀子苷高剂量组ig 7 d后陆续全部死亡。病理切片显示,栀子苷给药后肝肾组织出现极轻度炎细胞浸润和肾小管嗜碱性变;模型组和ANIT+栀子苷各剂量组动物均出现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并且有随剂量增大病变程度加重的趋势。结论:栀子苷剂量超过180 mg·kg~(-1)(约折合栀子生药量55 g·d~(-1))连续ig给药14 d可对正常及黄疸模型大鼠造成肝、肾损伤;且剂量超过60 mg·kg~(-1)时即会加重黄疸模型大鼠已有的肝损伤,随剂量增加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6.
曾玉珍 《光明中医》2012,(9):1779-1780
目的总结清热利湿,疏肝健脾类中药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退黄汤(茵陈、栀子、茯苓、厚朴、泽泻、金钱草、银花、大黄)治疗本病60例。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0%。提示本方清热利湿,疏肝健脾的功效。结论中药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物美价廉,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黄芪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血液和肠黏膜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3周龄Wistar幼鼠为载体,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OJ)组、OJ+黄芪组(OJ+A),每组各12只.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幼鼠外周血及肠黏膜T淋巴细胞(CD4、CD8)的百分率,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OJ组外周血和肠黏膜CD4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J+A组外周血和肠黏膜CD4细胞、CD4/CD8比值均较OJ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芪能提高OJ幼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胆总管结扎(CBDL)组、胆总管结扎加用腹腔注射人参二醇组皂苷(CBDL-PDS)组、手术对照(sham)组、正常对照(NC)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制作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腹腔注射PDS,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3,7,14,21d处死,检测大鼠肝组织SOD,NOS活性及MDA,NO含量。结果与CBDL组比较,术后3,7,14,21d CBDL-PDS组SOD活性明显升高,而NOS活性及MDA,NO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PDS对梗阻性黄疸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卉  阮明凤  龙浩成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89-249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1)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伤的作用,以及丹参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CN)、假手术对照组(SO)、梗阻性黄疸组(OJ)、丹参治疗组(OJ SM)。分别于手术后7 d和14 d两个时段检测血浆ET-1,TB,DB,BUN,Cr水平,同时对肾脏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与CN组和SO组比较,OJ组大鼠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有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丹参治疗可使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与BUN和Cr呈正相关;丹参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肝脏中的表达,探讨黑木耳提取物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大鼠用胆总管结扎横断法制作大鼠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将造模大鼠分为梗阻性黄疸组(模型组)、黑木耳多糖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黑木耳多糖灌胃干预。14天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肝脏组织匀浆后检测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核转录因子κB)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B、AST、ALT及肝组织NF-κB表达明显增高,肝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黑木耳提取物组TB、AST、ALT及肝组织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SOD活力虽有升高但无差异。补充黑木耳多糖组与假手术组的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黑木耳提取物对梗阻性黄疸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对炎症的控制作用要优于对氧化应激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