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浊与湿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浊于《黄帝内经》始就是一个"元概念",具有其丰富的病理、生理内涵,在对《黄帝内经》中"浊"之内涵的探析的基础上,通过浊与湿的对比,疏理出两者的性质、特征的不同,以明确浊之内涵与病理、生理特征,不仅能丰富中医的病机理论,更有利于深入探讨现代一些病证的病机理论,特别是对当今许多代谢性疾病的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2.
何立人辨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何立人教授治疗高血压病,从中医治疗角度提出"以脏腑辨证论治为基础,病症结合"的治疗对策,并举验案两则。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中医湿浊病机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焱 《吉林中医药》2015,35(4):328-330
分析近十年有关湿浊研究的文献,梳理历代医家对浊邪机理的学术观点,以追溯其病机之渊源及其理论之成因;综合分析和探讨湿浊邪气的致病特点及临床症状,并结合现代医家对湿浊致病机理的研究现状,以指导湿邪体质病人的临床治疗及调护。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从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思路方面论述慢性肾脏病与湿浊的关系,并从湿论治。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从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思路方面论述慢性肾脏病与湿浊的关系,并从湿论治。  相似文献   

6.
7.
正糖尿病以多尿、多饮、多食、疲乏等为主要表现,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古籍记载为"消渴",病机多以燥热偏盛,津液耗伤立论,治疗多从"三消"入手。然痰湿与消渴亦互为因果[1]。关于湿浊与消渴,《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出过食肥甘,脾胃功能障碍为消渴的发病原因之一。《临证指南医案》载"治之以兰,除陈气也"[2],指出治疗消渴病应涤甘肥、醒脾气、化湿浊。有研究表明,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  相似文献   

8.
“浊变”是归纳浊邪在体内致病变化完整过程的病理概念,近年来“浊”在慢性杂病论治中的价值研究有升温趋势,围绕“浊变”的诸多病机如“浊毒”“浊淤”“湿浊”等被广泛应用到疾病分析与论治中,以浊病为核心的病机表达范式和术语建构正逐步完善。本文通过梳理“浊”的内涵源流、应用,切入“浊”“湿”差异辨析,管窥浊病形态与病理意义,进而就“浊变”发生、发展与治疗中的病机体系建构进行思考讨论,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湿浊是中医学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其性黏滞,易阻遏气机,主要累及肺、脾、肾三脏.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基于机体的差异代谢物质研究阐明湿浊的生物学内涵,从湿浊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分别论述脾虚湿困、痰湿阻肺、肾虚湿浊不化与机体生理病理机制变化的相关性,系统阐述中医湿浊的物质基础研究现状,使中医病因客观化、现代化,为规范中医证候诊断及...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从浊毒论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中医学、现代医学及当今环境、社会变迁探讨高血压病产生浊毒的机制及浊毒在本病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阐明浊毒既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也是高血压病病变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且指出适时运用芳香化浊、清热解毒之法清除体内浊毒,临床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给予自拟化湿运脾方剂辨证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48.1%,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11例(20.4%),对照组复发19例(3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化湿运脾法,是中医临床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运脾法是指以恢复脾胃运化之职,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为主要目的的治法。该法源于《内经》,发展于后世。本文就运脾法的文献记载、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以提高临床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在肝硬化发病过程中,湿(瘀)热内蕴是重要的中医证候病机之一。对方剂效应原理的研究由以往侧重于方药配伍转向方-证互参,采用多个模型进行类方比较研究,来验证方证病理基础。茵陈蒿汤及其类方(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和茵陈四逆汤)对DMN、CCl4和胆管结扎等大、小鼠肝硬化模型干预作用,表明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与茵陈蒿汤方证病机高度相关,属于湿(瘀)热内蕴。进一步揭示炎症早期属于湿热内蕴,是以库普弗细胞(KC)经典激活途径为主的炎症反应及脂肪酸代谢异常,为茵陈蒿汤方证的主要病理基础。针对此病机,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炎症活动明显,肝功能明显异常时,湿(瘀)热内蕴可能是其主要证型。应用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以及茵陈蒿汤类方治疗时,需首辨阴阳,分清湿热偏重,时刻不忘活血化瘀。只有精准明辨中医证候病机,临床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健脾化湿法对脾胃湿证患者血浆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胃湿证不同腻苔患者血浆SOD/MDA的改变及健脾祛湿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脾胃湿证患者,分为寒湿和湿热两组(各30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浆SOD和MDA的水平,并进行健脾化湿治疗观察;MDA检测采用TBA法,SOD采用RIA法。结果 脾胃湿证时,黄、白腻苔患者血浆SOD水平较正常薄白苔降低,MDA明显升高,且与腻苔厚度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健脾祛湿治疗对血浆SOD/MDA水平具有改善作用。结论 腻苔的形成与氧自由基损伤有关,健脾祛湿法能有效地改善腻苔和治疗脾胃湿证,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9):802-806
目的 :对比针刺与卡托普利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西药组予口服卡托普利片。针刺组取穴阴陵泉(双侧)、足三里(双侧)、中脘、丰隆(双侧)、太白(双侧)、太渊(双侧)、水道(双侧)、气海。结果:两组血压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21天针刺组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效果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且在治疗第28天针刺组降低舒张压效果有优于西药组的趋势;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1),在治疗后的每一记录时点上针刺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少于西药组。结论:针刺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降压更平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养肝清热利湿法促进乙型肝炎抗原转阴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2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次,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连用4周。治疗组21例健脾养肝利湿方(黄芪30g,贯众15g,柴胡10g,女贞子15g,绵茵陈30g,丹参10g;气虚加太子参、白术;阴虚加酸枣仁、桑椹子、五味子、旱莲草;血瘀加败酱草、鸡骨草、郁金、田基黄、田七);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HBe Ag、HBs Ag、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阴性率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肝清热利湿法促进乙型肝炎抗原转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1则典型病例就湿与郁如何致痿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湿与郁可在阳痿发病中互为因果,湿久致郁,郁久生湿,可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时不可囿于某法某方,当谨遵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施治。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从肝论治,分三型:肝阳上扰型,治宜滋阴降火,平肝潜阳;肝郁脾虚型,治宜疏肝理气,健脾通脉和营;肝血虚型,治宜滋阴养肝祛风。从肾论治,分二型,肾阳虚兼湿毒壅盛型,治宜益阳解毒,化瘀利水;肾阳虚兼瘀毒壅盛型,治宜滋阴补肾,化瘀解毒利湿。  相似文献   

19.
温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加饮食控制,对照组单纯采用饮食控制。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其疗效和体重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体重下降及腰围、臀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下降明显(P〈0.01)。结论温针灸加饮食控制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在所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中医认为风、痰、虚、瘀等病邪侵袭人体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制,主要证型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治疗以平肝潜阳、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补肾填精为主。本文从中药组方、针灸、穴位贴敷、足浴等方面总结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进展,建议根据高血压的分级情况确定单独使用一种疗法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影响生活质量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辅以针灸和穴位贴敷等。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与特色,今后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长期性、系统性的临床研究,并发展个体化精准治疗和智能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