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痰饮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两汉典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中均无"痰"字,以"涕""沫""汁"等字代指。东汉之《伤寒杂病论》《释名》《说文解字》中亦无"痰"字,《伤寒杂病论》出现"淡饮",魏晋之《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开始出现"痰饮",与"淡饮"混用。隋代,受佛教影响,"痰"字的应用逐渐增多,唐代"痰"字取代所有相同含义的字而成为专有名词。"痰"之含义,在隋以前多指排出体外或积聚体内之黏液,亦指因痰饮所致之病证,其病位多在胸膈或心下。隋唐时期,"痰"作为专有名词,其病证、病位亦扩大,这为唐以后痰饮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治病必察其主证,审明主因,知其癥结所在,辨证用药方能中的。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亡故者尸检报告获知,患者肺中充满黏液~([1]),或称之为透明状液体,亦即中医所称之"痰涎"。痰、饮、涎、沫既相关联,也有明确的界定。清人汪必昌《医阶辨证》中有《痰饮涎沫辨》,云:"稠浊为痰,津液凝聚;清稀为饮,水饮留积;绵缠为涎,风热津所结;清沫为沫,气虚液不行。"  相似文献   

3.
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其致病涉及范围较广,诸如急慢性咳喘、眩晕、心悸、中风、昏厥、癫狂、皮下结节、肿瘤等证,都可由痰所致。故在临床上有“百病多由痰作崇”、“百病兼痰”之说。可见,正确认识痰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神农本草经》有“留痰饮澼”之记载,而《内经》中则没有“痰”字记载,但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则有“湿气内郁,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的记载,这对后世痰饮之说的形成颇有影响。查“痰”字,古代本作“淡”,故在《内经》之后的《脉经》等书中均将“痰饮”写作“淡饮”。淡,古时又与“澹”  相似文献   

4.
1痰饮概念及分类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一部位的一类病症。痰,古作淡,淡与澹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饮证早见于《内经》,即有“积饮”之说,  相似文献   

5.
大道至简     
<正>痰古作淡,淡、澹通,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今之痰者,古之云涕、云唾、云涎、云沫是也,或称为饮,如膈间支饮是也。痰字训为胸上液者,实非仲景之旨,然遂为千古之定名,顾鲜能知其义之异者,吾故表而出之。——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内因类·痰涎》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禀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若平日并无此证,又非夏秋暑月,而无端盗汗者,宜四物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北五味之属,以养其阴。无端自汗者,宜四君子汤加北五味、牡蛎,以  相似文献   

6.
指迷茯苓丸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迷茯苓凡”见孙思邈《千金方》,书中称“指迷丸”,无“茯苓”二字。该方茯苓淡渗利湿健(?),半夏辛温祛痰,生姜温散湿邪,枳壳通利,风化芒硝涤痰导饮。适用于中脘停痰,臂痛难举,或肩背酸痛麻木等症。笔者在临床中,灵活加减,用于多种病证,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对“痰饮”含义的探讨“痰饮”名称,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首见于后汉张仲景《金匱要略》,其中立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一门。考在唐代以前,“痰”字多作“淡”,如今本《脉经》、《千金方》等,其中之痰饮则作“淡饮”。关于对“淡饮”含义的解释,据唐慧琳所著的《一切经音义》说:“淡饮,谓胸上液也。”按古“淡”字与“澹”通,系水饮动摇之意,如《说文》云:“澹,水摇也。”这与仲景所谓“水走腸间,  相似文献   

8.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嗽血:即咳血。血由肺内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 2.淡饮:即痰饮。痰,古作淡,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种病理因素,又有以“痰饮”作病证名。 3.肺胀: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4.瘿病: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淤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  相似文献   

9.
崔秀丽 《陕西中医》2006,27(10):1308-1309
古时“痰”本作“淡”,《脉经》、《千金翼》均作“淡饮”。淡与澹通,是水液摇动的意思,《说文》云:“澹,水摇也。”因此,这里所说的痰饮,当指淡饮,丹波元坚《杂病光要》:“痰本作淡,淡,澹动,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和阐述,严用和《济生方》认为:“人之七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益,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从水与气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叶天士在总结前代治疗痰饮病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治疗大法,迄今仍为临证所用,现代名医严德馨从“痰瘀同源”说,配合应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痰饮病的命名与分类1.1 《金匮要略》痰饮的含义 “痰饮”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汉晋唐时期,“痰”字与“淡”、“澹”相通。《说文解字》曰:“澹,水摇也”,用以说明水液动荡之貌。《脉经》与《千金翼方》中均作“淡饮”。至宋·杨仁斋《直指方》才将粘稠浓浊的水津称为“痰”,清稀的水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疾病"一词在今天是个常用的双音词,其意义人人皆知.但在古代文献中,"疾"和"病"往往单独使用,其意义也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刘明 《科学养生》2009,(1):56-56
“三鹿奶粉”造就了一堆结石婴儿,这才让很多人知道有个东西叫三聚氰胺。据报载,这种东西早些年曾引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关注,起因是一些宠物主人发现宠物进食某种食物后就死亡了,于是将该商家告到法院。经过周密调查与化验,罪魁祸首就是三聚氰胺。出于某种原因,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外宣布,该物微毒,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中有“府吏免寻、李延共止”一句。其中“兒”乃今“倪”字,为姓。作为姓氏,兒、倪关系复杂,源远流长。本文从姓氏学角度剖析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8.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9.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20.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