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辩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袁肇凯  杨运高 《中医杂志》1995,36(9):557-559
临床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4/h1、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慢等“血瘀”共性之外,气滞血瘀病人出现HD、a/〔a+β〕、h3/h1、w/t等明显升高,AC降低,微血管襻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液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提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生特征;  相似文献   

2.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临床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4/hl、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慢等“血瘀”共性之外,气滞血瘀病人出现HD、α[α+β]、h3/h1、W/t等明显升高,Ac降低,微血管拌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液及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揭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生特征;而气虚血瘀患者多有HS、HS/α、[t4—t1]/t、t1/t及反映心脏功能的4项指标(Sv、Co、SI、Cr)都明显低下,微血管袢短小、模糊、充盈度差等心功能减退,血液灌注不良的现象,提示低心泵、低心输出量是气虚血瘀证的病生特征。  相似文献   

3.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辩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临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4/h1、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等“血瘀”共性之外,气滞血瘀病人出现HD、α/α[α+β]、h3/h1,w/t等明显升 高,Ac降低,微血管袢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液及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揭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生特  相似文献   

4.
临床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阏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表明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4/h1、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慢等血阏共性之外,气滞血阏病人出现HD、a/[a+β]、h3/h1、w/t等明显升高,AC降低,微血管管袢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流及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提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阏证的病生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时域分析方法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脉象信息,探讨高血压病脉象参数特征,揭示原发性高血压病脉象形成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采集2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分析压力脉图时域特征参数h_1、h_3、h_4、h_5、h_3/h_1、h_4/h_1、w、w/t、t_1、t_4、t_5、t、Ad和As。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脉图时域参数比较:h_1明显增高,t_4、t_5、t明显延长(P0.05);h_3、h_3/h_1、w、w/t、As显著增大,h_5显著降低,t_1显著延长(P0.01)。结论弦脉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脉,弦而有力的脉象特征符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差等血流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及月经周期的脉图特征,以期为脉图应用于PCOS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亚太计算机集团联合研制的Z-BOX型脉象仪采集58例PCOS患者脉图信息,选取主波幅最高、三峰起伏明显、升支陡峭无切迹脉,对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不同月经周期脉图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PCOS组脉图参数h_3/h_1、w/t增高(P0.01),参数w增高(P0.05),参数h_4、h_4/h_1、t_4降低(P0.05)。与肝郁脾虚证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脉图参数t_1、t、w降低(P0.05),参数t_5降低(P0.01);肾虚血瘀证组脉图参数w降低(P0.01)。增生期的脉图参数h_4/h_1、t_4高于月经期(P0.05),参数t_5低于分泌期(P0.05)。结论 PCOS患者不同证型、不同月经周期对脉图特征有一定影响,可为PCOS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脉图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83例气虚血瘀及84例气滞血瘀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及血液粘滞性的观察,并探讨了血液的浓粘聚不同倾向与血瘀证从气分型论治的关系,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遵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和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选择167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气短乏力、舌淡脉虚等症状明显,经辨证为气虚血瘀证83例,男32例,女51例,平均58岁。胸胁胀闷而痛、焦急不安或叹息或嗳气脉弦等症状突出,经辨证为气滞血瘀证84例,男57例,女32例,平均55岁。对照组60例,为年龄相仿的健康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虚证夹瘀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1例老年虚证夹瘀证患者进行虚证和血瘀证辨证,分析其心电图、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变化,并与10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老年虚证夹瘀证组虚证辨证以气虚证为主,阴虚证次之;脏腑辨证以心虚证检出率最高,肾虚证次之;血瘀辨证症状以疼痛多见,瘀在一脏(腑)为主,常见于心、脑、肝.舌象以舌色淡白或青紫、薄白苔为主,脉象以细弦脉为主.心电图异常率占74.93%,以缺血性ST、T改变为主;血流动力学检测表现为心搏出量和左心泵力下降,总周阻力增高;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为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增高;甲皱微循环的流态、总积分值增高,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老年虚证夹瘀证以气虚血瘀证最多见,具有虚、黏、阻、滞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9.
113例学龄儿童脉图与心血管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脉图和心阻抗血流图无创检测法,观察113例学龄儿童的心脏与血管的功能,并与79例健康青年比较。发现学龄儿童主波(h_1)显著低于对照组,潮波相对高度h_3/h_1和降中峡相对高度h~4/h_1较高,最佳取法压力(P)较低,相似于文献所载之成人细脉、浮脉兼弦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平均顺应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学龄儿童心血管功能明显弱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90例血瘀及气虚血瘀证病人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查,部份病例进行血浆血栓素B_2(TXB_2)、6-K-PGF_1α的同步检测,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血瘀证微循环改变为管袢较模糊,异型管袢增多,血流减慢以粒线流、粒流为主;红细胞聚集增多,血色暗红,有渗出、出血等改变,积分值为3.43±1.13(与正常组比较,p<0.01)。气虚血瘀证微循环障碍更加严重,尚有血色变浅、管袢扩张等改变,积分值为4.48±1.54(与血瘀证组及正常组比较,p<0.01),正常组积分值为1.61±0.96。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血浆TXB_2水平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且气虚血瘀证血浆TXB_2高于血瘀证(p<0.05)。两组患者血浆6-K-PGF_1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患者TXB_2/6-K-PGF_1α(T/K)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微循环障碍与血浆T/K值改变呈正相关,提示两者有密切关系,微循环障碍与血浆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平衡失调可能是血瘀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曹飞  ;蒋梅先 《中医药研究》2009,(10):1140-1142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的时间节律。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誊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不同中医证型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55例AMI患者中各中医证型的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阴寒凝滞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AMI日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平旦、日中;气阴两虚证AMI日发病高峰在日中、下晡。结论2006年12月-2007年4月不同证型AMI发病高峰的五脏主时时段不尽相同,具有明显的中医病理节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病机特点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病机的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7例,分别于3个时间窗,即发病后12h内(超急性期)、发病后第3d至1周内(急性期)和发病超过3月后(陈旧性)采集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窗的病机构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多属寒凝痰阻;急性期除气虚痰瘀外,阴虚内热是此期特点;陈旧性心肌梗死以本虚为主,多气虚血瘀夹痰,脾肾不足水气内停亦较常见。结论:时间窗不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机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病机、中医药治疗两个方面,综述心脏x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痰阻,治疗多采用理气活血化痰等法,包括中药辨证治疗、经方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成年代谢综合征(MS)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MS的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及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41例MS患者统计人口学资料、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人体测量学资料及相关理化检查,中医症状、舌、脉等,四诊合参,确定证型。结果 541例MS患者,脾虚痰湿证37.15%,气阴两虚证19.22%,瘀血阻滞证9.80%,痰火上冲证8.13%,心肝火旺证6.65%,阴虚火旺证6.47%,肝肾阴虚证3.14%,阴阳两虚证2.96%,痰瘀互结证2.59%,其他证型3.88%。20~40岁心肝火旺证最多,41~65岁脾虚痰湿证和气阴两虚证最多,66岁及以上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最多。当24≤体质量指数(BMI)28时,以脾虚痰湿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当28≤BMI35时,以脾虚痰湿证为主。而当BMI逐渐增大时,脾虚痰湿证、瘀血阻滞证患者比例逐渐增加,而气阴两虚证患者比例逐渐降低。无既往史者以脾虚痰湿证为主。当MS伴有2型糖尿病时,以气阴两虚证和脾虚痰湿证为主。当MS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时,以脾虚痰湿证、痰火上冲证、心肝火旺证为主。当MS伴有血脂代谢异常时,以脾虚痰湿证为主。结论四川地区成年MS住院患者,总体以脾虚痰湿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证型呈心肝火旺证→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肝肾阴虚证、痰火上冲证→阴阳两虚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177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例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样病例的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7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PSD患者症状、体征和舌脉象主要有26个,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前6项为情绪不宁(96.04%)、胁肋胀满(95.48%)、纳差(64.97%)、悲忧善哭(59.88%)、胸部闷塞(57.06%)、喜怒无常(38.41%)等.舌脉象以舌质红(57.62%)、舌质淡(55.36%)、薄白(58.19%)、苔薄腻(48.58%)、脉弦(62.14%)、弦数(58.19%)多见.177例中患者中气滞血瘀证76例,肝郁脾虚证42例,心脾两虚证26例,肾虚肝郁证18例,脾肾阴虚证9例,痰火扰心证6例.脑卒中后抑郁主要症状构成中,气滞血瘀和心脾两虚证以情绪不宁为主;肝郁脾虚证和肾虚肝郁证胁肋胀满、胸部闷塞和悲忧善哭为主;痰火扰心主要以喜怒无常、失眠健忘为多;而脾肾阴虚以情绪不宁、喜怒无常为多.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肾精不足证、脾胃虚弱证、痰火扰心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血瘀证、心脾两虚证,以气滞血瘀证最多.  相似文献   

16.
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收集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证候诊断标准,分析归纳其中医证候特点。结果心脏X综合征临床症状多为胸痛、胸闷、脘闷腹胀、情志抑郁等实证表现;舌质多为紫暗或伴瘀斑,舌苔多腻;脉象以弦为主;以气滞 痰阻 血瘀的标实证为主,占66.7%,兼有本虚者(心气虚、心阴虚)占33.3%。结论气滞 痰阻 血瘀证是心脏X综合征的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崔英子  邓悦 《环球中医药》2012,(12):889-892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证型。上述证型在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中的分布比例各有侧重,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气虚血瘀、痰浊壅盛最为常见,心肌梗死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以阳气亏虚最为多见。在相关证候要素的分布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排名前三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心力衰竭的证素排位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结论发现"本虚标实"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18.
柴雅倩  陈群  徐志伟 《中医杂志》2007,48(8):733-734,744
目的探讨瘀血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管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81例瘀血舌患者辨证分型分为痰凝血瘀舌组、气虚血瘀舌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彩色多普勒指标的检测。结果痰凝血瘀舌组其舌下动脉的搏动指数与血液流变学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气虚血瘀舌组其舌下动脉的搏动指数与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呈负相关。结论舌血流的改变对于疾病影响微循环出现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为中医基本理论探讨及临床诊断治疗都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并且反映了中医临床病证中的某些病理变化,从而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提供了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服用中药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89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术后第1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术后第4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术后第7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结论: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有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早期证候以虚为主,逐渐演变为虚中夹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中医候规律。对象与方法:临床调查广州地区5所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80人,获得有效病例资料352例,对常见中医症状频数、中医证候(虚证、实证)分布、以及证候与临床分期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症状频数最高为神疲乏力(78.7%),其次为纳呆(76.6%)、食少(75.3%)、痞块(70.5%)、情绪抑郁(69.9%)、形体消瘦(62.8%)、胁痛(61.4%)、口苦(60.5%)。以出血(6.8%)、青筋暴露(6.5%)、盗汗(5.1%)发生机率最低。(2)舌苔以白腻苔、薄黄苔、黄腻苔为多见,舌质以黯红、红色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最多见;(3)脾虚证最多见,占38.0%,其次是气滞证,占34.4%,血瘀证占23.6%,湿热证占19.0%;较少的是心虚证,占1.9%,热毒证占2.3%。二证相兼共153例,占43.5%,三证相兼共70例,占19.9%;以脾虚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热、肝脾两虚证最为常见,多分布于Ⅱ期肝癌患者中。在三证相兼中肝虚、肾虚合并阴虚证最为多见,且多分布在Ⅲ期患者。结论:广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主要集中在脾虚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Ⅱ期患者多见脾虚气滞、气滞血瘀、脾虚湿热、肝脾两虚证,Ⅲ期患者多见肝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