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套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四倍体菘蓝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ASTCC15834和A4感染四倍体菘蓝的子叶外植体诱导出毛状根,再将毛状根置于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结果:3种农杆菌具有不同的诱导能力,毛状根在不含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并表现出典型的毛根性状:多分枝、多根毛且无向地性,经冠瘿碱分析证明确已被转化。毛状根在无激素的MS增养基中悬浮培养两周后其生物量增加近35倍,在含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不经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分化出不定芽,所有不定芽都可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长成再生植株。冠瘿碱检测表明Ri质粒的T-DNA部分已转化到再生植株基因组中。结论:发根农杆菌可以诱导四倍体菘蓝长出毛状根,经诱导出的毛状根具有再生完整植株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R1601,A4,ATCC15834菌株感染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同源四倍体的子叶10d后,在子叶切口处均能陆续长出毛状根。转化根在不含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并表现出典型的毛根性状,经冠瘿碱分析证明确已被转化。建立了毛状根培养系统并比较了各种外界因子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菘蓝体外抗内毒素、抗病毒作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四倍体菘蓝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以同源二倍体亲本为对照 ,以鲎试剂法、鸡胚法分别考察四倍体菘蓝的抗内毒素、抗病毒作用。结果 :四倍体菘蓝的抗内毒素及抗病毒作用显著强于二倍体亲本 ,相同倍性菘蓝的叶的体外药理作用强于根。结论 :四倍体菘蓝是优质高效的新品系 ,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4种发根农杆菌15834,R1601,1025,1000诱导黄秋葵产生毛状根,建立黄秋葵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 利用共培养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预培养时间和侵染时间等对黄秋葵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和不同液体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并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和外源激素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结果 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预培养48 h的叶片为转化材料,感染8 min的诱导率最高,最佳培养基为MS液体培养基.结论 黄秋葵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为研究黄秋葵的有效药用成分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Sun YX  Wang YH  Gou XH  Gou XJ  Wu XY 《中药材》2011,34(10):1486-1489
目的:建立一套发根农杆菌高频转化菘蓝植物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ATCC15834和RI1601两种发根农杆菌并通过超声波处理对草本植物菘蓝的下胚轴、子叶、带子叶下胚轴进行遗传转化,比较了共培养与否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抗生素浓度的抑菌效果筛选和毛状根增殖培养基的筛选。结果:浸染后的外植体在不经过共培养阶段的情况下,诱导后的外植体成活率高,毛状根发根时间早,发根率高;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外植体其毛状根诱导率比未处理高一倍多;同时,筛选出抗生素浓度为400 mg/L时为毛状根生长的最佳抑菌浓度;毛状根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增殖速度是固体培养基的2~3倍,是普通根的37倍。结论:利用新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菘蓝的毛状根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参毛状根合成人参皂苷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影响人参(Panax ginseng)状根生长及人参皂苷合成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方法:比较了不同培养基上人参毛状根和人参皂苷的含量变化。结果:人参毛状根在MS IBA0.5mg/l的培养液里预培养72h后,再转入MS基本培养液培养,经过6周的培养,人参总皂苷含量达到5.190%,人参皂苷(Re Rg)含量达到了0.3271%,人参毛状根干重增加98.74倍。结论: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工业化再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金铁锁毛状根诱导及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金铁锁毛状根制备方法及液体培养条件,为规模化生产金铁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ACCC10060菌株侵染金铁锁幼叶及茎段.结果:将外植体与菌液(A6000.8)在含有20mg·L-1乙酰丁香酮的B5培养基上共培养48h,可以有效地诱导金铁锁毛状根;叶片比茎段的诱导率高.转化的毛状根具有激素自养和抗卡那霉素的特性,并且组织中含有冠瘿碱,证明该菌对金铁锁组织成功地进行了转化.在无激素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5d后,金铁锁毛状根生物量增加了14.11倍(鲜重)和8.39倍(干重),其总皂苷为0.857%(干重),愈伤组织和原植物中分别为0.388%,0.217%.结论:金铁锁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的成功建立,对进一步规模化培养金铁锁毛状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不留行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4种发根农杆菌R15834,R1601,R1000,A4诱导药用植物王不留行产生毛状根,建立王不留行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采用共培养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外源激素、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对王不留行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用王不留行叶片作为外植体,外植体预培养60 h,共培养48 h,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10 min,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吲哚丁酸(IBA)转化率最高。结论:王不留行毛状根诱导成功,为其遗传转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发根农杆菌中Ri质粒诱导毛状根形成的机制;分析了毛状根培养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生产、转基因研究、种质保存和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影响毛状根形成的因素;最后预测了毛状根培养技术在中草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圆叶牵牛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1000,1025,15834诱导药用植物圆叶牵牛产生毛状根。方法:采用共培养方法,通过对外植体、菌种、浸染时间、预培养、共培养、外源激素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利用发根农杆菌1601,预培养60h的叶片、叶柄为转化材料,感染6~8min,加入1mg.L-1NAA转化率最高。结论:圆叶牵牛毛状根的诱导成功,为其遗传转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板蓝根用95%乙醇渗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再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单体,测定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Ⅰ),棕榈酸(plamitic acid Ⅱ),琥珀酸(succinic acid 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 Ⅳ)和远志醇(polygalitol Ⅴ)。结论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对菘蓝种子生理及幼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怡平 《中草药》2005,36(6):915-917
目的研究微波辐照对菘蓝Isatisindigotica种子萌发率、淀粉酶、蛋白酶及幼苗发育的影响。方法用微波辐照浸泡3h的菘蓝种子。结果4种不同时间长度的处理均可以提高淀粉酶、蛋白酶活性,促进种子生理代谢,提高发芽率及促进幼苗发育。结论低剂量微波辐照能促进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莨菪发根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倍倍  张磊  开国银  张汉明  丁如贤  陈万生 《中草药》2005,36(12):1864-1868
目的建立莨菪Hyoscyamus niger的发根培养体系。方法分别用A4、LBA9402和C58C1三种发根农杆菌菌株转化莨菪子叶受体,获得发根;测定发根的生长曲线和比较不同因素对发根生长量的影响;PCR鉴定转化发根;莨菪发根中生物碱类含量的测定。结果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A4、LBA9402、C58C1三种菌株成功从莨菪中诱导出发根,并建立了莨菪发根最优的培养体系;经PCR鉴定证明Ri质粒的T-DNA已转化进莨菪的发根中。结论莨菪发根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利用遗传代谢工程手段调节莨菪次生代谢物含量和进行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菘蓝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对菘蓝生长发育和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水分胁迫条件下菘蓝需水规律、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生物量指标以及有效成分靛玉红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水分胁迫程度增加,需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速率、光合作用和生物量均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菘蓝需水的关键时期是7月,严重水分胁迫和水分过多都不利于靛玉红含量积累,中度水分胁迫能促进根部靛玉红含量积累,大青叶7月为最佳采收期,板蓝根10月采收较适宜。当田间最大持水量为45%~70%,菘蓝的产量与质量可以兼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激素对菘蓝器官分化及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菘蓝无菌苗的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培养菘蓝不同外植体,分析在不同激素配比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不定根、不定芽的能力。结果在NAA 0.1 mg/L+6-BA 0.1 mg/L(14d)、NAA 0.5mg/L+6-BA 1.0 mg/L(14d)、NAA 0.5 mg/L+6-BA 0.1 mg/L(28d)三个条件下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到100%;NAA(0 mg/L~0.1 mg/L)+6-BA1.0 mg/L的激素组合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5%以上;生根培养以1/2MS培养基附加NAA 0.1 mg/L可使不定芽生根率可达100%。结论合适的激素组合,能促进菘蓝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居群板蓝根性状及显微特征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盛  乔传卓 《中草药》1999,30(5):368-370
为了探讨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与生药鉴定有关的种内变异,对19个不同栽培居群的板蓝根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板蓝根在性状上可分为胶质和粉质两大类,它们的显微组织特征虽基本相同,但淀粉粒的大小、复粒数量占淀粉粒总数的比例不仅在两大类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居群之间也有较明显的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栽培居群板蓝根性状特征的改变与淀粉粒特征的改变有关。经异地  相似文献   

17.
菘蓝rDNA及端粒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飞  李立家 《中草药》2011,42(5):972-975
目的对菘蓝45S rDNA、5S rDNA和端粒进行物理定位,并分析其核型。方法使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定位。结果菘蓝基因组有一对45S rDNA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一对5S rDNA位点位于5号染色体,14对端粒信号位于染色体两端;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属2A核型。结论为菘蓝核型分析、分子细胞遗传图谱构建提供了稳定、有效的细胞学标记。  相似文献   

18.
武佳  解云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67-2068
目的探讨板蓝根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综述近年来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相关文献。结果板蓝根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现行的板蓝根制剂大多没有对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质量标准亟待确定。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精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可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