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妊娠妇女肥胖者越来越多,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关联性。方法:泰文收集了385例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加的情况,将385例孕妇按BMI增幅分三组,A组BMI增加〈4例,B组4~BMI〈6例,C组BMI≥6例。分别观察体重指数增加与阴道难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与巨大儿、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超重孕妇剖宫产率、阴道难产率、产后出血率的发生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孕前BMI与孕期BMI增加量与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分娩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体重及整个孕期的增重,可减少手术产率和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谭玉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06-106
目的:探讨研究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产检及生产的41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有极大的相关性,保持好较佳的孕前及孕期体重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及孕期增重对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肇庆市高要区人民 医院收治的 2350 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前身体质量指数标准分组,分为消瘦组 238 例,正常组 702 例,超重组 173 例, 肥胖组 147 例,观察体质量指数与不良妊娠结局和分娩结局的关系;根据孕妇的增重幅度将孕妇分组,体质量增幅< 15 kg 组 426 例,体质量增幅 15 ~ 20 kg 组 373 例,体质量增幅超过> 20 kg 组 291 例,分析增重幅度与不良妊娠结局和分娩结 局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孕妇和肥胖组孕妇的分娩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均大于消瘦组和正常组,Apgar 评分低于消瘦组和 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孕妇及肥胖组孕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程阻滞、剖宫产、 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体质量增幅 15 ~ 20 kg 组和体质量增幅超过> 20 kg 组分娩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与体质量增幅< 15 kg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体质量增幅 15 ~ 20 kg 组和体质量增幅超过> 20 kg 组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程阻滞、剖宫产、 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质量增幅< 15 kg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孕前体质量与孕期增重对不良妊娠结局和分娩结局的影响较大,在孕期要提高对体质量的重视,适当控制体质量,改善妊 娠结局,降低分娩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其孕期增值与妊娠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前健康孕妇1189例,其中GMD孕妇63例,非GMD孕妇1126例,分析孕妇孕前的BMI及其孕期的增长值(△BMI)与GMD的相关性。结果:GDM组孕妇的孕前BMI及△BMI与非GDM组孕妇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孕前BMI及△BMI与GDM发病率存在明显正相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对预防GDM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孕前超重/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67例孕妇资料,按照孕前体质量指数与有无PCOS病史分为4组,其中孕前超重/肥胖PCOS孕妇60例为超重合并PCOS组,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合并PCOS孕妇65例为PCOS组,孕前超重/肥胖无PCOS孕妇62例为超重组,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且无PCOS孕妇80例为正常组,分析比较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超重合并PCOS组先兆流产率、早期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均0.05),顺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均0.05),与P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OS组早期自然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顺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超重合并PCOS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PCOS组和正常组(P均0.05),PCOS组、超重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超重合并PCOS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5),PCOS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4组间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低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前合并有超重/肥胖与PCOS病史可能增加孕期发生先兆流产、早期自然流产、早产和剖宫产的风险,但对于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孕妇在孕前期体重指数(BMI)、孕期BMI的增幅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的孕妇400例,依据孕前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等三组,依据整个孕期的BMI涨幅,分为Ⅰ组(BMI的涨幅<4)、Ⅱ组(4≤BMI的涨幅≤6)、Ⅲ组(BMI的涨幅>6)。并对各组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及分娩结局之间的关系作一下简单研究。结果:超重组、肥胖组、Ⅱ组、Ⅲ组在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及胎儿窘迫与难产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很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期及孕期BMI的涨幅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及分娩结局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因此控制孕前期及孕期BMI的涨幅能降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及胎儿窘迫与难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孕早期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孕期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方法: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将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痰病、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巨大胎儿、早产、新生儿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孕前不同的BMI组间和孕期体重增长不同分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巨大胎儿、早产、新生儿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新生儿高胆缸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增高了剖宫产率,孕期合理控制饮食对保证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产检的176例正常单胎孕妇作为观察组,于孕中期给予膳食和运动指导,使体重合理增长,并将同期的176例正常单胎孕妇作为对照组,未予体重管理控制,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体重管理的孕产妇体重增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新生儿出生体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管理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在以上4个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妇的基础临床特点,制定详细、全面的体重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体重控制宣教对孕妇孕期体重计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重控制宣教。对比两组孕妇孕周体重变化情况、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在28周、36周及分娩时体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3kg、超过3.6k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对孕妇进行有效的体重控制宣教可将孕妇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处于标准体重之间,改善了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住院分娩的GDM孕妇235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非GDM孕妇261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特征及糖尿病家族史、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羊水指数、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GDM组发生剖宫产、早产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入新生儿监护室(NCU)治疗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非G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与非GDM组在新生儿黄疸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与非GDM孕妇相比,羊水过多或过少、剖宫产发生率较高;排除年龄影响后,GDM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GDM孕妇巨大儿、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NICU监护、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高于非GDM孕妇,但新生儿黄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1/1至2008/12/31在我院健康体检的男性,根据体重指数(BMI)肥胖组(A组)210例,随机抽取同期同性别体检超重组(B组)、正常组(C组)各210例.比较3组在血压、血脂、血糖方面的不同.结果: 肥胖组(A组)的SBP、DBP、TC、TG、LDL-C、FPG均显著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而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SBP、DBP、TG、FPG显著高于正常组(C组);肥胖组(A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C组)(P<0.01).结论:超重肥胖显著增高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孕期保健对不同分娩年龄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对1566例产妇孕期保健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为保健工作的深化提供依据,期望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基础上,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剖宫产率迭49.1%,不同分娩年龄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年龄增加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本文不同分娩年龄组在早产儿、出生缺陷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虽然元显著性差异,但孕妇年龄在20~24岁、30岁以上2个年龄组,早产儿、出生缺陷儿发生率略有增加。结论:产妇孕期保健对于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障母婴健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其期待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发病孕龄分为3组:甲组11例,发病孕龄〈28周;乙组20例,发病孕龄28~31+6周;丙组19例,发病孕龄32~34周,对各组均行期待疗法。结果:3组孕妇发病孕周、分娩孕周、期待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孕28~31+6周发病的患者,采取积极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孕周,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GDM和GIGT) 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沧州地区在我院2007年9月到2009年6月糖代谢异常单胎妊娠孕妇24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GDM5例,GIGT12例 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孕妇225例为对照组,比较其孕妇、围生儿的最终结局.结果: GDM组及GIGT组孕妇及胎婴儿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结论: 应对全部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及确诊,对糖耐量异常者应给予及时治疗和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并结合临产后连续胎心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排除高危妊娠的正常足月头位妊娠的156例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常规采用外监测法进行连续性产时胎心监护了解胎儿颈部脐带压迹孕妇的分娩选择及分娩后新生儿情况.结果:156例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不祥图形30例(占19% ),发生在潜伏期者6例(占20% ),活跃期21例(占70% ),第2产程3例(10% ),均及时改行急诊剖宫产.无重度新生儿窒息,轻度新生儿窒息3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生儿死亡.结论:胎儿颈部脐带压迹的孕妇可以试产,对产前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早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生儿死亡,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指导的意义。方法:根据孕产妇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特点及胎儿监护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指导。结果:本组35例适时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17例顺利经阴道分娩,母子平安。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加强孕期健康指导,可提高孕产妇的自我护理保健意识,有效降低心衰发生,顺利经历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全过程,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5月21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均经家属同意后予游泳、抚触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未予游泳、抚触的21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婴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7天体重(g) 3290±350,对照组新生儿7天体重(g) 的体重3090±380,P〈0.05,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良好率达90.8%,对照组新生儿睡眠质量良好率60.5%.P〈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体重增加明显,哭闹减少,睡眠质量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少糖耐量实验(OGTT)中空腹血糖检测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建卡产检分娩,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97例孕妇的OGTT四次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四次血糖检测(空腹、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服糖后三小时)作为金标准,取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服糖后三小时血糖值为三点法一组;取空腹、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血糖值为三点法二组;取服糖后一小时、服糖后两小时作为两点法组,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率。结果:四点法与三点法一组诊断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四点法与三点法二组及两点法诊断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空腹血糖检测可减少抽血次数,漏诊率低,孕妇依从性强,可节约有限医疗资源,简单,方便,易掌握,适宜各级医疗机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成年男性患者体重与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变速斜率运动(Bruce)方案,随机选择243例成年男性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超重组,2组为正常体重组,对两组分别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观察两组阳性率差异情况并探讨成年男性不同体重与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关系。结果:两组体重男性患者在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后,其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称年男性正常体重组平板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超重组平板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自然分娩后母乳喂养率。方法:对60例自然分娩后产妇二种母乳喂养体位的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30例,产后第一天开始采取坐位C字型托乳房哺乳体位;对照组30例,采用侧卧剪刀式托乳房哺乳体位。观察产后5天内母乳喂奶情况。结果:两组之间婴儿的含接乳头姿势、母亲喂奶感觉、母亲对母乳喂养的信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然分娩后采取坐位C字型托乳房哺乳母乳喂养率优于侧卧剪刀式托乳房哺乳体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