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1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予糖尿病基础治疗结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钴胺组(A组)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组(B组)。两组均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A组采用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B组在给予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的同时联合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率4 3.3%(13/30),B组总有效率76.7%(23/30),B组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神经传导速度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莫贵国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227-2228
目的:观察通脉降糖胶囊、α-硫辛酸、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方法:将DPN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通脉降糖胶囊,每次1.2g,每日3次,口服,α-硫辛酸6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甲钴胺500μg加入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B组:α-硫辛酸6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甲钴胺500μg加入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续4周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及神经传导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但应用通脉降糖胶囊、α-硫辛酸、甲钴胺联合治疗DPN可以更加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及体征,更明显增加神经病变组织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5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予以盐酸丁咯地尔200 mg溶于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并联用甲钴胺片500μg,口服,3次/d;对照组22例,予以川芎嗪100 mg溶于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二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佳(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以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艾灸组、甲钴胺组、联合组,艾灸组取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合谷、曲池进行艾灸,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甲钴胺组口服甲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2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联合组在口服甲钴胺片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74.0%(37/50),甲钴胺组总有效率为82.0%(41/50),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联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1)。甲钴胺组及联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P0.01),联合组与艾灸组及甲钴胺组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提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P0.01)。结论:艾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肢的神经传导速度,还能降低血Hcy水平,方法简单、经济、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滴,每日1次。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500 U,肌内注射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针500μg肌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治疗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2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ABI指数。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ABI指数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疗效优于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血栓通(冻干)450mg、天麻素注射液1000mg,静脉入壶甲钴胺500μg,1次/d;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静脉入壶甲钴胺500μg,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二年来的10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降糖药等降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1次/d;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4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35/53),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丹参多酚注射液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减轻症状,并有助于浅感觉和肌腱反射的恢复,加快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地上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地上部分各部位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学组分。结果:花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氧化石竹烯(26.590%),2,6,6-三甲基双环[3.1.1]-2-烯(13.605%);果中为石竹烯(34.589%),1R-α-蒎烯(14.444%);叶柄中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萘(33.671%),[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22.474%%),1R-α-蒎烯(11.479%);茎中为1R-α-蒎烯(15.544%),[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14.212%),石竹烯(11.551%)。结论:白花前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石竹烯类、1R-α-蒎烯含量较高,茎和叶柄挥发油中萘类成分含量较高,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同时,应防止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语言深奥典雅,风格隽秀,是中医古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其修辞现象既是文字运用的一大特色,又是翻译的难点所在。故基于比喻、摹声、讳饰、谐韵等辞格角度,探讨如何依据题旨情境,在英译中实现本体与喻体、声象与物象、词形与韵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方面清楚表达语义和逻辑关系,创建合理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展示中医内涵与文化意蕴,在译语中构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意境,实现“形与意”“情与理”的符号转换,具有良好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40种蛇类动物骨骼的鉴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了40种蛇类动物(主要是药用蛇)的骨骼鉴别检索表,可供去皮蛇类药材鉴别时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亚健康研究中有关概念、范畴、病因病机等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看法与体会,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学"病"的范畴,与中医学"未病"中的"欲病"状态更为接近,亚健康与心身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亚健康状态重在"调理",病机以气虚、气郁为主,病位主要在心、肝、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