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煅石膏应用沿革及现代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元芬  李祥 《中医药学刊》2005,23(1):47-47,50
石膏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医临床常用药。用药历史悠久。至今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用药经验,以及化学和药理研究方面的知识。但是对其炮制尤其煅制的机理方面的阐述却仍不确切,笔者对煅石膏古代及现代的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石膏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医临床常用药.用药历史悠久,至今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用药经验,以及化学和药理研究方面的知识.但是对其炮制尤其煅制的机理方面的阐述却仍不确切,笔者对煅石膏古代及现代的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矿物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矿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各族人民生存过程中无数次试用、观察、积累的实践医疗经验总结,极具特色。目前,矿物药的治疗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矿物药对多种出血病症的临床应用广泛、用药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但现代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1970—1990年代。本文对近40年来临床具止血作用矿物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出血病症合理用药、对矿物类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好地挖掘矿物药资源宝库提供参考。通过对主要著作的统计,记载有止血作用的矿物药共27味。矿物类中药止血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矿物药的元素分析及相关元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以及相关止血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但研究尚不深入和全面。矿物类中药止血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颅脑出血、流产后出血、血崩、子宫出血、血便及外用止血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煅制温度、时间对石膏煅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温度和时间对煅制石膏特性的影响,分析变化规律;依据分析结果,测定煅制品失重情况及水提液中钙离子溶出度,筛选最佳炮制条件。结果石膏80~200℃先失去3/2个结晶水,再失去0.5个结晶水,350℃晶型发生改变生成可溶性硬石膏;200℃、120 min,350℃、30 min,400℃、20 min 3个点石膏煅制品钙离子溶出度最大。结论石膏在接近失去2个结晶水或刚失去2个结晶水时,钙离子的溶出度最大,且煅制温度越高失去结晶水所需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5.
中药止血与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正常止血与凝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止血中药根据中药的药性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四类,而大多数中药的凝血机制是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本文就1991年以来中药止血和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兴朵 《光明中医》2020,(6):954-956
根据中药"炒炭存性"炮制理论,栀子炒炭要求"存性",即需要保存中药"本来之真性",即凉血,又具有止血等炮制作用。笔者通过查阅近些年的研究文献,总结得出栀子炒炭前后的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栀子苷类成分含量下降,鞣质类成分含量升高,结合动物实验方法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血热出血模型方法,栀子炭的凉血止血作用的炮制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为栀子炭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此外,还可止泻、抗溃疡,但炭药尤以止血之效见长.根据制炭后的性味改变,炭药止血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则本身不作止血用,制炭后用于止血;二则本身作止血用,制炭后药物性能改变或止血之力增强.笔者对常用止血炭药的历史沿革及其炮制机制、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沉积型禹余粮对出血模型大鼠血液中相关止血指标及血清中金属离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华法林钠建立出血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粉末组、水煎液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等测定给药15 d各组大鼠全血中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血栓素B2(TXB2),花生四烯酸(AA),内皮素-1(ET-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选择素(PS),Ca2+的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各组大鼠给药0,5,10,15 d血清样品中Na,Mg,K,Ca,Fe,Al,Li,Be,Ti,V,Cr,Mn,Co,Ni,Cu,Zn,As,Sr,Cd,Sn,Sb,Ba,Pb 23种金属元素或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粉末组、水煎液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液中6-keto-PGF的含量(P<0.05),均能显著升高TXB2,AA,ET-1,PAF,PS,Ca2+的含量(P<0.01),具积极有益的调节作用。粉末组对大鼠血清Na,K,Ca,Fe,Li,Ti,V,Co,Cu,Zn 10种金属元素具有显著积极的调节作用(P<0.05,P<0.01);水煎液组对大鼠血清中Na,K,Ca,Fe,Li,V,Ni,Cu,Zn,Sr 10种金属元素有显著积极调节(P<0.05,P<0.01)。粉末组能显著降低Cr的含量(P<0.01),水煎液组能显著降低Cr(P<0.01),Pb(P<0.05)的含量。结论:沉积型禹余粮粉末、水煎液均对华法林出血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积极的干预作用,可通过增强血管收缩能力、促进刺激血小板活化,从而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黏稠度等作用起到凝血作用。Na,K,Ca,Fe,Li,Ti,V,Co,Cu,Zn,Ni,Sr等金属元素群可能是其发挥止血效应的物质基础。根据以上检测指标,综合来看,粉末组与水煎液组干预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
熟大黄具有缓和的泻下作用以及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并且适用于老年体虚、婴幼儿、孕妇或慢性病长期服用的患者,具有宝贵的临床应用价值。而目前市售熟大黄因炮制工艺参数不明确,炮制过程的质量控制标识物不明确,造成市售熟大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临床的疗效。本文对熟大黄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工艺收载、药效物质研究、药效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熟大黄的后续炮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七为名贵大宗药材,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现代法典等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三七炮制历史沿革,厘清三七炮制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以三七炮制品的现代研究为切入点,分别从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变化等方面进行文献分析。根据三七炮制研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如三七古代炮制方法多样但现代沿用较少;炮制工艺缺乏规范化研究;皂苷类、多糖类、氨基酸类及黄酮类成分在三七炮制前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是造成三七炮制前后药效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关于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品方面,比较三七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研究较少,致使三七生熟差异转换机制研究不深,“生消熟补”的科学内涵未能阐述清楚,不利于临床的规范用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三七及其炮制品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药效活性的相关性,以阐明炮制机制,为其规范化炮制、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用石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膏一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称“味辛微寒 ,主中风寒热 ,心下逆气 ,惊 ,喘 ,口干舌 (苔 )焦 ,不能息 ,腹中坚痛 ,除邪鬼产乳”。张机应用石膏得心应手 ,如用石膏伍桂枝 ,重在透热解肌 ;麻杏甘石汤治肺热内蕴 ,胃热上冲 ;麻黄升麻汤治上热下寒 ,寒湿下痢 ;风引汤中以石膏清热镇静。明清之际 ,徐大椿用石膏治阳萎 (《溪医案》) ,张锡纯称石膏性凉而能散 ,有透表解肌之力 ,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  我积多年应用石膏的经验 ,认为石膏确是一味外感内伤均可应用的良药。  石膏其性微寒 ,确能清大热 ,从性质来说 ,在于清内蕴实热…  相似文献   

12.
鹿鞭为传统名贵中药,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鹿鞭使用方便,用于人体医疗保健、医药加工等方面的历史悠久。鹿鞭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药理作用广泛。由于鹿鞭药材货源稀少,市场上各种充伪品屡见不鲜,对鹿鞭的研究开始增多。就鹿鞭的药材性状、加工及炮制方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做综述,以期为鹿鞭及鞭类药材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性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整合策略,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学意义上的创新。基于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 性特点,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以代谢组学技术建立方剂有效性评价体系,揭示证候生物学本质;以中药血清药物 化学方法发现方剂体内直接作用物质,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来表征与证候生物学本质相关的药效物质 基础,解决中医证候生物标记物、方剂效应评价、中药质量标志物,及方剂创新药物设计等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进而影响中药材质量、药品安全及合格率。本文对国内外药材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比较了建立中药材中各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标准,阐述了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重要性,并对简要介绍真菌和真菌毒素限量标准,为保证用药安全,完善中药材品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由桂枝、白芍、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之功效,主治风湿历节。其条文为:“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方中桂枝、麻黄、防风温散寒湿于表,芍药、知母和阴行痹于里,白术、附子助阳除湿,生姜、甘草和胃调中。同时麻、桂得术能兼除表里之湿,合以附子可温经复阳;生姜既助麻黄散寒,又助白术、甘草和中。诸味相伍,合而用之,则表里兼顾,风湿俱去,有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妙。…  相似文献   

16.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石膏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3.45~50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石膏最佳剂量:如生石膏发挥宣肺透表功效时,治疗外感热病及肺系疾病(咳喘、肺痈、时行感冒、过敏性鼻炎),为9~110 g;清泄里热,治疗阳明热盛证(腮腺炎、肺炎、登革热、牙痛、头痛、三叉神经痛)、皮肤病(银屑病、荨麻疹、皮炎)、热病气血两燔证(急慢性睾丸肿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枢性高热),为3.45~50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宣肺透表配伍麻黄、杏仁、甘草等,清泄里热配伍知母、青蒿、犀角等。  相似文献   

17.
动物源胶原蛋白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原蛋白是多细胞生物体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体的韧带和肌腱、海洋动物、植物等。胶原蛋白构成了动物的支持组织,具有增强机体皮肤组织细胞储水能力、增强肌肤弹性,以及保持皮肤柔软、细嫩等生理功能。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特性,在医学、食品工业、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胶原蛋白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热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酶提法、复合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脂质体在我国的研究主要是在单味药方面,主要因为质量标准和制剂工艺较难。所以应从药味少、疗效较好的中药方入手。针对中药提取物成分复杂,提取物量大的特点,应以将中药有效成分或较纯的有效部位制成脂质体着手。口服给药途径为主是中药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有关脂质体口服给药后对中药活性成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中药脂质体的制备应根据其有效成分的靶点并结合中医理论,与时代结合开发新的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