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昌明  刘波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312-131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针刺攒竹、足三里、内关、中脘等穴,对照组予胃复安肌注,治疗5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发现顽固性呃逆临床较常见,常用方法不易止住,从而影响患者呼吸、睡眠及咀嚼功能,使患者精神萎靡,体力下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探究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均为顽固性呃逆患者,对其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刺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78.00%,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应用针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闫晓瑞 《光明中医》2012,27(1):97-9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双侧内关、水沟穴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5.8%(23/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16/2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少,效果明显,且无副作用,是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病证。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发生短暂呃逆,为功能性,少数呃逆呈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作,多为器质性病引起,尤其脑血管病累及呃逆中枢发生呃逆,症状严重而且顽固,  相似文献   

6.
呃逆是指胃气冲逆而上,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止。西医称为膈肌痉挛,为膈肌反射性阵发性痉挛引起呼吸肌收缩,同时伴有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一种短促的特殊声音,是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呃逆可间歇发作或昼夜不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由其他疾病引发,特别是脑卒中患者因脑部病变累及中枢而出现的呃逆,症状重且顽固,影响患者的病情与康复。  相似文献   

7.
黄景璇 《四川中医》2001,19(4):75-75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8例。结果:治愈2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由此可以看出,针刺治疗按疾病部位循经取穴,可达到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之效。  相似文献   

8.
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呃逆,通常用针刺穴位封闭,口服中西药物疗法治疗。但其效果不佳,病人亦很痛苦,治疗十分棘手。笔者采用针刺鱼际穴加肌注安定治疗15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在34~76岁之间,其中由脑血管疾病引起者7例;消化道疾病者6例;原因不清者2例。发作时间5d5例,7d6例,15d以上者4例。本组患者发作后,采用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或用654-2穴位注射,口服吗丁啉,静点西米替丁,肌注安定等疗法均无缓解,而采用本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针刺攒竹,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合谷、太冲。对照组40例,采用胃复安注射液10mg肌注。2组治疗5日日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剌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