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爱华  许建新  王燕山 《新中医》2015,47(4):231-232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癌痛消治疗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为治疗方案,采用吗啡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吗啡缓释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药癌痛消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第7、14天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及每天癌痛发作次数,并以Karnofsky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第7、14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Karnofsk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癌痛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中药癌痛消治疗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癌痛酊外用搽剂合三阶梯止痛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癌痛酊外用搽剂合三阶梯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方法:共纳入癌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癌痛酊外用搽剂合并三阶梯组)90例和对照组(三阶梯组)90例。进行临床1次性镇痛试验和连续7天镇痛试验。用药前及用药后记录疼痛强度,评定镇痛疗效指标疼痛强度差(PID)、疼痛缓解百分率、疼痛缓解度。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1.11%,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率为65.56%,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癌痛酊外用搽剂合三阶梯可有效地控制癌痛。  相似文献   

3.
癌痛宁巴布剂皮肤刺激性和致敏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戴鸾春  欧阳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2):1063-1064
目的:研究观察癌痛宁巴布剂的刺激性和致敏性。方法:对脱毛豚鼠一次性和多次性给予癌痛宁巴布剂、赋形剂和阳性对照物2,4-二硝基氯苯,评分标准按“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内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结果:豚鼠一次性和多次性涂用癌痛宁巴布剂后,在完整皮肤用药部位未见出现红斑、水肿等皮肤刺激反应;而对破损皮肤,一次性或多次涂药后,用药部位均出现轻度刺激反应。提示本品应尽量避免用于破损皮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癌症镇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中重度癌痛患者31例采用癌症镇痛膏外敷治疗,12 h换药1次,7天为1疗程,观察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结果:癌症镇痛膏止痛作用总有效率为90.32%(95% CI=74.3%~98.0%),平均起效时间9h,平均持续时间13.2h.结论:癌症镇痛膏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氧化锌剂蟾酥膏作为一种方便的外用药治疗癌性疼痛已取得良好的疗效。近来,我们应用上海中药三厂生产的巴布型蟾酥膏治疗40例癌性疼痛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确定化积镇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单盲给药、疼痛局部外敷方法,以蟾酥散为对照组。研究共选入癌痛患者160例,其中入选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分别观察其疼痛强度、止痛起效和持续时间、生活质量卡氏计分以及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局部皮肤反应,比较二组药物作用的疼痛缓解度、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4%、80%,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分别为29.36min、30.16min,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6.66 h、10.83 h,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0.0%、73.3%,治疗组在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二者在止痛起效时间和安全性评定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化积镇痛膏外敷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安全的外治药物。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癌痛宁巴布剂中苦参碱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松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75-1476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癌痛宁巴布剂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制剂质量标准,确保制剂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苦参碱含量。结果方法稳定、可靠,其中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5.44%(RSD=2.20%)。结论该方法可作癌痛宁巴布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204-206
目的:观察复方顽痛宁酊对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先进行药理实验,实验选用小鼠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分别观察复方顽痛宁酊的镇痛效果并与麝香祛痛搽剂进行比较,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扭体法实验,空白对照组为22.5±3.7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小鼠扭体次数为4.2±1.8次,阳性对照组麝香祛痛搽剂为14.2±2.8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小鼠热板法:复方顽痛宁酊组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复方顽痛宁酊对癌性疼痛有显著的疗效。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复方顽痛宁酊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临床观察也表明复方顽痛宁酊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为癌痛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的护理安全性,了解癌痛治疗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总结大剂量吗啡静脉止痛的护理经验。方法:以NCCN癌痛治疗指南为指导,在实施吗啡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动态观察疼痛评分,使用疼痛护理记录单及时记录疼痛情况,建立癌痛病历跟踪评价实施效果。结果:中重度癌症疼痛的患者在短时间内疼痛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各项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静脉注射安全有效,缓解疼痛有效率为100%。结论:大剂量吗啡缓慢静脉输注,可提高止痛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腕踝针联合吗啡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3例难治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18例、吗啡+针刺组17例、吗啡+腕踝针组18例。吗啡组根据疼痛强度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吗啡缓释片口服治疗;吗啡+针刺组在给予吗啡缓释片后立即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留针1 h;吗啡+腕踝针组在给予吗啡缓释片后立即联合腕踝针治疗,留针1 h。观察各组患者镇痛效果,记录患者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爆发痛次数,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各组患者吗啡使用量、KPS评分,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疼痛强度。治疗过程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吗啡组、吗啡+针刺组及吗啡+腕踝针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68. 8%、75. 0%和87. 5%,吗啡+腕踝针组镇痛总有效率优于吗啡组(P 0. 05)。与吗啡组比较,吗啡+针刺组、吗啡+腕踝针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爆发痛次数减少(P 0. 05或P 0. 01);与吗啡+针刺组比较,吗啡+腕踝针组镇痛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爆发痛次数减少(P 0. 05)。与吗啡组治疗后比较,吗啡+针刺组吗啡使用量减少,吗啡+腕踝针组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吗啡使用量减少(P 0. 05或P 0. 01);与吗啡+针刺组治疗后比较,吗啡+腕踝针组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吗啡使用量减少(P 0. 05)。吗啡组、吗啡+针刺组及吗啡+腕踝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 25%、43. 75%和18. 75%,吗啡+腕踝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及吗啡+针刺组(P 0. 05)。结论腕踝针联合吗啡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效果确切,并能减少吗啡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