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泌素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其运脾中药儿宝颗粒对其的干预。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胃泌素的含量。结果: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胃泌素含量明显低于中药干预后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中药儿宝颗粒能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中紊乱的胃泌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脾法对幼龄厌食大鼠胃窦中P物质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物质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其运脾中药对其的干预。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段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幼龄厌食大段胃窦中P物质含量明显低于中药干预后的大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中药能调节幼龄厌食大段胃窦中紊乱的P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物质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其运脾中药对其的干预。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 :幼龄厌食大鼠胃窦中P物质含量明显低于中药干预后的大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运脾中药能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窦中紊乱的P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S)、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与厌食症的相关性及其儿宝颗粒对其的干预.方法:模拟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制备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然后运用儿宝颗粒和西沙必利对其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正常组和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组织中GAS、SS、NOS、5-HT及S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厌食模型组大鼠胃窦、小肠黏膜中的GA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胃窦黏膜中SS阳性细胞增多,胃窦、小肠黏膜及结肠黏膜5-HT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胃窦、十二指肠及结肠肌层中NOS阳性纤维明显增多,胃壁肌层中SP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结论:GAS、SS、NOS、5-HT及SP的紊乱与厌食症存在相关性,而儿宝颗粒对其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和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儿宝颗粒,1.75g/kg)、运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4.20、2.10、1.05 g/kg),每组10只,采用特制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厌食症大鼠模型,造模和给药期间监测大鼠的体质量和摄食量,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含量,取胃窦部胃壁组织,制备组织匀浆,ELISA法测定胃窦GAS及SS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体质量和24小时摄食量明显减少,血清和胃窦GAS含量明显降低、SS含量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运脾颗粒不同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和24小时摄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中剂量组血清GAS均升高,胃窦GAS升高,胃窦SS降低(P0.05)。结论: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儿宝颗粒,1.75 g/kg)、运脾颗粒高剂量组(4.20 g/kg)、运脾颗粒中剂量组(2.10 g/kg)、运脾颗粒低剂量组(1.05 g/kg),每组10只,模型建立后灌胃给药。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不同剂量组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不同剂量组24小时摄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明显增大(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脾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脾脏指数均明显减小(P0.05)。结论: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幼龄厌食大鼠模型血浆及胃窦黏膜中CCK-8和β-EP含量的变化,探讨厌食康丸对CCK-8和β-EP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日龄30~35天、雌雄各半的健康SD大鼠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食片组、厌食康丸大、小剂量组。造模,4周后检测血浆及胃窦黏膜中CCK-8和β-EP含量。每周称大鼠体质量。结果:模型组血浆CCK-8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大、小剂量组与消食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浆及胃窦黏膜β-EP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消食片组血浆及胃窦黏膜β-EP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大、小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消食片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厌食康丸能提高幼龄厌食症大鼠血浆及胃窦黏膜中β-EP的含量,降低血浆中CCK-8的含量,增加厌食大鼠的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幼龄厌食大鼠胃窦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探讨儿宝颗粒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电镜观察,CMIAS-98A北航图像分析仪比较厌食大鼠和儿宝颗粒干预后大鼠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和壁细胞内线粒体及主细胞内酶原颗粒的个数、面积、周长、长径、短径及圆度值的变化。结果:厌食大鼠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和壁细胞内线粒体及主细胞内酶原颗粒的个数、面积、周长、长径、短径及圆度值等与空白组比较发生明显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儿宝颗粒组胃窦黏膜细胞超微结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厌食大鼠胃窦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异常与厌食症的发生有关,而儿宝颗粒能有效干预其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糖浆对幼龄大鼠厌食模型胃窦粘膜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幼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造模采用特殊饲料法制备幼龄大鼠厌食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开胃消食糖浆治疗;4周后全部处死,取胃窦粘膜制成HE染色病理玻片,观察胃窦粘膜病理学表现。结果:正常组胃窦粘膜形态正常;模型组胃窦全部呈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改变(P<0.01);开胃消食糖浆治疗组胃窦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胃消食糖浆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修复胃粘膜,改善食欲,治疗厌食。  相似文献   

10.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脑肠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运脾复方儿宝颗粒(简称儿宝)对小儿厌食征模型大鼠中枢和外周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方法:模拟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制作细龄大鼠厌食模型,并用儿宝治疗;应用放免检测技术测定模型大鼠下丘脑、胃窦部和外周血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中枢和外周血CCK-8含量均增高(P〈0.05或P〈0.01),外周血β-EP含量减低(P〈0.05)。用儿宝治疗后C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