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参农家类型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程舟  杨晓伶  李珊  顾然其  万树文  张文驹 《中草药》2007,38(9):1392-1395
目的探讨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人参的栽培和选育种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5种人参农家类型7个居群1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人参农家类型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8.85%;不同农家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差异,和其他农家类型相比,长脖和竹节芦的遗传变异较小,且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系数高达97%;不同产地的同一人参农家类型间也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结论研究表明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各类型内部,而且可能更多地存在于同一类型的不同居群内部。为促进人参新品种的选育,有必要在现有的栽培群体中补充不同产地的同一类型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人参不同农家类型种皮纹饰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解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关系,比较了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等5个农家类型的种皮纹饰。方法:用扫描电镜拍摄每一类型种子侧面角质纹理及种脐结构。结果:人参种皮纹饰可分两类,一类种皮纹饰呈嚼烂状即像被侵蚀后形成的不规则的小沟和小孔,大马牙和二马牙属于此类;另一类具有一些方向不定的平行短棱,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属此类。2000倍下观察,长脖种子表皮有紧密而均匀的孔穴,其他类型则少至无。结论:从种皮纹饰来分析,大马牙与二马牙关系较近,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较接近,这种关系符合形态学和农艺学的认识,为农家类型种子鉴别提供了超微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产人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和评论人参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和问题,进一步推动种质资源研究。方法:采用手检和机检相结合的方法,查阅近20年国内外文献。结果与结论:时山参的生态环境研究有不少进展,但种质资源研究鲜见报道,资源破坏异常严重。栽培参中已发现十几个变异类型,主要农家类型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中,大马牙产量最高,黄果总皂苷含量最高。较详尽的遗传学比较为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近年DNA指纹等分析结果为人参生产和育种提供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石斛属4种植物的AFLP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虞泓  和锐  倪念春  张时刚 《中草药》2004,35(7):808-810
目的 研究石斛属植物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地道性鉴别上的应用。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石斛属内石斛组4个种和一个外类群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出5对引物组合构建了5个种的DNA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石斛属4种植物聚成一个大类,彼此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分辨,并获得bootstrap校验的有力支持。结论AFLP技术可用于药用石斛DNA指纹图谱研究。  相似文献   

5.
山东产丹参遗传多样性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山东产丹参的遗传多样性,初步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丹参道地性鉴别上的应用。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山东产15个丹参样本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利用4对引物组合构建了15个丹参样本的DNA指纹图谱,通过相似性和聚类结果分析,丹参和白花丹参样本的遗传相似性较低,聚类结果也划分为两大类群,证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化明显。临沂地区的野生和栽培丹参样本聚在一类,且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结论山东产丹参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AFLP技术可用于丹参道地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巴戟天不同农家类型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农家类型巴戟天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巴戟天5个不同农家类型的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结论:40个随机引物中有14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3~5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大叶种聚为一类,小叶种单独为一类。结果:不同农家类型巴戟天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7.
人参农家类型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人参农家类型子代11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比较试验,发现类型间有7个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单产、单根重、根粗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利用5个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表明人参不同农家类型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有较高的遗传力;单根重、根粗、茎粗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产量因素与产量均有较大的选择改良潜力;单根重+根粗+茎粗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遗传进度最快,是对人参成龄植株选择的理想方案。通过选择指数方程对人参各农家类型进行了多性状综合评价,结果二马牙的选择指数最高,大马牙次之,圆芦居间,长脖类型最小。  相似文献   

8.
白术种质AFLP指纹图谱分析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中药白术种质AFLP指纹图谱的分析体系。方法:10份野生及栽培白术样品,采用EcoRI/MseI双酶切和银染技术,以获得指纹图谱。结果:1)2倍CTAB法提取的白术基因组DNA质量最好;2)从40对AFLP引物中筛选到了16对能扩增出较强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共获得了3003条多态性条带,并根据多态位点可将10个白术种质聚类为四种类型。结论:建立的白术种质AFLP分析体系,可为种质保存和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半夏栽培品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杰  徐涛  张建光  陈集双 《中草药》2007,38(12):1884-1889
目的构建不同地区来源半夏栽培品的DNA指纹图谱,探讨利用AFLP分子标记在半夏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种质鉴别上的可行性。方法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对我国17个地区的51份半夏栽培品和4份掌叶半夏样品(外群)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丰富、鉴别效率高的AFLP引物组合,构建了51份半夏栽培品的AFLP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半夏栽培品完全被区分开,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表现出相对密切的亲缘关系,浙江等华东地区的栽培半夏同其他地区半夏有着明显遗传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Bootstrap校验的支持。结论AFLP分子标记可用于半夏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种质鉴别分析,浙江、江苏等华东地区栽培半夏的遗传特性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0.
天麻不同种质的AFLP和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天麻不同种质DNA指纹图谱,探讨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序列重复(SSR)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天麻遗传变异分析上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SSR及其聚类树对24份不同天麻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等进行分析,并对这2种分子标记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到AFLP多态性44%-89%、SSR多态性15%-69%;AFLP聚类相似性系数0.56-0.98,SSR聚类相似性系数0.13-1.00。2种分子标记将天麻变型种质聚类划分的结果相近,但SSR能将野生天麻聚在一类。结论:天麻不同种质AFLP多态性高于天麻SSR,SSR对野生天麻有较强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1.
魏晓雨  田义新  赵智灵  孙福仁 《中草药》2014,45(21):3153-3158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10个产地的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以人参及加拿大西洋参为对照,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选取13个RAPD随机引物及12个ISSR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根据条带数目,应用NTSYS-pc2.10e软件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9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81,多态性百分率为85.51%;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9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64,多态性百分率为64.65%;通过聚类分析,RAPD及RAPD+ISSR综合将样品聚为4大类;ISSR将样品聚为2大类。结论 RAPD和ISSR标记构建的样品聚类树状图在分类上稍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人参与西洋参被明显区分开来;在ISSR上,吉林兴参镇与北岗镇西洋参与人参聚为一大类;在生长环境及种植条件影响下,东北部分产地西洋参与加拿大西洋参相比在遗传多样性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人参连作障碍消减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作障碍制约参地资源,严重威胁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栽培地土壤理化性状劣变、化感物质累积、农残及重金属增加、养分失衡、根际微生态系统失调和土传病害增加等是导致人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因子,其中病虫害是关键因素之一。人参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种类较多,已报道的病害有40多种,连作参地土传病虫害尤为严重。该文综述近年来人参栽培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途径,试图从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人参连作障碍的消减策略,为人参连作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西洋参鲜品和干品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挥发油成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比较,为西洋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蛋白质分析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挥发油成分分析采用GC-MS的方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并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西洋参鲜品与西洋参干品的蛋白质电泳谱带有所不同,但鲜品蛋白质含量高于干品;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SOD活性西洋参鲜品极显著高于干品(P<0.01),挥发油含量、成分种类西洋参鲜品多于干品,且成分有所不同.结论:西洋参鲜品与干品的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挥发油成分有所不同,SOD活性有所差异,这可能是二者药性及作用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参RAPD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马小军  汪小全  肖培根 《中草药》1998,29(9):625-627
为了鉴定随机扩增产物的同源性以及更有效地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人参种质资源,我们首次将毛细管PCR扩增的RAPD反应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有效的进行了酶切位点分析,结果证明PCR-RFLP是筛选人参特异DNA分子标记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可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另一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获取人参、西洋参特定序列位点(STS)标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人参、西洋参的分子鉴定新方法。方法:在人参、西洋参已知rDNA序列上设计单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多态性条带克隆测序,根据序列比对情况设计人参、西洋参特异引物,通过对PCR条件的优化得到人参、西洋参的STS 标记。结果:引物Pg-q36F能得到人参、西洋参的多态性条带,特异引物Pg-6F,Pg-479R仅对人参扩增474 bp条带,特异引物Pq-442F,Pq-658R仅对西洋参扩增217 bp条带,能成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结论:建立了一种获取人参、西洋参STS标记的新方法。本方法大大加快STS标记的建立过程,可为其他中药材分子标记的获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水撮液(简称人参液)对大鼠慢性绿脓杆菌(PA)性肺炎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不同剂量的人参液皮下注射,观察用药两周后的疗效。结果:4种剂量的人参液均可显著减少肺部大体观病变和肺脓肿率(P〈0.05);镜下观其病变程度与人参剂量呈负相关(r=-0.95,P〈0.01);人参Ⅰ(5mg/kg)、Ⅰ(2.5mg/kg)、Ⅱ(0.625mg/kg)组的肥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年限、不同产地人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利用快速分离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对样本进行检测,经过色谱峰提取、排列和归一化后,对得到的数据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寻找差异成分,并观察其在不同人参样本中的变化趋势;使用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进行化合物鉴定。结果:偏最小二乘得分图中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被分开,说明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选择变量权重(VIP)值 1的变量作为对分类贡献较大的化学成分,然后进行t检验进一步筛选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的化学成分。对比三年生和五年生人参的化学成分,人参皂苷Rb_1,Rh_4,Rk_2等11种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成分中大部分的含量会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人参皂苷Rg_1,Rf,Rh_1,Rb_1等10成分在产地为吉林和黑龙江的人参样本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液质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人参样品进行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寻找不同样本间的差异成分。  相似文献   

18.
靳雯棋  毕英飞  王晶  唐雪  麻锐  孙立伟 《中草药》2017,48(2):373-376
目的通过比较野山参与园参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代谢物的量,探讨野山参与园参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氮蓝四唑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UV法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的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量。结果野山参中SOD、CAT活性高于园参,在AsA-GSH循环中野山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园参,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等抗氧化物的量有高于园参的趋势。比较谷胱甘肽合成前体的上游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量,发现野山参亦高于园参,保障了AsA-GSH再循环的平衡。结论 AsA-GSH循环中关键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量均为野山参高于园参,导致野山参抗氧化能力强于园参,为野山参与园参功效差异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三七、白及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测定三七单煎液及不同配伍比例(1∶0.5,1∶1,1∶2)三七与白及合煎液中具有脂肪酶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20S)-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h4的含量,并探讨两药配伍后对三七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色谱方法为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 L·min-1。结果发现,与三七单煎液相比,三七、白及合煎液中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4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与配伍白及量呈正比;合煎液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色谱峰均较三七单煎液的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三七与白及配伍后,合煎液中(20S)-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4的含量较单煎液显著增加,推测白及中的有关成分可促进其它人参皂苷进行转化,该结果为拓展制备(20S)-人参皂Rg3、人参皂苷Rh4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