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女性多发。临床试验表明,针刺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不仅疗效可靠,而且不良反应少。目前针刺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多样,有单纯针刺,有运用针刺配合耳穴、刺络拔罐、中药面膜及内服等,同时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针刺疗效机制的研究。研究认为,针刺治疗黄褐斑可能是与针刺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调节激素水平、改变血液流变学等有关。为了进一步优化黄褐疯的针刺治疗方案和探讨其疗效机制,对近年来针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黄褐斑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已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从中药对内分泌、自由基、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的影响及抗紫外线作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本文阐述了血瘀是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无瘀不成斑"的观点,认为其他致病因素均与血瘀关系密切;介绍了气血瘀滞型、瘀血阻络型、脏腑失和型、阴虚血瘀型黄褐斑的辨证论治,并简述了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黄褐斑外治方法,如面膜、耳压,针灸和走罐等。结合现代医学黄褐斑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成果,提出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对黄褐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雌激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祛斑胶囊的药理作用.方法:测定祛斑胶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黄体酮致大鼠"黄褐斑",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变化和大鼠皮肤、肝脏中丙二醛、酪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结果:祛斑胶囊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I%=53.9%);降低大鼠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大鼠皮肤、肝脏中丙二醛、酪氨酸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P《0.01或P《0.05).结论:祛斑胶囊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对黄褐斑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海燕  张理平 《中医研究》2005,18(11):60-62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复方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认为: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清除多余超氧自由基,调节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复方中药祛斑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其形成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血液流变学、局部菌群、内分泌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等方面。近年来滚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搜集滚针治疗黄褐斑相关机制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2)调整皮肤菌群;(3)调节整体内分泌系统;(4)平衡氧化-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血液流变学检测近年来正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研究。我们将32例盆腔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妇女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对照,并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后盆腔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现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年龄24~46岁,平均33...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  吴晓华 《中医研究》2001,14(6):16-18
目的:观察肺心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活血化瘀药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肺心病及肺炎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对比肺心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心病人与肺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肺心病人用活血化瘀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心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加用活血化瘀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头针运动区与体针配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两者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与药物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