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亨德主任医师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将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归纳为胃脘痛、嘈杂、痞满、嗳气等四种主要症状,并认为脾胃虚为本病之本,化湿为治疗之大要。同时他十分重视饮食、情绪等因素对慢性胃炎的影响。总之,周亨德主任在临床施治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观,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周亨德主任医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将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归纳为胃脘痛、嘈杂、痞满、嗳气等4种主要症状,并认为脾胃虚为本病之本,化湿为治疗之大要。同时应重视饮食、情绪等因素对慢性胃炎的影响。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观,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是建立在中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而舌诊对于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基于研究者肉眼观察的慢性胃炎舌诊研究缺乏客观性,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和重复性较差。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慢性胃炎舌诊客观化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慢性胃炎舌诊客观化研究主要从患者的舌图信息特征和舌苔物质组分两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对这两方面近10余年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开展慢性胃炎舌诊客观化研究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不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对慢性胃炎的诊治研究,一直为医学界所重视。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首先无疑要从研究证着手,因此,证的研究是中医迈向现代化的起点。为此,我们观察了慢性胃炎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不同的胃粘膜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论文阐述了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和机制,同时描述了其临床症状。针对慢性胃炎,从中医角度辨证的看待慢性胃炎,同时对不同中医症状的慢性胃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理论疗法。对临床慢性胃炎给出了中医的治疗方法。最后,强调了治胃“以理气为主、以通和为用”的治疗法则,阐述了对慢性胃炎患者日常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对病因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7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针对病因护理,分析护理因素与老年慢性胃炎发作的关系,及时了解并减轻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妥当的心理治疗与护理。结果:70例患者通过针对病因护理后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降低了复发率。结论: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复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较为难治的病证之一。慢性胃炎的治疗要特别注意脾胃肝胆的气机调畅。要时时顾护脾升胃降的生理契机,同时注意疏肝柔肝,保护肝之条达之性。用药以轻灵流畅为主,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治疗之始终,同时还应重视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镇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7):416-416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笔者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35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5例对照,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三叶因子家族TFF1、TFF2、TFF3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气滞证患者胃黏膜的表达及差异。方法:根据胃镜病理确诊和辨证设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气滞证2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制作胃黏膜病理切片,S~P组化法检测TFF1、TFF2、TFF3表达水平。结果:TFF1在正常组织中都有适量表达.且与病变组织表达率无差异.病变组织仅在(+++)中比例较高,且脾虚气滞组明显;TFF2在各组中均有表达.慢性胃炎各组的表达范围和L1指数均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组织中没有TFF3的表达,在慢性胃炎各组均有表达,而且脾胃湿热组的表达范围和LI指数更高.结论:慢性胃炎各组TFF1、TFF2水平要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黏膜损伤有关.且脾虚气滞组胃黏膜炎症性损伤程度要重于脾胃湿热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TFF3水平较高.更易发生肠化或增生。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辨证施治发现,湿热证是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之一,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及分子生物学机制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慢性胃炎湿热证研究主要从该病证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机制两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分别从这两方面,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研究为主,对近10余年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开展慢性胃炎湿热证形成及中药治疗机制研究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