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的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1998年,经残联和原卫生部等多部门讨论审议,将每年3月3日定为"爱耳日"。自2000年第一个"爱耳日"起,历年都有主题宣传活动,为听力保健科普宣传、推动全社会保护听力、关爱听力健康做出了贡献。鉴于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世界  相似文献   

2.
人们经常称赞一个健康的老人“耳聪目明”,可见老人如果有一对听力敏感的耳朵和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多么幸福。如果一个人听力不好,必然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很痛苦。人类需要一对好耳朵,世界卫生组织非常关注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把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世界爱耳日。那么怎么爱护自己的耳朵呢?  相似文献   

3.
分析中医针灸在海外的发展情况,可归纳为四个特点:一是"民间热、政府冷",伴随世界各地人们对于中医针灸兴趣、认知等的持续增加,世界各国中医针灸的立法进展却十分缓慢;二是"针灸热、中药冷"。海外针灸诊所数量呈成倍增长态势,然而中医药发展却"一波三折";三是"临床热、科研冷",除了中医针灸师由中国培养,一些非针灸专业西医也参与针灸行列,但科研却未能同步;四是"办校热、管控冷",海外中医针灸学员教学质量未能获得统一管理与控制,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耳朵可以感知声音。听觉感受信息占人类每天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约为11%,以保证我们与周围环境、人际的沟通交流。但您知道吗?耳朵还有一项"隐藏"功能——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啊!这小小的耳朵实在精巧得很,假如它的功能出现故障,不但会阻碍您与外界的正常交流,还会搅得您天旋地转、天翻地覆呢!耳朵也会"闹情绪"别看耳朵平时挺皮实,一旦闹起情绪来,  相似文献   

5.
攻坚"李约瑟难题"的医学实践--寄语中医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为什么未能孕育出现代自然科学的问题.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的结论是:"尽管文艺复兴之前的一千五百年里中国文化远远超越了西欧文明,但它却未能像西欧一样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当代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冬瓜属于日常饮食中的常见食品,价格很便宜,外观也普通,摆在诸多的蔬菜水果中,很不起眼,但它的保健功效却尤为突出。清代名医汪昂称赞它说:"冬瓜,日常食物,于诸瓜中尤觉宜人。"所以它真正称得上是"隐身"于餐桌中的养生宝贝。从名称上看,冬瓜似乎是冬天所结的瓜,实际上却是在夏季成熟。之所以被取名为"冬瓜",主要与它成熟后表面上覆盖着一层白  相似文献   

7.
正蛋白尿这个词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但是与它相识的途径可能有所不同:有些朋友自己感觉并无明显不适,但体检时却发现尿里有蛋白,几个加号,去医院就诊,就被诊断为"慢性肾炎",从此跟蛋白尿这个"冤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些朋友是出现水肿、乏力等明显不适,去医院就医,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从此开始了消灭蛋白尿的持久战;有些朋友则是亲戚朋友出现上述情况,进而了解到蛋白尿。笔者在临床上接触过很多蛋白尿的患者及其家属,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蛋白尿产生的机理还是一头雾水,下面咱们就来谈一谈蛋白尿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正李大伯是我的邻居,今年已是88岁高龄了。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农业科研所工作,后来因故双眼失明。几十年来他虽生活在黑暗中,但一直很乐观,日子过得非常有质量。别看李大伯眼睛看不见,但耳朵和手就是他的另一双"眼睛",耳聪"目明",什么都能"看"得见。有一次,楼下有人叫卖卤水豆腐,大  相似文献   

9.
<正>山药在今天是一味我们经常会使用的中药,但是,翻开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却找不到山药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医还没有发现山药的药用价值?还是今天我们经常食用的山药不是原产于我国的物种,而是像乳香、没药等一样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其实,山药并不是外来物种,它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原住民",我国古代也早就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至于"山药"在《神农本草经》等中国早期本草著作中没有记载的原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的体检结束后,很多家长被告知孩子"听力"有问题,需要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经过检查,一部分儿童被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需要药物治疗,有的甚至要手术治疗。很多家长会有疑惑说,我家孩子听力很好,平时交流没有发觉听力有问题,平时耳朵也没有进水或者也没有喊过耳朵疼,怎么会得这个病呢?分泌性中耳炎,也称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年幼儿童常见,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会有听力下降,病程迁延引起传  相似文献   

11.
一叶障目     
欧阳军 《养生月刊》2020,(2):168-169
此成语最初见于《鹖冠子·天则》,本篇相传为春秋时楚人鹖(音合)冠子著,实际上是后人伪托。它的原文是:"夫耳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意思是说:耳朵是管听的,眼睛是管看的,一片树叶遮住眼睛,就会连泰山也看不见,两粒豆子塞住耳朵,就会连雷声也听不见。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旨在唤起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推进我国老年人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造福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老年人失聪实在是一件麻烦事,本来就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再加上听不到声音,这就把老年人仅有的一点活动信心给掐灭了,那么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有关中老年听力的四个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人都曾经有过或正在承受"膝盖骨不给力"的困扰。最常见的,是上下楼梯的时候,诱发膝前疼痛不适,但又指不出具体在哪个点;有时候看电视时间久了,一站起来膝盖就明显感觉吃力。赶到医院拍张常规X线片,却提示膝关节"正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膝关节重要问题:髌股关节疾病。它与膝关节退变有关,却又不能笼统地当成"关节老化"。据统计,在超过40岁的群体中,孤立的髌股关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生活方式之下,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可能都在不知不觉间伤肾。比如说,"肾开窍于耳",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伤肾;"肾主骨",总是坐在电脑、电视前,几小时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伤肾;"肾藏精",房事不节,纵欲过度,伤肾……长此以往,哪天你可能就感觉到了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很容易累,要么就是畏寒怕冷、身体发沉、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这都是肾阳虚发出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乙肝患者却并未减少,何况中国是乙肝高发大国,所以有些人"谈肝色变",但事实上,有些情况并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结果,只要大家对"乙肝两对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君行千里,莫食枸杞",但如居家,枸杞则是药食皆宜的长生果。枸杞,每个人应该都很熟悉,但您知不知道,在春天,它叫"天精",在夏天,叫"枸杞",秋天又叫"地骨",冬天就叫"仙人杖",另外,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西王母杖"。  相似文献   

17.
他儿时心怀鹏鹄,年少成名,却因家道中落、江山易代,仕途失意;他原打算大隐于市,却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出世做戏养家糊口;他不顾正统文人视戏曲"小道末技",自称"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寻欢作乐。他自喜结邻山水,因号"湖上笠翁",也爱闹市逢迎,贪欢享乐。  相似文献   

18.
世上管它什么东西,人都只求"有",不愿其"没有"。但是"病",却人人避之不及,"有啥也别有病"。不过,有时候,得个小病,甚至上手术台,只要不要了命,反而可能是一份福。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里,讲到山西有个懒汉,到土地庙里求神:大小给个病,别叫送了命,姜醋面片儿,喝个半月儿。懒汉贪吃,求个病吃"病号饭",这是玩笑。但害了病,就长吁短叹之人,却不妨学习这个懒汉的精神,心态放松了,反而病好得快。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药大家族中,陈皮算得上是熟悉的配角。虽然,它不像当归、茯苓、甘草那样名声在外,但却同样展现着自己的个性之美,与融合之雅。它不显山露水,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这样的陈皮怎能不受人欢迎。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神农本草经》记载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概括来说,陈皮具有行气理气、健脾和胃、止咳化痰等功效。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身居陋室,但认为"生活是美好的";有的人生活豪华富贵却觉得"活着没有意思",甚至认为"不如死了好"。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由此可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前者为"积极进取",后者为"消极颓废"。积极进取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淡泊宁静、少私寡欲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