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糖尿病与无症状低血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可表现为无症状低血糖。其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存在升血糖调节障碍及中枢神经介导的交感神经肾上腺对低血糖反应的缺陷。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与先前多次发生低血糖(医源性低血糖)、睡眠、运动及自主神经病变有关。先前低血糖可致交感神经肾上腺反应阈值下调,进而导致无症状低血糖,称为低血糖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症状低血糖的防治主要是避免发生先前低血糖(医源性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是指因为治疗不当而致的血糖持续性过低的现象。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可由多种病因造成。不同病因所致的低血糖发生率不同,最常见低血糖原因为胰岛素治疗和磺脲类药物,其发生率约占20%,尤其是第一代磺脲类药物氯磺丙脲最易引起低血糖。轻则出现低血糖症状;重则意识障碍发生低血糖性昏迷。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 《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0):712-712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误诊率、死亡率高;且易引起医疗纠纷.为有效预防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降低误诊率、死亡率,我们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危险因素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诊断及规范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化检测,对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进行记录.结果 通过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治疗后生化治疗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的检测结果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0周可见患者在降糖的过程中,血糖波动较小,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临床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好,披动小,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一般对血糖升高比较重视,而常常忽略低血糖。其实,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长期反复的低血糖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管理方案的低血糖事件发生原因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就诊且接受强化管理方法的糖尿病患者36例做定期随访,收集低血糖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性质、类型及发生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对36例患者随访216次,低血糖发生率为66.2%(143/216)。导致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不明原因[31.5%(45/143)]和运动过度[23.1%(33/143)]。60岁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60岁的患者高(P=0.041),未规律监测血糖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较监测血糖患者高(P=0.004)。结论糖尿病患者中症状性低血糖所占比例最高,以不明原因低血糖发生率最高。年龄越高和自测血糖意识薄弱者低血糖发生率升高,强化血糖监测可以发现低血糖的发生并进行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病程往往较长,胰岛细胞功能差,并发症较多,单纯口服药物甚至胰岛素1~2次注射很难达到满意治疗效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满意的血糖控制,有效地降低大小血管并发症,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强化治疗可使其受益.但是,ACCORD、ADVANCE、VADT 3组研究显示强化血糖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常规降血糖组,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治疗中血糖波动幅度大,低血糖发生率高.因此,理想的治疗方案既要使血糖达标,又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 (CSII )和多次皮下注射法 (MSI)治疗结果的比较,旨在评估这两种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探讨低血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入住该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低血糖预防治疗知识掌握以及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无论是低血糖预防治疗知识,还是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2型糖尿病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不但能够降低低血糖病例发生,还可以让患者掌握大量防治低血糖的知识,从而实现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的最终目的,值得推广至相关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对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予以中西医护理,分析患者护理后的低血糖发生率及低血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75例患者共报告12例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16%。经过一系列中西医护理措施,患者的嗜睡、浑身无力及脸色苍白等低血糖症状症状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正确的中西医护理可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低血糖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降糖药物的广泛使用,低血糖已经成为糖尿病(DM)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较为严重的不良事件〔1〕。老年DM患者由于机体的生理特点,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陈名道等〔2〕调查显示年龄≥60岁的DM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DM患者。若诊断不准确或诊断延迟,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伤,危及患者生命〔3〕。1诊断及临床表现1.1 DM合并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有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  相似文献   

11.
马楚雄 《糖尿病新世界》2020,(7):192-193,196
目的分析瑞格列奈用于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作为主要对象,其收治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可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恢复慢等特点,其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有关,医源性因素也是另一重要原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对其血糖的控制要相对放宽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人36例,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脂(TG),肝、肾功能、血压、体重、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瑞格列奈组FPG,PPG2h,GSP,治疗前后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5%。胰岛素组治疗前后FPG,PPG2h,GSP,治疗前后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18.8%。两组比较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中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瑞格列奈亦可迅速、安全降糖,但在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胰岛素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糖尿病患者354例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组220例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134例。收集病史,检测临床指标,统计低血糖发生率,分析低血糖相关因素。结果低血糖发生率51.13%。低血糖组与无低血糖组年龄[(54.4±14.3)vs(51.2±14.4)岁,P0.05]、BMI[(23.3±3.6)vs(25.4±3.6)kg/m2,P0.01]、住院时间[(14.1±9.1)vs(10.8±6.4)d,P0.01]、血肌酐(Scr)[(104.9±118.6)vs(72.8±48.9)μmol/L,P0.01]、血糖达标时间[(11.8±7.3)vs(9.2±5.9)d,P0.01]、糖尿病并发症(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代谢异常因素(脂肪肝、脂代谢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Scr、脂肪肝和脂代谢异常进入方程。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低BMI、高Scr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脂肪肝、脂代谢异常为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的实际分析和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21日的60位孕妇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孕妇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生活行为以及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如何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减轻或者杜绝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1]。结论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进一步深化血糖检测工作,对其生活以及行为进行正确的干预,调整患者所接受的胰岛素剂量,通过血糖检测来预防糖尿病孕妇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通过前期诊断、系统治疗来从根本上降低低血糖对胎儿以及孕妇本身造成的各种影响。60例患者中通过系统的治疗分析,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16.
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初诊为糖尿病并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84例,并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及原因。结果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漏餐、饮食不当、体力活动过度、过量注射胰岛素、不明原因、空腹饮酒;研究组发生低血糖13例,对照组发生低血糖29例,研究组低血糖的发生率30.95%低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严隆平 《内科》2007,2(2):184-185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低血糖发生原因,预防低血糖发生。方法 将94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段、有无并发症分组,以10d为观察周期,用血糖仪常规测定患者餐前后、睡前及凌晨0点、3点手指血糖,结合临床症状判定有无低血糖。结果 有并发症者低血糖发生率42.42%(28/66),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7.14%(2/28);13~49岁年龄段低血糖发生率5.6%(1/18),明显低于其他3个年龄段组38.15%(29/76)。结论 根据糖尿病低血糖发生原因,制定合理的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低血糖干预对策及效果。方法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凌晨3Am的血糖,血糖〈3.9mmol/L时给于治疗,干预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比较低血糖危险因素干预前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干预效果。结果低血糖治愈率100%,低血糖危险因素干预前后低血糖发生率P值〈0.05。结论密切监测血糖早发现早治疗能避免长时间严重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危险因素干预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低血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第65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共交流了数十篇糖尿病低血糖相关研究,现将主要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糖尿病低血糖监测方法1.1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CGMS是目前发现未觉察低血糖的重要方法,以色列Cohen等应用CGMS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妊娠初3个月进行监测,结果发现20例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1DM患者在妊娠6~12周期间,有11例患者在60~180min内发生了未察觉的低血糖,主要在午夜到凌晨6点,提示应用CGMS有助于监测到未察觉的低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2214PO)。1.2HypoMonHypoMon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低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的夜间低血糖实行相应预防措施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74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的进行分组研究,分成各为37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预防低血糖的相关预防和治疗,对照组则实行常规治疗,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低血糖缓解率为89.19%,低血糖改善情况良好,高于对照组的67.57%,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实行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各项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