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0%。自Barlogie等采用VAD方案治疗MM以来,国内外报道取得较好疗效[1]。反应停(沙利度胺,thalidomide)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它对MM等多种肿瘤具有抗瘤活性。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2.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每年发病率大约为5/10万,据2018年最新统计,MM约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1.8%,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MM是骨髓中的浆细胞恶性增殖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其片段(M蛋白)分泌过多,引起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周围神经  相似文献   

3.
<正>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积聚并分泌M蛋白,表现为溶骨性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2]。MM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传统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3年。约25%的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存活10年的MM患者不到5%,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肿瘤,特征性表现为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克隆性增殖,血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相关的器官功能损害[1]。MM发病占所有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3%。国外资料统计显示,MM诊断时中位年龄为70岁,其中35%的患者<65岁,28%的患者年龄介于65~74岁间,而37%的患者初诊时年龄  相似文献   

5.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中第二大肿瘤性疾病,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分泌免疫球蛋白(M蛋白),引起全身多系统器官的病变,而肾功能损害是其中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1]。国外研究显示,MM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可达25%~75%[2],20%~40%的MM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合并肾功能损害,且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部分MM患者会因乏力、恶心、浮肿等症状直接前往肾内科就诊,被诊断为肾脏疾病。但MM肾脏损伤与非  相似文献   

6.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第二大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治愈MM的方法。2017年,美国约有30 000例新增MM患者,约有12 000人死于MM[2]。治疗MM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相似文献   

7.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髓瘤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或与工业化进展、肥胖人数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检测手段的进步相关[3-5]。骨病是MM主要症状之一,也是患者主要就诊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8],并且与患者疾病分期相关。过去,全身X线(whole-body X-ray,WBXR)是评价患者骨损害的标准方法。随着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发病率高于白血病,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2位。该病起病隐匿,表现多样,常规化疗尚难治愈。我院治疗的147例初发MM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我国MM的临床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染色体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激活多条信号通路,从而使骨髓粒细胞过度繁殖,导致患者出现白细胞明显增高、贫血、感染、脾大等临床症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大量增殖所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可引发骨破坏、贫血、肾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CML和MM是血液系统两种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与国人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M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没有本病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发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临床上多数患者得不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疗效和预后较差[1]。本文主要介绍M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及发病机制等发病学研究进展,并比较国内外资料分析中国人MM的特点。1流行病学在西方国家MM大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在美国已经上升成为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第二大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MM的发病率因国家、人种的不同而有较…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涛  辛晓静  管洪在 《山东医药》2010,50(13):109-110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该病通常起自一种被称为“意义未定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的浆细胞克隆增生,早期并无临床症状,随着MGUS的病情进展逐渐发展成为骨髓瘤或其他相关恶性肿瘤。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有效率、临床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均有较大提高,其诱导治疗及干细胞移植治疗均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2.
<正>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 SMM)是一种介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GUS)和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间的无症状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1]。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将真正的惰性骨髓瘤定义为SMM,其诊断标准为血清M蛋白≥3 g/dL或24 h尿本周蛋白≥500 mg,和(或)骨髓克隆浆细胞比例为10%~60%,且无骨髓瘤定义事件或淀粉样变[2]。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浆细胞恶性肿瘤,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及溶骨病变为特征。发病率占恶性肿瘤1%,血液系统肿瘤10%。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常规化疗、干细胞移植以及新型治疗药物如  相似文献   

14.
MM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血清或尿液中出现M蛋白及广泛性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现将近年关于MM生物学发病机制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 MM的细胞分化及起源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好发于老年患者,在许多国家均是发病率第二位的血液恶性肿瘤,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1].骨髓瘤细胞生长相对较为缓慢,但MM患者并不像急性白血病(AL)容易缓解,AL的首次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骨质破坏.近年来,新药(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的应用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开展,MM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得到了明显改善,由过去的3~4年延长至目前的5~7年[1-2].硼替佐米是第1代蛋白酶体抑制剂,上市10余年来极大地提高了MM的治疗效果,现对其在MM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回顾,并就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24%~50%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源于恶性病变,50%的癌症转移患者最终发生恶性胸腔积液[1-4]。恶性胸腔积液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肺癌(36.3%)、乳腺癌(25%)和淋巴瘤(8%~26%)。恶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常伴有胸闷、气急、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贫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而,迅速、有效地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整个肿瘤多学科治疗中的重要环节[5]。最常见的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在1997年的肺癌分期中为…  相似文献   

18.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克隆性肿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近年来,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将骨髓瘤相关损害的定义进一步更新与扩展,纳入了无终末器官损害但初诊后2年内具有80%进展为活动性MM风险的相关指标:未达诊断标准的进行性脏器损害、骨髓克隆性浆细胞百分比≥60%、受累/非受累血清游离轻链≥100、MRI发现1处局限  相似文献   

19.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发病率占所有人类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3%,在过去的20年其中位生存期已从3年增长至6年[1]。而间变型多发性骨髓瘤(anaplastic multiple myeloma,AMM)是MM中非常少见的一个类型,表现为细胞形态的间变性改变,侵袭性强,常常伴有髓外浸润,对治疗反应差,预后极差。本文报告1例AMM,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类恶性血液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15%,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浆细胞的恶性克隆增生、M蛋白血症、感染等。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和干细胞移植。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PS341)是一种新型的抗MM药物,但由于价格较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常规VAD方案是治疗年轻及复发难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