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景兰  孙成表 《山东医药》2007,47(27):104-105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梗死灶大小分为大梗死组(〉3.0cm)56例和小梗死组(≤3.0cm)70例,测定其入院后第1、7、28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1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发现大、小梗死组在入院后第1、7、28天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前两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1)。血清CRP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无变化和死亡病例高于CRP正常者(P〈0.05)。提示动态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判定病情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和脂联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联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及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s—CRP(免疫散射法)、Hcy(化学分光法)、脂联素(ELISA法)水平,分析其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s—CR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梗死体积增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hs-CRP和Hcy水平逐渐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hs—CRP和Hcy水平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hs—CRP、Hcy和脂联素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状态,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脑梗死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4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或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7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lIP、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轿清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治疗前CRP水平与当时及3个月时病情显著相关(P〈0.01,P/〈0.05)。治疗后他汀组CRP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各组AST及CK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相关。短期应用辛伐汀或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瞿浩  李玫  代宏  张华 《山东医药》2010,50(35):73-74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变化及其在病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收治的ACI患者150例(ACI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两组均抽取(ACI组于入院第1、7、14、21天,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CRP及IL-6;入院第1天和第21天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后21 d进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定.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观察血清CRP、IL-6与BI、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血清CRP 、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有意识障碍者显著高于无意识障碍者,大面积梗死者>中面积梗死者>小面积梗死者(P均<0.05);血清CRP 、IL-6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治疗后GOS评定为病情好转者入院初期血清CRP、IL-6水平低于病情恶化者(P均<0.05),且随住院时间延长好转者呈降低趋势、恶化者呈升高趋势.结论 血清CRP及IL-6水平升高在ACI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病情判断及转归预测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50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hs-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用药8周后检测血清hs-CRP及血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阳性率达96.1%(123/128);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水平有显著性变化(P〈0.05),常规治疗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炎性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表现为CRP水平的异常表达。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CRP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且能够改善血脂。因此,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地抗炎和调脂作用。检测血清hs-CRP水平,可更好的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卢立军 《山东医药》2011,51(41):48-4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5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共4周。另选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6和MMP-9,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 ACI患者血清CRP、IL-6和MMP-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和MMP-9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以阿托伐他汀组为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CRP、IL-6和MMP-9水平,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 (TNF-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80.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s CRP、IL-6、TNF-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0例ACI患者发病〈48h、第3天和第5天的血清CRP含量,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和CT分型对患者的血清CRP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中CRP浓度改变具有以下特征:发病后48小时内CRP水平升高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3天和第5天仍继续上升,病情严重,梗死范围面积大,皮层加皮层下梗死者或完全前循环梗死者均较其他病例明显升高(P〈0.05~P〈0.01),与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1)。结论ACI后血清CRP含量的变化可反映病灶大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指导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高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血症能否改善其预后。方法将106例高血清RBP4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除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外,干预组选择胰岛素加吡格列酮降糖兼干预血清RBP4,对照组仅用胰岛素加二甲双胍降糖。监测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2、4、12周血清RBP4水平,用NIHSS评分、Bathel评分、MOCA评分、卒中复发率和全因死亡率来评价各个时段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1)干预组血清RBP4水平在治疗后4周、12周明显低于人院当时及同期的对照组(P〈0.01)。(2)治疗后2周干预组的NIHSS评分即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Bathel评分、MOCA评分、卒中复发率及全因死亡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时段的RBP4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4,P〈0.0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3)治疗2周后血清RBP4即降至正常者,在整个随访中,NIHSS评分、Bathel评分、MOCA评分及卒中复发率均优于RBP4仍升高者(P〈0.05)。结论对高血清RBP4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吡格列酮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并持续有效控制血清RBP4水平。可能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共治疗14d。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脂联素明显升高,hs—CRP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其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