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缺血预适应对心肌保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建立兔心肌缺血预适应模型,观察缺血预适应时的心肌保护效应、乳酸代谢和冠状动脉(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的变化。结果发现:缺血预适应可明显减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后的梗塞面积(P<0.01),乳酸生成率降低(P<0.01),内皮素的释放量减少(P<0.05)。认为:缺血预适应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对缺血和再灌注性损伤的耐受力,其机理与心肌细胞代谢降低、乳酸生成率减少和冠脉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缺血预适应和T3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观察缺血预适应和T3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组织腺苷酸含量和肠粘膜损伤的影响。结果 T3组和预适应组(预适应为10分钟缺血后15分钟再灌注)的小肠组织ATP及总腺苷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粘膜损伤亦明显减轻;且T3组比预适应组肠粘膜损伤更轻(P〈0.05),动物存活率增加(P〈0.05)。结论 T3和缺血预适应对小肠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缺血预适应和T3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观察缺血预适应和T3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组织腺苷酸含量和肠粘膜损伤的影响。结果T3组和预适应组(预适应为10分钟缺血后15分钟再灌注)的小肠组织ATP及总腺苷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粘膜损伤亦明显减轻;且T3组比预适应组肠粘膜损伤更轻(P<0.05),动物存活率增加(P<0.05)。结论T3和缺血预适应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且T3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肌浆网Ca2+调节蛋白mRNA表达。方法 实验用犬12只,主动脉阻断缺血60min、继之开放后再灌注60min,建立体外循环术中全心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于主动脉阻断期间,分组以冷晶体液停跳液间断灌注(ICCC)或温血停跳液持续灌注(CWBC)做心肌保护。采用RTPCR技术,测定 SR Ca2+-ATP酶、钙螯合蛋白的mRNA水平,观察心输出量(CO)/左室收缩末期压(LVESP)两项心功能指标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缺血前比较,再灌注60min后:①ICCC组两种蛋白mRNA均显著上升(P<0.01),CWBC组无显著变化(P>0.05);②两组CO/ LVESP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ICCC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③ICCC组心肌细胞出现超微结构破坏性改变,CWBC组超微结构保持良好。结论 体外循环术中心肌I-R损伤后早期,心肌细胞肌浆网Ca2+调节蛋白发生了损伤后的分子修复;这种修复可能与心肌损伤程度呈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择心脏瓣膜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在瓣膜置换术中,一组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加冷晶体停跳液(St.Thomas医院液)间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简称低温组),另一组采用常温体外循环加温血停跳液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简称常温组)。两组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心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染色定性分析结果均为阳性,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组再灌注期SDH酶活力灰度值高于低温组缺血期(143.07±1.38,115.25±0.15,P<0.05).两组再灌注期SDH酶活力灰度值相差极为显著,低温组大于常温组(143.07±1.38,129.06±4.63,P<0.01)。常温组缺血期CCO酶活力灰度值显著高于低温组缺血期(145.54±6.90,128.40±5.43,P<0.05),常温组再灌注期CCO活力显著高于低温组再灌注期(148.62±4.82,123.60+4.82,P<0.05)。表明低温组缺血期心肌线粒体酶系可发生代偿,低温组再灌注期心肌线粒体损伤较重,而常温组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无需代偿。同时也表明温血停跳液可提供CCO以适宜的相对高氧代谢环境,在该代谢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captopril)对局部缺血再灌注免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3组(每组n=6),对照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30分,再灌注90分;卡托普利组阻断前30分静脉注射卡托普利每 20分 2 mg/kg,再灌注时再持续静脉注射卡托普利每 90分1mg/kg,假手术组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置线但不阻断血流。观察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同工酶活性、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肌酸激酶含量及右心房血一氧化氮(NO)的变化,监测心肌功能。 结果:缺血再灌注心肌原生型NOS(CNOS)活性(P<0.001)及总NOS活性(P<0.01)显著下降,NO产生减少(P<0.05~0.01),卡托普利组缺血再灌注期间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再灌注30分心肌CNOS活性(P<0.01)及总NOS活性(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损害较对照组减轻。 结论:NO产生不足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卡托普利通过调节NOS活性,维持正常NO水平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速起博超适应(早期及延迟相)是否缩小在体兔的心梗范围。方法:将48只健康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起搏预适应组(PP组)和延迟保护作用组(DP组)。观察组缺血再灌注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1)PP组和DP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2)IR组、PP组和DP组的梗死区范围分别为42.4%、16.7%和22.4%;PP、DP组的梗死范围分别减少约60%、47%(均P<0.01)。结论:超速起搏预适应(早期及延迟相)均明显减少在体兔缺血再灌注时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和心梗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拉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并观察两药能否对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培养72小时后分为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和依那普利拉组。药物于实验前30分钟加入,终浓度为10-5mol/L。Indo-1AM标记后,应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粘附式细胞仪连续观察缺血前、缺血及再灌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荧光比率)的变化。测试结果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缺血前卡托普利组和依那普利拉组细胞内荧光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0.05);而缺血及再灌注阶段,对照组细胞内荧光比率持续升高,卡托普利组和依那普利拉组均保持相对平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拮抗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预缺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致凋亡作用和再灌注早期不同阶段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凋亡的关系及预缺血对凋亡的影响 ,制备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实验分为四组 :缺血 1h再灌注组、缺血 2h再灌注组 ,缺血 3h再灌注组及预缺血组 ,观察分析心功能、梗死面积、中性粒细胞计数、心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凋亡指数等指标。结果发现 ,缺血再灌注明显引起心脏功能损伤、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凋亡 ,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 ,预缺血明显减轻其损伤并抑制凋亡。心肌细胞凋亡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提示 ,预缺血可通过减轻凋亡对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旨在了解离体鼠心缺血预适应后心肌收缩功能和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通过测定LVDP、dp/dt。RPP等心功能指标,以及形态学评级来评价单纯全心缺血30分钟并再灌注60分钟(B组,n=10)与缺血预适应(C组,n=11)对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复灌30分钟时缺血预适应组的LVDP、dp/dt、RPP恢复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电镜下心肌细胞的损伤评级缺血预适应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能加强离体鼠心全心缺血后心肌收缩功能的恢复,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半枝莲总黄酮(SB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50只SD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2)MI/RI组;(3)低剂量组(SBF 30mg/kg);(4)中剂量组(SBF 75mg/kg);(5)高剂量组(SBF 140mg/kg)。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MI/RI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NBT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测定p5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表达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SPSS 25.0软件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MI/RI组比较,低、中、高组的LDH[(807.51±30.74)和(724.24±44.88)和(568.63±40.49)和(448.52±49.67)U/L]、CK-MB[(106.58±7.99)和(92.45±4.88)和(79.47±6.71)和(70.51±5.88) U/L]含量、p53[(1.19±0.05)和(1.06±0.03)和(1.02±0.03)和(0.77±0.03)]、Caspase-3[(1.50±0.05)和(1.01±0.05)和(0.96±0.04)和(0.41±0.04)]表达量、心肌梗死面积(37.21%和27.45%和16.08%和8.00%)、心肌细胞调亡率(43.82%和35.91%和32.01%和22.67%)显著下降(P<0.01或P<0.05);Bcl-2[(1.02±0.04)和(1.37±0.08)和(1.42±0.04)和(1.62±0.04)]表达显著上升(P<0.01)。结论 SBF预处理可抑制通过p53信号通路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大鼠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1)假手术组;(2)MI/RI组;(3)低剂量组(奥拉西坦30mg/kg);(4)高剂量组(奥拉西坦50mg/kg)。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16只大鼠手术前除正常饲养外,通过灌胃方式给予对应剂量的奥拉西坦,1次/d,连续7d。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RI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和丙二醛(MDA)。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cl-2/Bax比值。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MI/RI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36.2%和13.6%和22.3%)、心肌细胞凋亡率(45.4%和30.6%和21.3%)、血清中CK-MB[(97.50±8.54)和(75.24±5.62)和(63.10±7.23)U/L]、LDH[(900.02±57.74)和(660.62±49.84)和(577.37±54.09)U/L]、MDA[(88.84±3.26)和(66.47±6.25)和(57.08±4.99)U/L]和IL-6[(186.39±10.18)和(153.34±6.81)和(143.31±9.08)pg/ml]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SOD[(15.22±1.24)和(24.80±3.32)和(34.82±3.66)U/ml]和Bcl-2/Bax比值(0.19和0.47和1.16)显著增加(P<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来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来保护MI/RI的心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在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对在体房室结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A组、B组,缺血预处理(IP)A组、B组,通过结扎右冠状动脉建立家兔房室结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经过缺血预处理后,以不同的再灌注时间30 min(A组)、180 min(B组)为实验终点,检测心脏血心肌酶变化,HE染色和透视电镜观察房室结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IP组较IR组心肌酶检测值显著降低,光镜下细胞空泡变性及细胞坏死IP组较IR组明显减轻.电镜下房室结细胞的线粒体、肌丝等超微结构在IP组损伤也明显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房室结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远距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 (I/R)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分别制备在体、离体和远距预处理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为 6组 ,①在体心脏I/R组 (IR1组 ) ,②预处理后在体心脏I/R组 (PC1组 ) ,③离体心脏I/R组 (IR2 组 ) ,④预处理后摘取离体心脏I/R组 (PC2 组 ) ,⑤两组空白对照组 (C1,C2 )各组 10只大鼠。结果 :⑥PC1组与IR1组比较 ,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 (12 .9%± 1.7%vs 39.2 %± 2 .4 % ,P <0 .0 1)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8.3%vs4 1.7% ,P <0 .0 5 ) ,血CK含量降低 (86 3.35± 139.87vs12 5 0 .16± 36 9.33U/L ,P <0 .0 1) ,血清MDA含量减少 (2 .2 4± 0 .4 2vs 4 .5 3± 0 .30 μmol/L ,P <0 .0 1) ,SOD活性增加 (36 0 .6 0± 70 .33vs185 .0 0± 4 9.75U/L ,P <0 .0 1) ,血浆中NO2 -/NO3 -含量升高 (5 3.2 8± 5 .34vs 32 .2 5± 6 .4 8μmol/L ,P <0 .0 1)。②PC2 组与IR2 组比较 ,两组在心肌梗死范围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性测定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远距预处理对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而经历预处理的离体心脏则无此作用 ,提示远距预处理对心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  相似文献   

15.
缺血预处理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对移植肝进行 因预处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比色法测定移植肝组织的MDA、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原位标记技术检测细胞调7亡。结果 移植肝再灌注后血中AST、ALT、LDH和肝组织中MDA均明显升亮,肝细胞调亡明显增加,经缺血预处理后,血中AST,ALT,LDH和肝组织中MDA均降低,肝细胞调亡亦明显减少,结论 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庚醇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庚醇预处理组(HP组)、庚醇预处理加5-羟葵酸(5-HD)预处理组(HP+5-HD组),每组10只。所有新西兰大白兔再灌注4h后处死。分别于术前、缺血时、再灌注2、4h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活性;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检测Cx43。结果与IR组比较,IP组及HP组心肌坏死区/左心室范围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HP+5-HD组Cx43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HP+5-HD组比较,IP组、HP组Cx43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P组、HP组、HP+5-HD组Cx43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庚醇预处理可以通过衰减由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膜Cx43表达下降,对损伤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模拟缺血条件下兔心室肌细胞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电流 (IKATP)及跨膜动作电位时程 (APD)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机制。采用酶解法分离获取兔心室肌细胞 ,将其分为正常对照、持续缺血、缺血预处理以及含EGb液 (15 ,30 ,6 0 ,12 0 μg/L)灌流 4组。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不同条件下的IKATP和跨膜动作电位。结果 :①与持续缺血组比较 ,缺血预处理以及EGb(12 0 μg/L)可使单个心室肌细胞APD50 、APD90 明显缩短 (n =5 ,P <0 .0 5 )。EGb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较 ,对APD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②与持续缺血组比较 ,缺血预处理和EGb(12 0 μg/L)均可以使IKATP由 112 4± 15 3pA增至 344 0± 2 0 5和 2 95 9± 12 9pA(n =5 ,P <0 .0 5 ) ,使得IKATPI V曲线抬高 ;③增大的电流均可被Glibenclimide阻断。结论 :EGb可开放细胞膜ATP敏感性钾通道、缩短APD ,产生类似心肌缺血预适应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3 d后,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牛磺酸治疗组(治疗组),3组培养6 h后,观察细胞的搏动频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减慢,LDH含量及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缺氧组比较,治疗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增加,LDH含量及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牛磺酸对缺氧条件下的心肌细胞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复灌模型中,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细胞再次长时间缺氧/复氧或缺血/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LDH释放,MDA,SOD的含量和心肌梗死范围及心律失常等)。结果;在体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组梗死范围和血清LDH较缺血复灌组减少(P<0.01),预处理组MDA较缺血复灌组也显著降低(P<0.01)。而且无论是再次的缺血还是复灌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预处理组明显低于非预处理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再次长时间的缺血/复灌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对心肌低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氯离子流在心肌缺氧、缺氧再灌注、缺氧预处理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利用培养的心肌细胞,制作低氧复氧、缺氧预处理和低渗预处理模型,并使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SITS和Tamoxifen进行干预,最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使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后的低氧复氧组,其细胞存活率及上清液中LDH、MDA及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加入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后再进行缺氧预处理、低渗预处理的各组,细胞存活率及LDH、MDA和SOD的活性与单纯低氧复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离子通道阻滞剂、缺氧预处理、低渗预处理对心肌缺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而缺氧预处理、低渗预处理的这一保护作用能被氯离子通道阻滞剂阻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