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诊断的食管上段异位胃粘膜(HGMUE)患病率的报道很少,对其临床意义和与其他病理状态的可能关系也存在争议。 对伴有上消化道不适或发现有健康状态改变的674例患者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在退镜时特别注意食管近侧段。食管上段的HGMUE为橙红或玫瑰红色斑片状,与相临的呈灰色珍珠色泽的食管粘膜有明显的区别。测量  相似文献   

2.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是指胃粘膜出现于食管上段,可引起一些临床症状,重者引起溃疡、出血、狭窄等并发症,极少数可发生癌变,需引起消化科和内镜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是指胃粘膜出现于食管上段,可引起一些,临床症状,重者引起溃疡、出血、狭窄等并发症,极少数可发生癌变,需引起消化科和内镜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例 1.男 ,37岁。因嗳气、反酸伴吞咽困难 2月余就诊。体格检查心肺腹无异常。内镜检查示 :进镜距门齿约 18cm处左侧壁可见一约 1 0cm× 1 2cm之卵圆形灰红色斑 ,边界清楚 ,周围粘膜呈灰白色。病理检查可见胃幽门型及交界型粘膜 ,符合胃粘膜异位。例 2 .男 ,41岁。因胸骨后疼痛伴反酸、剑突下烧灼感1月余就诊。病人一般状况良好 ,体格检查心肺腹无异常。内镜检查示 :进镜距门齿约 2 0cm后壁可见一约 1 0cm×1 2cm之椭圆形粘膜红斑 ,周围粘膜灰白增厚 ,略粗糙。病理检查可见胃体型粘膜 ,符合胃粘膜异位。讨论 :食管异位胃粘膜系原…  相似文献   

5.
食管异位胃粘膜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1年 5月~ 1999年 5月 ,内镜检查中发现比较少见的食管异位胃粘膜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2~ 62岁 ,平均年龄 39.2岁。所有的患者均有不规则性上腹部疼痛 ,伴有咽感异常 ,胸骨后闷痛 ,烧灼感及返酸症状。少数患者有吞咽不适或不畅症状。发病 7天~ 12年。 18例患者均行食管胃肠钡餐摄片 ,检查结果 ,11例食管炎 ,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2 内镜检查  18例患者的病灶均为不规则粘膜暗红或深红色 ,酷似胃粘膜样斑块 ,表面尚光滑 ,分布在食管各段各壁 ,与正常的食管粘膜有明显的界线。病灶直径为 0 .2~ 2…  相似文献   

6.
胃黏膜食管上段异位指胃黏膜出现在食管上段,并引起临床症状的疾病。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院发现的2例报道如下。例1,男性,31岁。胸骨后烧灼不适伴恶心1个月,在当地医院做胃镜检查见胃窦糜烂,食管中下段未见明显异常。服用奥美拉唑20mg/d治疗3周无效。我院胃镜检查见食管上段距  相似文献   

7.
颈段食管胃粘膜异位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颈段食管胃粘膜异位症,因位置较高,在胃镜检查中很容易漏诊,我们在胃镜普查中检出颈段食管胃粘膜异位症12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994年至1995年在2124例食管癌高危人群中对1357例作内镜普查,其中男1158人,女199人,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3岁,在常规内镜检查操作中,内镜退至距门齿20cm左右时,不急于拔出,而应缓慢后退,注意观察该段食管全周粘膜的颜色改变,如观察到边界清楚的红区,应咬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两次普查共检出颈段食管胃粘膜异位12例,检出率为0…  相似文献   

8.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在临床工作特别是胃镜检查过程中并不少见,但由于临床医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且好发部位靠近食管入口处,因此常常被医患所忽视。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HGMUE与咽喉反流症状相关,并因此开始对HGMUE加以关注,但是关于其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目前尚存争议。针对HGMUE临床症状的研究能够明确该病变与咽喉反流之间的关系,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GMUE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胃镜下射频治疗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黏膜异位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该病变常位于食管上段和近食管上段括约肌水平,常单发,也可双发、多发,直径大多为0.2~0.5 cm不等.胃黏膜异位经常在对其他上消化道疾病例行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通常认为胃黏膜异位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病变,但国外报道胃黏膜异位也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如溃疡穿孔、并发巨大息肉和食管癌等,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1-3].  相似文献   

11.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是胚胎发育时期鳞状上皮不完全取代柱状上皮形成的先天性残余病变.发病率0.1%-10%,患者多无临床症状,但也可以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或疼痛、咽部不适等症状,可导致溃疡、穿孔、瘘管、狭窄等并发症.诊断依赖内镜和活检.处理包括随访、对症、内镜下黏膜切除、局段食管切除等.我们就该病变相关研究资料作一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或甲状腺组织异位于食管下段极为少见,且为笔者本人。现报告如下。本人近2年来经常感到左胸部隐约痛感,且放射至左肩胛骨下方,尤以进食后或大口吞咽食团时更觉明显。曾数次拍胸片、食管钡餐造影均未见有异常。3次胃镜检查,胃部未见有特殊症状,食管下段距门齿36cm处见粘膜充血、肿胀、隆起,欠光滑。病理报告为慢性炎症。口服阿莫西林及西沙比利2个月未有明显好转。1年后因患甲状腺炎而口服泼尼松片,1周后甲状腺炎症状好转,同时感到左胸部疼痛也消失,进食吞咽已无殊。当时也只以为疼痛可能是甲状腺炎放射引起。然停药2…  相似文献   

13.
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30~50岁。均以“上腹饱胀不适伴烧心”就诊。实验室检查:经电子胃镜检查,3例均于食道距门齿17~20cm处,窥见红色岛状天鹅绒样组织,表面柔软光滑,约0.8×1.0cm大小,均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胃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上食管异位胃黏膜19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食管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且可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少见。本文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2000~2002年6000余例内镜检查中发现的19例患者的临床、内镜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2010年3月因间断上腹胀不适2年来我院诊治.胃镜示食管下段近贲门黏膜面可见一隆起,隆起表面光滑,超声内镜示黏膜下肿物,在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物.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8岁,因皮肤黄染伴发热10天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触及肿大胆囊,肝脾未扪及,右上腹轻压痛,莫菲征(-)。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6.4×109/L,中性0.86。淋巴0.14,尿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123μmol/L,直...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79岁。因吞食大块鸡肉后突然出现吞咽困难,于 1996年 1月 12日就诊。既往无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也无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好,血压正常,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于 1月 13日上午采用 Pentax EG-2901型上消化道电子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上段粘膜光滑,管腔轻度扩张,进镜至 21 cm处见一肉块堵塞在食管腔内,用活检钳将之取出后,该处食管周围有一与管腔呈同心圆的薄膜突入腔内,厚约 0.2 cm,直径约 1.0 cm,环上、下食管粘膜均正常,食管及此环的扩张度尚可。内镜可勉强通过此环…  相似文献   

18.
下段食管的柱状粘膜(Barrett 食管)已受到重视,但位于上段食管的柱状粘膜上皮岛(称入口斑)还未获普遍认识,文献提及也很少,本文作者提供12  相似文献   

19.
下段食管的柱状粘膜(Barrett食管)已受到重视,但上段食管的柱状粘膜岛(入口斑)还未能引起普遍认识。作者报道其所发现的12例: 病人和方法: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0~65岁,平均45岁。经常规内镜发现有入口斑后,用活检钳测其大小,并经活检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食管上段癌40例分析郭晓霞我院内镜室自1985年至1990年,胃镜检出食管恶性肿瘤268例,其中食管上段(距门齿23cm)恶性肿瘤40例,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总数的14%,镜检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本组40例中男18例,女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