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MP-IgM,对确诊为MP感染的94例患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儿童MP感染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有神经、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所有病例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MP是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儿童MP感染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检测血MP-IgM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受损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ELISA检测MP—IgM、IgG.对阳性的29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9例中156例肺外器官受累,占52.35%,其中以消化、泌尿、心血管系统及浆膜腔积液多见。结论MP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可同时有2种以上的器官受累,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故对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夏菊红  王克芳  孔云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83-1784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受累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ELSA法检测MP、IgM、IgG阳性的168例及呼吸道细菌培养阴性者儿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中有74例肺外器官受累占44.04%,其中以消化、泌尿、心血管、神经、血液、浆膜腔,分别为50%、32.4%、20.27%、20.27%、6.75%、5.4%。累及1个脏器75.6%.2个脏器16.2%,多个脏器8.1%。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半月左右好转。IgM均阳性,IgG37.83%阳性,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为45.94%。结论 MP感染可引起肺外器官并发症或多脏器受累,临床医生要严密观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夏建锋  沈莉  王正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12-16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血清MP抗体(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憋及呼吸困难,但MP感染组中高度发热,肺部片状阴影及肺外表现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以中高度发热,且持续时间较长,肺部x线有片状阴影,肺外表现多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疑为Mp感染,及时进行MP抗体的检查,早期作出诊断,大环内酯类药物正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科收住院的确诊为MP感染诱发的哮喘且资料完整的40例为观察组,观察发热情况、喘息发作情况、肺部情况、辅助检查结果、住院时间、肺外脏器受累情况、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并进行临床分析。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MP感染的哮喘38例。结果以MP感染诱发的哮喘与对照组比较,在喘息特点、热程、肺部X线摄片结果、肺外脏器受累情况、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诱发的哮喘具有自身的特点,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损害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肺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78例支原体感染致肺外系统损害患儿资料。结果MP感染可引起心、肾、血液、神经、消化道、皮肤等多系统损害,经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MP感染导致多系统损害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当以细菌或病毒感染不能解释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江苏淮安地区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MP感染的防控和诊治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因呼吸道感染在淮安市淮安医院儿科住院患儿的血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MP-IgM抗体,分析并比较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MP的检出情况。结果 983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检出率为21.38%(2103/9836)。2017~2021年MP检出率分别为16.64%(310/1863)、25.30%(533/2107)、26.22%(521/1987)、19.60%(354/1806)、18.57%(385/2073),2018年和2019年MP阳性检出率较其他年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49,P<0.001)。女性患儿MP阳性检出率25.71%(1006/3913)高于男性患儿的18.52%(1097/5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30,P<0.001)。0~1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BALF)肺炎支原体核酸(MP-DNA)联合血清特异性IgM检测在儿童MP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符合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留取BALF进行MP-DNA检测,并检测同期患儿血清MP-IgM抗体,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泡灌洗液MP-DNA阳性42例(51.2%),血清MP-IgM阳性25例(30.5%),两者中任一个阳性的49例(58.5%)。结论肺泡灌洗液MP-DNA检测联合血清特异性IgM检测能提高MP感染的检出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五指山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1 59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MP-IgM),同时收集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MP-IgM 检出率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P-IgM总检出率为25.05%; 0~1 岁、~3 岁、~6 岁、> 6 岁患儿的 MP-IgM 阳性率分别为6.70%、30.80%、36.90% 和43.40%;男性 27.54%,女性阳性率21.78%; 春、夏、秋、冬四季阳性率分别为22.95%、35.91%、28.89% 和17.07%;以上年龄、性别、季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月平均气温、月总雨量与 MP-IgM 检出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MP为五指山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为易感人群,不同季节MP感染率不同,夏秋季节为高发期,高气温、高雨量是促进 MP感染流行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支原体(MP)肺炎由MP感染而发病,本研究对两种常用的检测MP的方法 及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方法 采集我院儿科确诊为MP感染患儿的血液标本51份,用金标免疫斑点法(MP-IgM)与冷凝集试验法(CAT法)同时检测标本.结果 MP-IgM法检出阳性24例,阳性率为47.1%;CAT法检出阳性10例,阳性率为19.6%.MP-IgM法高于CAT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IgM法较CAT法检出率高,快捷及时,可作为MP急性期感染诊断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支原体(MP)肺炎由MP感染而发病,本研究对两种常用的检测MP的方法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集我院儿科确诊为MP感染患儿的血液标本51份,用金标免疫斑点法(MP-IgM)与冷凝集试验法(CAT法)同时检测标本.结果 MP-IgM法检出阳性24例,阳性率为47.1%;CAT法检出阳性10例,阳性率为19.6%.MP-IgM法高于CAT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IgM法较CAT法检出率高,快捷及时,可作为MP急性期感染诊断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收集儿科门诊及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成年患者血清,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结果 110例1~14岁儿童MP-IgM抗体阳性65例,阳性率59.09%,其中1~3岁、4~6岁和7~14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5.24%、65.38%和69.05%。102例≥15岁的呼吸道感染者MP-IgM抗体阳性27例,阳性率为26.47%,其中15~45岁、46~75岁和≥76岁组阳性率分别为64.71%、26.47%和13.72%。呼吸道MP各年龄段儿童普遍易感,有低龄化发展趋势,成人易感年龄范围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肺炎支原体(MP)是较重要的病原微生物。2004年9月-2006年4月,我们对86例MP感染患儿进行多脏器功能检测,发现肺、心、脑、肝、胰腺、肾、胃肠道、血液等各重要脏器均可有不同程度损害。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480例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结果。结果 1480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检出415例,阳性检出率为28.04%。不同年龄组患儿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不同季节MP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5)。结论 MP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易发季节为冬季。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4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光杰 《山东医药》2003,43(11):67-68
肺炎支原体(MP)不仅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尚可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损害。1998年6月~2002年12月我们收治MP感染致肺外并发症患儿4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058例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岭  李金叶 《山东医药》2005,45(35):60-60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2003年2月~2005年6月,我们对1058例怀疑MP感染患儿,行血清MP-IgM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及流行现状分析。方法:收集2014-01-2014-12住院的20 63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核酸,并对患儿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 63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MP核酸阳性4 386例,阳性率为21.26%,春、夏、秋、冬四季的MP阳性率分别为19.44%,25.83%,20.41%,18.88%,以夏季阳性率最高;发病患儿年龄集中于3~6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和发热,少数有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肺外表现以胃肠道症状和皮肤损害为主。结论:武汉地区MP感染率与季节及患儿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经SAT诊断为MP感染的2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岁)。比较不同年龄组儿童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实验室指标、胸部X线表现及肺外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三组患儿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喘息症状相对明显,平均热程短,肺外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学龄组发热多见,平均热程较婴幼儿组长,肺外并发症多见,以血液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学龄前组患儿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三组在咳嗽症状及肺部体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患儿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婴幼儿组及学龄前组小叶实质浸润及间质浸润明显多于学龄组;学龄组肺段实质浸润明显多于婴幼儿组及学龄前组(P<0.01);婴幼儿组LDH水平高于学龄组,学龄组CRP水平高于婴幼儿组(P<0.01),学龄前组介于两者之间。 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MP感染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实验室指标、胸部X线表现及肺外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工作中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符合CVA诊断的108例患儿血清按EHSA法测定MP-IgM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08例CVA患儿40例MP—IgM阳性,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干咳无痰,以清晨为重,冬季发病多,患儿和(或)亲属有过敏史,临床体征少。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效果欠佳。加用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效果明显。结论CVA与MP感染关系密切,对CVA患儿应常规检测MP以排除MP感染,阳性者在按哮喘治疗同时予抗MP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光杰 《山东医药》2007,47(23):98-99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MP感染肺外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最常见。2001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MP脑炎患儿13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