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胸痛就诊患者45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370例,冠心病组按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67例,晚发冠心病组103例。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1亚组(男≤35岁,女≤45岁)56例,2亚组(35男≤45岁,45女≤55岁)84例,3亚组(45男性≤55岁,55女性≤65岁)12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5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经统计分析血清骨保护素和早发冠心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1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在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早发冠心病亦呈正相关。2早发冠心病组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饮酒、骨保护素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晚发冠心病组在危险因素个数、血脂异常、尿酸等方面与早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3早发冠心病组中3亚组各个危险因素较晚发冠心病组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1亚组在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晚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可预示冠脉病变进展;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为早发冠心病最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年龄界限应该提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脂质过氧化物随增龄的变化趋势,本文对142例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人进行了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的荧光测定和分析,以研究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与机体衰老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受试者142例(男60,女82),年龄30~70岁。根据年龄将对象分为三组:青壮年组(45岁以下),老年前期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研究对象均系农民,并排除肝肾疾病、糖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种植物性食物过敏原Ig G和Ig E水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45例健康人血清,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花生、大豆、榛子、小麦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 G和Ig E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与正常组血清花生、大豆特异性Ig 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1±0.36 vs.1.08±0.35;1.22±0.33 vs.1.07±0.32;均P0.01);血清榛子、小麦特异性Ig G,血清花生、大豆、榛子、小麦特异性Ig 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组(年龄≥60岁)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年龄60岁)血清花生、大豆、榛子、小麦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 G、Ig 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与食物过敏有相关性,食物过敏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3.0T ESWAN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豆状核的T2~*值,来探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豆状核与侧别、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1)年龄25~85岁的128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及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扫描,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性别的相关性。(2)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ESWAN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69岁,F组:≥70岁。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1)男、女性组右侧壳核、左、右侧苍白球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性组左侧壳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壳核、苍白球的T2~*值在部分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规律性。(4)壳核、苍白球的T2~*值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584、-0.320,均P0.001)。结论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豆状核的脑铁沉积逐渐增加,其中左侧壳核的脑铁沉积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联合血清C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性选取2015年1—12月来该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A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B组,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A组、研究B组与正常健康组研究对象Hb Alc、血清C肽以及空腹血糖(FBG)与对照组研究对象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尿病患者与健康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Hb Alc与空腹血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C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 Alc含量较健康人高,血清C肽含量较健康人低,两者均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州市武进地区汉族人群中不同时间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2012年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住院病人114例,其中UAP病人69例,作为病例组,冠状动脉完全无病变者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并收集病人血清常规生化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病人血清Fetuin-A水平;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UAP易患因素后两组间差异。结果临床资料比较,病例组男性比例较高,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人较多(P0.005);两组间年龄、吸烟史、TC、TG、HDL-C及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Fetuin-A水平为(282.87±101.11)g/L,对照组为(278.02±137.10)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7,P=0.839)。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吸烟、血压、血糖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后仍未发现有明显差异(P=0.086)。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UAP病人Fetuin-A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血清TC、TG、HDL-C及LDL-C含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中国常州市武进地区汉族人群中血清Fetuin-A水平可能与UAP发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45岁以上固定大量无偿献血者铁蛋白(FER)、血红蛋白(HGB)等检测情况,评估固定大量无偿献血对献血者铁代谢及血红蛋白等健康指标的影响,为无偿献血招募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2006—2016年青岛地区45~65岁固定大量无偿献血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指标:FER、HG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从某三级甲等医院查体中心随机抽取45~65岁未献过血志愿者作为对照,按不同年龄段及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5~54岁男性大量献血者的FER显著低于未献血组(P0.01),HCT低于未献血组(P0.05),RBC、HGB、M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5~65岁男性大量献血者FER低于同年龄未献血组(P0.05),HGB、RBC、HCT、M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5~50岁女性献血者的FER、RBC、HGB、HCT、MCV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1~65岁女性献血者的FER低于未献血组(P0.05),HGB、MCV高于未献血组(P0.05),RBC、HCT与未献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男性大量献血者FER与献血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HGB与献血量之间呈负相关,P0.05,HCT与献血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RBC及MCV与献血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女性大量献血者FER、RBC、HGB、HCT、MCV与献血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6)男性大量献血者,FER高于正常范围的例数与不献血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女性大量献血者,FER高于正常范围的例数与不献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5岁以上男性长期大量献血FER低于不献血人群,但未引起HGB、RBC、MCV的降低,FER的降低与献血量相关;FER高于正常比例少于不献血组。45~50岁女性大量献血者未见FER、RBC、HGB、HCT、MCV的降低,而51~65岁女性献血者的FER低于未献血组。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大量献血者应采取不同的招募措施和延伸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GLU)的关系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性的依据。方法选取200例2018年1—4月在该院体检的人群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将其分为35~55岁男性组(53名)、55岁以上男性组(36名)、35~55岁女性组(64名)、55岁以上女性组(47名)。抽取其静脉血分别对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在年龄方面,55岁以上的人群其HbAlc和GLU与全部样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35~55岁男性组的HbAlc和GLU的相关性低于其他3组,并且与55岁以上的男性组和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35~55岁女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将HbAlc作为监测和评估糖尿病病情的指标,医疗人员应结合多种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尤其建议中年人群要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胆固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5岁以上普通健康中老年人群随机抽样201人,收集每个成员的基本信息并采静脉血3 ml。测定每个成员血清胆固醇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LFP)技术测定其APOE、LDLR和ER-α基因多态性分析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胆固醇相关性:男性、年龄≥60岁亚组中胆固醇水平有差别,(P<0.05)、组间两两比较E3等位基因组胆固醇水平高于E2组(P<0.05);LDL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胆固醇相关性:全性别、年龄≥60岁亚组中aa型LDL-Ch水平高于Aa型(P<0.05);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血胆固醇相关性:男性、年龄≥60岁亚组中,p等位基因组HDL-Ch水平高低于P等位基因组(P<0.05)。结论 APOE,LDLR,ER-α(PvuⅡ)基因多态性与血胆固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10至2014-03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171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6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5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对照组)54例;为进一步分析同时将各组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年龄50岁者和年龄≤50岁者。对所有受试者行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测定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及SAP组比较,AMI组血清血清降钙素原升高(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曲线下面积:0.822,95%可信区间:0.729~0.916,P0.001,敏感性:80%,特异性:69.4%),高敏C反应蛋白(曲线下面积:0.825,95%可信区间:0.728~0.921,P0.001,敏感性:75%,特异性:80.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曲线下面积:0.738,95%可信区间:0.622~0.853,P0.001,敏感性:75.2%,特异性:8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优势比=23.461,95%可信区间11.734~34.516,P=0.000)是AMI独立危险因素;且AMI组血清降钙素原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387,P0.05);SAP组及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与高敏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SAP组:r=-0.311,P0.05;对照组:r=0.256,P0.05)。同时,年龄分组统计分析显示,AMI组年龄50岁者较年龄≤50岁者血清降钙素原明显升高(P0.05),SAP组年龄50岁者较年龄≤50岁者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各年龄间比较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及SAP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指数、血脂、胱抑素C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于心肌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在年龄50岁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较高敏C反应蛋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上海地区T2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T2DM组)452例和健康体检者(NC组)60名,测定血清SOD、C-P、HbA1c、FPG、LDL-C、TG及TC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SOD水平低于NC组[(132.25±21.43)vs(156.64±18.77)U/ml,P0.05]。在T2DM组中,男性血清SOD水平高于女性[(135.38±22.62)vs(129.36±19.88)U/ml,P0.01];49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血清SOD水平均高于女性(P0.01),而50岁以上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血清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20~29岁年龄段血清SOD水平最高,≥70岁年龄段SOD水平最低,各年龄段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6,P0.001);女性患者中,20~29岁年龄段血清SOD水平最高,70~86岁年龄段SOD水平最低,各年龄段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5,P0.001);T2DM患者血清SO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531,P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OD水平降低与HbA1c浓度异常相关。结论T2DM患者血清SOD水平低于正常人,且受性别、年龄、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探讨TFPI与AC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患者,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45 ~ 82岁,平均(62.97±10.39)岁;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43 ~ 72岁,平均(62.63土8.98)岁;10例正常健康人,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5~ 73岁,平均(59,50±10. 19)岁.取受检者静脉血,应用双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TFPI含量.结果 VAP患者血清TFPI含量升高,AMI患者血清TFPI含量亦升高(P<0.05),而UAP和AMI患者血清TFPI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FPI在UAP和AMI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增加,表明ACS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组织因子(TF)触发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在冠脉内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居民中肥胖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10月通过整群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经筛选最终入选受试者1398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血清TSH检测。结果 (1)对全体受试者分析显示,血清TSH浓度在肥胖组和非肥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和性别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以年龄45岁为切点对受试者进行分层研究,当年龄>45岁时,肥胖组TSH浓度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而年龄≤45岁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5岁时体重指数(BM I)与TSH呈弱相关。(3)以性别进行分层研究,发现在女性中肥胖组TSH浓度明显高于非肥胖组,但是男性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女性人群BM I和腰围均与TSH存在弱正相关。结论肥胖与血清TSH浓度的相关性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血管硬度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天津市西青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4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n=82)、中年组(45~59岁,n=230例)、老年组(60~79岁,n=135例)和高龄组(≥80岁,n=57)。比较各组受试者血压及血管硬度,并分析血管硬度与血压的关系。结果青年组高血压检出率为20.73%(17/82),中年组为32.61%(75/230),老年组为42.22%(57/135),高龄组为43.86%(25/57)。高龄组、老年组和中年组受试者收缩压和脉压高于青年组,高龄组和老年组受试者收缩压和脉压高于中年组(P0.05);但老年组和高龄组受试者收缩压和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老年组和中年组受试者左侧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和右侧baPWV均高于青年组,高龄组和老年组受试者左侧baPWV和右侧baPWV均高于中年组,高龄组受试者左侧baPWV和右侧baPWV均高于老年组(P0.01);高龄组、老年组和中年组受试者左侧踝臂指数(ABI)和右侧ABI均高于青年组,高龄组受试者左侧ABI高于中年组、老年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左侧baPWV和右侧baPWV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1、0.556,P0.01);而年龄与左侧ABI和右侧ABI均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7、0.004,P0.05)。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右侧baPWV与高血压分级无关(χ~2=1 229.67,P=0.355),左侧ba PWV与高血压分级亦无关(χ~2=1 239.35,P=0.277);右侧ABI(χ~2=419.81)和左侧ABI(χ~2=351.59)均与高血压分级有关(P0.00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硬度增加、收缩压升高,且血管硬度与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5例ACS病人(病例组)和45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血清Fetuin-A水平。结果 ACS病人血清Fetui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58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etuin-A水平与ACS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P=0.03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etuin-A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常武地区汉族人群中血清Fetuin-A水平与ACS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髋部肌肉含量与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肌少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观点及依据。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男性病人180例,按照年龄分为60~69岁(102例)、70~79岁(45例)、≥80岁(33例)3组。对3组间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腰椎及髋部肌肉组织占比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5(OH)D与髋部肌肉的相关性。结果≥80岁组BMI显著低于60~69岁组。随着年龄逐渐增高,髋部肌肉含量逐渐下降(P<0.05)。3组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男性髋部肌肉含量与25(OH)D水平在60~69岁组呈正相关(r=0.165,P<0.05),在70~79岁组、80~89岁组中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显示,25(OH)D水平、腰部肌肉含量与髋部肌肉含量呈正相关(B=0.069,0.335,P<0.05),BMI与髋部肌肉含量呈负相关(B=-0.326,P<0.05)。结论在60~69岁老年男性中,血清25(OH)D水平的降低,对髋部肌肉含量的影响明显,需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以避免肌肉和骨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7.
叶芳  王继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51-2453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的白细胞计数(WBC)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重庆市4004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WBC、TG、TC含量,按照统计学四分位方法将WBC分为WBC1组、WBC2组、WBC3组、WBC4组,各组的WBC分别为0~4.90×109/L、(4.91~5.79)×109/L、(5.80~6.71)×109/L、6.72×109/L,用SPSS17.0软件分析各WBC水平与血清TC、TG、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讨论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结果随着WBC计数增加,各组TG、TC含量以及男性比例均逐渐升高,女性比例逐渐降低(P0.01);WBC1组WBC与TG、TC和性别呈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21,0.044,0.099,-0.033(P0.01);WBC2、WBC4两组的WBC也与TG、TC和性别呈正相关,r分别为0.074、0.037、0.035,0.084、0.03、0.042(P0.01),与年龄不相关(P0.05);WBC3组中WBC仅与TG相关(r=0.04,P0.01),而与TC、性别和年龄都不相关(均P0.05)。以WBC计数为因变量,TG、TC、性别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123,0.035,0.117,-0.03(P0.01)。结论重庆市民的WBC在一定范围内与TG、TC和性别有关,在此范围内的WBC有望成为脂代谢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杓型高血压与心率、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523例分为非杓型高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0岁)、中老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9岁)、高龄组(≥80岁),分析心率、年龄、性别与非杓型高血压的关系。结果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率与心率、年龄有关(P0.05);女性非杓型高血压病人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与心率、年龄、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探讨HCV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年龄、民族、病毒载量、肝脏损伤炎症程度、肝病转归的相关性,以及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例33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并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肝功能相关指标,HCV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结果 (1)331例患者中,男/女为156/175,年龄范围12~80岁,平均年龄50.8岁,其中1b型231例,占69.79%(102/129);2a型66例,占19.94%(32/34);3a型22例,占6.67%(13/9);3b型11例,占3.32%(8/3);6a型1例,占0.03%(1/0)。(2)HCV基因型分布与年龄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ALT、AST、肝病转归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CV基因型分布与民族、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毒载量与ALT、AST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HCV感染以1b型为主。HCV基因型分布与性别、肝脏损伤炎症程度、肝病转归等无关,与民族、年龄、病毒载量有关。HCV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炎症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荨麻疹患者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与过敏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荨麻疹患者14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40例)、中年组(45~59岁,n=45例)、青少年组(≤44岁,n=55例)。纳入对象均有完整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测定血清特异性IgE水平,评价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同时根据过敏原分为吸入性过敏原与食物性过敏原两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年组,但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吸入性过敏原与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中年组与青少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荨麻疹患者有自身的血清特异性IgE与过敏原变化特点,与青少年、中年之间差异明显;若能做好血清特异性IgE与过敏原变化监测,可为老年荨麻疹患者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