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2004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病并行动态血压监测病人3 313例,计算病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对称动脉硬化指数及昼夜下降率,结合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各个分型的上述指数的分布规律。结果痰湿壅盛证病人在预示血管硬化程度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Sym AASI)水平高于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提示血管弹性差,硬化程度较严重。肝火亢盛证的血压昼夜下降率较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低,昼夜节律性较差。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在各个分型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入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68例,采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以及靶器官损害资料。比较1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24h动态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以及室间隔厚度。结果 1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分别为59.5%、16.7%、14.3%、9.5%)。肝火亢盛证和痰湿壅盛证24h舒张压(SBP)值高于阴虚阳亢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和肝火亢盛证24h收缩压(DBP)、24h平均血压(MBP)值较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最大,与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晨峰血压比例最高;痰湿壅盛证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最高;痰湿壅盛证室间隔厚度最大,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以痰湿壅湿证最为常见;痰湿壅盛证病人24hSBP、24hDBP、24hMBP值以及晨峰比例最高;痰湿壅盛证病人IMT值、室间隔厚度值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中医辨证分型与(SPECT)技术测量的肾小球滤率过率(GFR)和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GF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高血压病住院病人154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辨证标准,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4型。测定血肌酐,并估算eGFR;通过使用SPECT仪测定GFR。结果15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eGFR组、GFR组,两组间比较GFR组阳性率明显高于eGFR组(P0.05)。痰湿壅盛证组和阴虚阳亢证组GFR、eGFR具有明显差异(P0.05)。中医辨证分型在CKD分期中两种测量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技术测量的GFR较MODE公式计算出的eGFR阳性率高,敏感性强。当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阳亢和痰湿壅盛证时出现高血压早期肾损害,SPECT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海和甘肃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人群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以期对EH病人中医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等方式,收集病人基本信息、既往史及中医证候,并检测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合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两地区EH病人中医证型分布总体呈阴虚阳亢型(44.6%)痰湿壅盛型(33.7%)肝火亢盛型(13.7%)阴阳两虚型(8.0%);其中上海地区阴虚阳亢型最多,甘肃地区痰湿壅盛型最多。②伴有IR的EH病人共582例(58.2%),其中上海地区297例(59.4%),甘肃地区285例(57.0%),两地区EH病人I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地区I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地区EH病人中医证型中IR发生率均呈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结论甘肃与上海地区EH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不同,甘肃地区IR水平高于上海地区,两地区均为痰湿壅盛型IR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入院的H型高血压病人144例,采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同型半胱氨酸(Hcy)值、中医证候等。结果 144例H型高血压病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壅盛证(59.72%)肝火亢盛证(17.36%)阴虚阳亢证(13.19%)阴阳两虚证(9.72%)。H型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中痰湿壅盛证病人Hcy值最高,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中痰湿壅盛证病人年龄最大,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病人以痰湿壅湿证最为常见,痰湿壅盛证H型高血压病人Hcy值最高,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及血压形态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特点及24h血压形态。方法:对103例明确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03例中50岁以上中老年病人有67例。男性以痰湿壅盛型占优势,女性则以阴虚阳亢型占优势;50岁以下者以肝火亢盛型为主,51岁~65岁以痰湿壅盛型为主,65岁以上则以阴虚阳亢型为主。血压形态:肝火亢盛型以反杓型为主,阴虚阳亢型为极度杓型,痰湿壅盛型及阴阳两虚型以非杓型为主。结论①顽固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以痰湿壅盛型和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且有性别及年龄差异;②顽固性高血压病人均表现为异常的血压形态,通过中医学辨证分型可以判断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靶器官损害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晨峰增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80例老年高血压晨峰增高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分级、中医证候等相关资料,对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探讨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肝火亢盛证型、阴虚阳亢证型、痰湿壅盛证型及阴阳两虚证型分别占13.75%、31.25%、28.75%及26.25%;在65~79岁年龄组中,痰湿壅盛证型所占比例最高,为34.62%,≥80岁年龄组,阴虚阳亢证型所占比例最高,为35.71%。四种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其血压晨峰值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肝火亢盛证型最高,痰湿壅盛证型次之,其他阴虚阳亢证型及阴阳两虚证依次降低。不同性别患者血压晨峰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病程、血压分级患者的血压晨峰值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及病程的延长表现为下降趋势,随血压分级的增大表现为升高趋势。结论依据老年高血压晨峰增高患者中医证候分型采用针对性辨证疗法,控制血压晨峰现象,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病人不同证候与糖脂肪代谢及瘦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病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与糖脂肪代谢及瘦素(Lep)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23例EH病人分为肝火亢盛证组(38例)、阴虚阳亢证组(61例)、痰湿壅盛证组(100例)、阴阳两虚证组(24例),另设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检查正常者(114名)。观察5组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胰岛素(Ins)、瘦素水平。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在高血压各证候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各证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u,Ins,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血压各证候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胰岛素作用指数(IAI)、胰岛素敏感指数(Isen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阴虚阳亢证组Glu,Ins,HOMA-IR高于高血压其他证候组,IAI、IsenI低于其他组。TG,TC痰湿壅盛证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其他证候组(P〈0.001)。Lep痰湿壅盛证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其他证候组(P〈0.05)。相关分析:收缩压、舒张压均与年龄、体重指数、心率、Glu,Ins,HOMA-IR,Lep,TG,TC呈正相关,收缩压与Ins,HOMA-IR相关系数分别为r=0.437,0.444(P〈0.001),舒张压与Ins,HOMA-IR相关系数分别为r=0.392,0.400(P〈0.001)。收缩压与IsenI,IAI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2,r=-0.444(P〈0.001),舒张压与IsenI,IAI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3,r=-0.400(P〈0.001)。结论高血压阴虚阳亢证IR较明显,痰湿壅盛证血脂和Lep水平升高显著,治疗上须有相应着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脉搏波检测技术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组,并将62例正常血压者设为对照组,应用XXG-E3型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分别检测各组心血管功能。结果 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组之间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前后负荷、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状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左室后负荷肝火亢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右室后负荷阴阳两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痰湿壅盛组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三型及对照组。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表现出一定的特征;(2)体重指数、脉压及脉压指数与中医辨证关系密切;(3)脉搏波检测技术作为临床心血管功能的检验手段之一,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人不同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及舒张压、红细胞比容水平。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331例,其中肝火亢盛证73例,痰湿壅盛证97例,阴虚阳亢证70例,阴阳两虚证91例。比较各证型病人的舒张压及红细胞比容水平差异。结果与其他证型比较,肝火亢盛身高、体重、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最高,肝火亢盛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阴虚阳亢和肝火亢盛红细胞比容水平较痰湿内盛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肝火亢盛证病人红细胞比容及舒张压水平较高,且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检测二者水平对于了解高血压证候的发病机制、病情、辨证论治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分型高血压病病人颅内动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病人的颅内动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全部病例在治疗前接受中医辨证分型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病例组中出现颅内各动脉血流异常病人46例,对照组为9例。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病人颅内各动脉血流异常率为阴虚阳亢证9%,阴阳两虚证8%。痰湿壅盛证8%,肝火亢盛证3%。肝火亢盛证和阴虚阳亢证等证型高血压病病人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终末端(ICA)和椎动脉(VA)等指标明显高于阴阳两虚证组。对照组MCA、A(A、PCA、ICA、VA和BA等指标均明显低于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病人(P〈0.05)。结论各中医证型高血压病病人常有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指标异常表现,特别是阴阳两虚证病人。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检测技术,对正常人及不同分组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相关性比较研究.结果心率变异依次为正常对照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结论中医不同证型与心率变异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高危病人不同证型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的差异性,为高危高血压病人辨证分型标准化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59例住院原发性高危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用相关检验对中医证型构成比及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虚阳亢证在所调查病例中比例最高(34.4%),肝火亢盛证病人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他证型,阴阳两虚证病人合并冠心病比例最高(56.5%),痰湿壅盛证病人合并脑血管病比例最高(37.7%),肝火亢盛证病人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高。结论中医证型有可能预测高血压心、脑、肾、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特别是高血压心脏损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脚踝血管指数(cardio 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15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9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CAVI检测,并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高血压病患者CAVI值与健康者的差异以及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CAV!值的差异。结果单纯高血压组CAVI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有合并症(糖尿病、冠心病等)高血压组CAVI值较对照组及单纯高血压组均有明显增高(P〈0.05),校正年龄影响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高血压患者辨证分型,各证型CAVI值:瘀血阻络证〉痰浊壅盛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气阴两虚证〉肝火亢盛证。虚实夹杂证CAVI值较实证、虚证增高P〈0.05)。痰瘀证组CAVI值较非痰瘀证组增高(P〈0.05),校正年龄影响后,差异仍然存在。结论高血压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展,血糖、血脂等对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动脉硬化可能与痰瘀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超声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病人404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入组的404例病人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和阴阳两虚型,采用具有超微血流成像技术的东芝彩色超声诊断仪Aplio400,对病人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病人颈总动脉及颈总动脉球部内中膜厚度(IMT)值、斑块声像学特点、Crouse斑块积分等。结果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痰湿壅盛型病人Crouse斑块积分高于其他证型,肝火亢盛型病人颈总动脉IMT、颈总动脉球部IMT小于阴阳两虚型及痰湿壅盛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不同的中医证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不同,痰湿壅盛型病人斑块形成最多,并以低回声及混合回声为主。痰湿壅盛型病人斑块SMI分级高于其他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壅盛型病人较其他证型更容易形成斑块,Crouse斑块积分更高,不稳定斑块生成概率增加;痰湿壅盛型SMI分级均高于其他证型,斑块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证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各30例,检测偶测和动态血压参数、血栓前状态指标、靶器官损害指标(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阴阳两虚型中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尿微量白蛋白高于阴虚阳亢型(P<0.01),而在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平均舒张压夜间下降率方面却低于阴虚阳亢型(P<0.01).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和尿徽量白蛋白指标与两证型均有关.结论 血压参数、血栓前状态与靶器官损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可作为两型辨证的基础.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有助于判别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现状和临床特征。方法采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胰岛素水平、相关病史及中医症状,结合四诊情况由一名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及两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胰岛素抵抗患者1 036例,胰岛素抵抗率51.8%;男性组和女性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四个常见中医证型胰岛素抵抗分布为:痰湿壅盛型(59.72%)阴阳两虚型(54.03%)阴虚阳亢型(51.40%)肝阳上亢型(48.73%),痰湿壅盛型与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肃地区高血压患者超过50%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老年患者及痰湿患者尤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虚证中医分型与心脏结构、心功能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将118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比较3组心脏超声结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以及血Hcy、hs-CRP水平。结果阴阳两虚组、阳虚组LVEDD、LVMI均较阴虚组明显升高,E/A较阴虚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组LAD较阴虚组明显升高,LVEF较阴虚组明显降低,LVMI较阳虚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组、阳虚组Hcy、hs-CRP均较阴虚组明显升高(P0.05),阴阳两虚组Hcy、hs-CRP均较阳虚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虚证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阳虚病人较阴虚病人左心室扩张及左室肥厚更明显,其中左心房扩大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心阳受损的心脏结构表现,LVMI大小可能提示心阳虚病程的长短;阴虚、阳虚、阴阳两虚证病人hs-CRP、 Hcy水平逐渐增加,说明整个左室重构、心功能损害的过程伴随炎症的激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中医证型出现阴损及阳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腹型肥胖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痰瘀"病理因素与腹型肥胖高血压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有效控制肥胖高血压及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共纳入上海地区227例腹型肥胖高血压病人,采集一般资料、中医症状、糖脂代谢、早期肾脏损害指标、心脏超声等,结合四诊进行中医辨证,按有无痰瘀兼夹证进行比较,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型肥胖高血压病人中肝火亢盛证76例(33.5%),阴虚阳亢证42例(18.5%),痰湿壅盛证84例(37.0%),阴阳两虚证23例(11.0%),兼有痰瘀互结证共106例(46.7%)。痰瘀互结组较非痰瘀互结组室间隔厚度、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升高(P0.05),痰瘀互结组较非痰瘀互结组合并症数目、合并冠心病比例(59.4%vs 43.8%)、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MA)/肌酐(Cr)和尿MA显著增加(P0.05)。结论上海地区腹型肥胖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证居多;痰瘀互结证易发生左室肥厚,且冠心病患病率和早期肾损害指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尝试应用网络平台对老年社区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进行辨证施护,探讨本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自制问卷对206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所有资料双人双录入Epidata3.1数据库,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8例,将其相关资料导入中医健康管理平台,平台将根据受访者的症状及轻重程度给出证型报告和个性化调养方案。结果 10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肝火亢盛证8例(7.4%),阴虚阳亢证33例(30.6%),痰湿壅盛证32例(29.6%),阴阳两虚证35例(32.4%)。本平台主要从食疗药膳、穴位按摩、药枕调护、足浴药浴等方面对病人进行保健指导,从情志、运动、生活方式等其他方面补充指导。EH病人对使用平台进行辨证施护反响好。结论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结合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及中医防治慢病的优势,病人可以凭借登录名在线问卷测评,根据调养方案进行自我护理,实现了该人群长期动态辨证施护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