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华法林是抗凝治疗的一线药物,然而,由于其治疗窗窄,患者需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且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应用。新型口服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在减少血栓栓塞和大出血方面具有优势,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该文对达比加群酯在临床应用中的适应证、与华法林的换药衔接、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在冠心病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抗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对照组。两组PCI开始至术后4周,均给予三联抗血栓药物治疗,术后4周~12月给予双联抗血栓药物治疗。其中达比加群酯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同时观察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事件。结果两组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升高;与达比加群酯组比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且维持在达标水平(2.0~3.0)(P0.05)。与对照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组患者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PCI合并心房颤动高出血风险患者抗栓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与华法林比较,能更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同时显著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30例)和华法林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达比加群酯组及华法林组均无血栓栓塞及大出血并发症发生,而少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华法林相似,两组在血栓栓塞及出血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华法林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组的D-二聚体水平减低[(0.25±0.16)mg/L vs(0.45±0.25)mg/L,P0.05],术后住院时间减少[(3.05±0.32)d vs(7.27±0.25)d,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达比加群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脏病学界仍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据统计,正常人群中脑卒中发生率为1%,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正常人群的5~7倍,而且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后果更为严重,是房颤致残致死的最重要原因。随着人类社会疾病谱的变化,房颤  相似文献   

5.
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抗凝治疗,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应用达比加群治疗(每次110mg,2次/日),对照组36例应用华法林,维持患者国际正常化比率2.0~3.0,随访2年。观察组左房血栓形成包括云雾状改变、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7.14%、3.57%,对照组分别为17.86%、8.33%(P〈0.01);观察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3.57%,对照组则为4.17%(P〉0.05)。结论:达比加群可以明显降低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和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84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分别予以抗凝治疗。随访观察1年,对比3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栓塞、肺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等终点事件,比较3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服药后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联合用药组TIA、脑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P<0.05),但稍高于达比加群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达比加群酯组患者TIA、脑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肝肾损害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栓塞的风险,但疗效并无优于达比加群酯单药治疗,且出血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龙毅  刘凡 《心脏杂志》2015,27(1):110-114
达比加群酯已被批准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卒中及体循环栓塞。然而在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使用达比加群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旨在评估达比加群酯用于AF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达比加群酯应用于不同肌酐清除率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VAF)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36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肾功能分为2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肌酐清除率(CCr)(51~70)ml/min组,n=19]及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肌酐清除率(31~50)ml/min组,n=17],分别给予达比加群酯110 mg 2/日及110 mg 1/日口服,检测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凝血指标及肝肾功能等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时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达比加群酯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逐渐延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PT、APTT、TT时间与治疗1个月时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C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观察6个月时均未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结论高龄患者根据肾功能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可能会更好的平衡栓塞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过程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54例住院及门诊随诊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华法林组31例中发生脑栓塞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轻微出血5例。达比加群酯组23例中发生脑栓塞1例,轻微出血1例。结论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可有效进行抗凝治疗,并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主因"反复心悸5年,加重2个月"入院。5年前患者因阵发性心房颤动行外科迷宫手术,2个月前再次出现心悸,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既往高血压3年,体质量66 kg,CHA2DS2-VASc[充血性心力衰竭(cogestive heart failure)1分,高血压(hypertension)1分,年龄≥75岁(age≥75 year)2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1分,卒中(stroke)2分-血管疾病(vascular disease)1分,年龄65~74岁(age 65~74 years)1分,性别种类(女性)(sex category,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92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与C-反应蛋白(CRP)及其-717A>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2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和6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RP的-717A/G的基因多态性,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对数转换CRP(InCRP)水平(0R=7 84,P<0 01)与房颤独立相关,房颤组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717A/G基因型的分布趋势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等位基因频数分布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 38,P<0 05),G等位基因在房颤组中表现为低频率.CRP水平与-717A/G基因型无关,但AA基因型个体TC水平显著高于GA+GG型个体(P<0 05),但这种关系仅限于房颤患者.结论:血清CRP水平升高可能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子,AA基因型在房颤组中表现为高TC水平,可能代表更高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阵发性房颤(PA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AF患者115例及健康对照者102例,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RGS2基因C1114G等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间RGS2基因C1114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GG基因型及1114G等位基因型频率在PAF患者中显著增高。结论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AF相关,1114G等位基因可能是PAF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老年人群延迟整流型钾离子通道KCNE1(G38S)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AF人群(AF组)和非AF人群(对照组)各70例的外周血样标本,提取DNA,采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的方法鉴定KCNE1(G38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因素与房颤的相关性。结果 KCNE1基因G38S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AF组分别为17.14%、27.14%、55.71%。在对照组分别为24.29%、50%、25.71%。2组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F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CNE1(G38S)GG基因型与维吾尔族人群AF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AF的发生与KCNE1(G38S)基因多态性相关。G38S位点多态性可能是维吾尔族A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式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相关标准入选202例汉族人群,其中房颤患者102例,无房颤患者1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静脉血标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和基因测序法检测所有患者的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①2组患者ZFHX3基因rs7193343的CC基因型(P=0.023,OR=0.422,95%CI0.198~0.900)、TT基因型(P=0.024,OR=2.475,95%CI1.106~5.541)及等位基因(P=0.017,OR=1.614,95%CI1.089~2.391)的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房颤患者中,TT基因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CC基因型患者明显高[1.62(0.90~2.90)mg/L∶0.71(0.34~1.09)mg/L,P=0.014],且TT基因型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较CC基因型患者明显增大[(38.2±4.9)mm∶(33.5±4.1)mm,P=0.026;(38.9±6.0)mm∶(33.1±2.6)mm,P=0.003]。结论:在大陆汉族人群中,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与房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是房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可通过影响心房肌的结构重构和炎症性改变为房颤的发生、发展提供基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老年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238例,根据既往病史及心电图将入选者分为2组,心电图诊断AF患者为AF组115例,心电图正常的窦性心律患者为窦律组123例,应用PCR-RELP技术检测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并进行分析。结果 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以TT和CT为主要基因型,与窦律组比较,AF组患者CT+CC基因型更多见(χ~2=4.66,P<0.05)。结论武汉地区汉族老年人群中,AF人群携带CC+CT基因型频率较高,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可能与AF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Ⅰ/D)多态性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71例非家族性房颤患者的ACEⅠ/D多态性,并测序确定各房颤患者基因型;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肌纤维化的指标: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比较不同ACE基因型房颤患者的血清PⅠP和PⅢP浓度。结果:ACEDD基因型PⅠP、PⅢP浓度分别为(125.56±49.87)ng/ml、(18.38±11.38)ng/ml,高于DI型(91.91±56.24)ng/ml、(14.74±7.44)ng/ml和II型(87.89±45.36)ng/ml、(14.21±6.97)ng/ml;DD基因型PⅠP值和PⅢP值大于II基因型及DI基因型,其中DD基因型与II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CEDD基因型与房颤患者心肌纤维化有关,ACEDD基因型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心房超声检查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检测,探讨心房顿抑与BNP的关系。方法:将76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0例)和持续性房颤组(36例),另入选对照组患者20例。在房颤复律后2h、1d、1周和1个月时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测定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和心房充盈分数(AFF),以A峰<50cm/s作为心房顿抑的标准,并测定上述时间点及复律前血浆BNP。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复律后2h心房顿抑的发生率为45.0%,复律后A峰和AFF至1周时恢复正常;持续性房颤组复律后2h左房顿抑的发生率为61.6%,A峰和AFF至1个月时恢复正常。2组复律后1d和1周时BNP与A峰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房颤复律后1d和1周时仍然存在心房顿抑的患者BNP显著高于无顿抑发生的患者(P<0.01),心房顿抑消失后,BNP迅速下降。结论:房颤复律后1d和1周时血浆BNP水平与跨二尖瓣A峰有相关性,较高的血浆BNP可能提示心房顿抑的持续存在,有助于了解左心房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心房颤动患者远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入选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门诊的228例心房颤动患者,对于每个BNP三分位水平都进行无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率的评估,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BNP三分位水平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同时将BNP的预测能力与既往的血栓栓塞评分如CHADS2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随访期间,共有58例患者发生了主要心血管事件.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最高三分位BNP水平患者中最低(P<0.02).校正心血管危险因素后,最高三分位BNP水平的危险率(HR)明显高于最低三分位水平(HR=2.38,P<0.02).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上,血浆BN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与CHADS2评分相似.将BNP加至CHADS2评分,将提高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P<0.05).结论 血浆BNP检测作为一种简单易测的生物标志物,可单独或与已建立的血栓栓塞评分系统相结合以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the most common heart rhythm disorder in adults and a major cause of stroke. Unfortunately, current treatments for AF are suboptimal as they are not target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AF. In this regard, gene therapy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mechanism-based treatment of AF.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gene therapy for this importa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醛固酮合酶基因-344 C/T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 -344 C/T的多态性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包括120例Af患者,120例非Af者.采用成组配比研究,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2组人群CYP11B2基因-344 C/T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CYP11B2 -344 CT+CC基因型频率在Af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4%:37.5%,P=0.037),等位基因在2组间亦存在同样的趋势(C/T=28.8%:19.6%, P=0.019).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T+CC基因型频率患Af的危险性高(OR=1.82,95%CI 1.02~3.22, P=0.04), 排除混杂因素后, CT+CC基因型与人群患Af的风险呈弱相关(OR=1.73,95%CI 0.99~3.02,P=0.056);排除混杂因素后,左房内径与人群患Af的风险总是呈显著相关(OR=8.14,95%CI 3.43~19.31,P=0.000).结论: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 CYP11B2 -344 C/T的点突变与Af的发病呈弱相关性,有可能是Af的遗传危险因素,左房内径的增加与Af的发病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