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收治12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服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和穴位贴敷,两组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记录临床综合效果、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于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西医单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时振声教授辨治肾病“对药”浅析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463400)傅文录时振声教授是我国当今著名的中医肾脏病专家,置身于肾病研究30余年,融汇中西,学验俱丰,对多种肾脏病的中医治疗研究颇有建树。特别是善用“对药”,不仅临证运用得心应手,且临床往往有相...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几种常用治疗药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补肾中药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以肾虚为主 ,采用补肾治则治疗慢性再障 (CAA) ,有效率为 50 %左右 ,如与雄激素等药物并用 ,有效率可达80 %左右。在三种征型中 ,肾阳虚型及肾阴阳两虚型疗效较好 ,肾阴虚型疗效较差 ,治疗中征型可变 ,治法应随征而变。补肾中药的疗程应大于半年 ,有效后需巩固治疗。临床观察发现 ,凉润滋阴药能缓解症状 ,温热补阳药可改善造血功能 ,总结出“补肾为主 ,补气为辅”;“补阳为主 ,滋阴为辅”;“先减症 ,后生血”;“凉、温、热”等一系列治疗规律。筛选出的有效药味有 :人参、黄芪、当归、熟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采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2组患者总体症状疗效、证候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IBS-SSS表中腹痛、腹痛天数、腹胀、排便满意度、肠道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观察组、对照组IBS-SSS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和50.6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9.04%和42.46%。[结论]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法治疗IBS-D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针药联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型糖尿病门诊就诊的210例患者,对照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针药联合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检测水平划分治疗效果,评价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患者48.57%,显著高于对照组32.38%(P0.05);治疗无效率方面,观察组仅为4.67%,显著低于对照组10.48%(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稳定、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通心贴穴位外治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每次贴敷12 h,1次/日,治疗3周;对照组A 32例,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C 32例,为通心贴非穴位处外贴对照组.贴药部位选择日月穴旁开3寸,此处无经络循行及穴位分布.每日左右交替贴敷12 h,3周为1个疗程.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心电图缺血状态的改变,及其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A(15.6%)与对照组C(43.8%,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C与对照组A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贴具有良好的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且穴位外贴组优于非穴位外贴组.通心贴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口呙 僻贴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及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松香、氧化锌、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做成的新基质 ,加入中药提取物 ,制成浅黄色的外贴膏剂 ,运用单盲对照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共观察 10 4例 ,总有效率 口呙 僻贴组 (6 6例 )为 86 .36 % ,对照组 (38例 )为 6 8.42 %。结论 :口呙 僻贴性能稳定 ,使用方便安全 ,疗效确切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缓胀贴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7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利尿、保肝降酶、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疏肝缓胀贴穴位贴敷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体重、平均24 h尿量、肝功(ALT、AST、TBIL、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在腹围、体重、24 h尿量、肝功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疏肝缓胀贴穴位贴敷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腹水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6年1月—2019年1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45.28±7.61)岁,男性占比61%,均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于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行激动标测,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根据导管贴靠方式不同,分为“大弯法”导管贴靠组(36例)和“小弯法”导管贴靠组(64例)。分析导管消融治疗效果及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结果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特征: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V1及V2导联呈rS型,Ⅰ、V5及V6导联呈R型,aVL导联呈R型或rsr型,aVR导联呈QS型或rS型。三尖瓣环游离壁VPB/VT分布于前侧壁26例(26.0%)、后侧壁41例(41.0%)、侧壁33例(33.0%)。“大弯法”与“小弯法”导管贴靠消融治疗均可实现即刻消融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建模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及放电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传导阻滞等并发症,临床较为安全。结论 应用“大弯法”及“小弯法”导管贴靠方式消融治疗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VPB/VT安全有效,且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药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基础降压药物;治疗组口服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化瘀药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及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美常安及得舒特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2组疗效,并随访半年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疗效上,在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痛或腹部不适上2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年后随访3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8例,复发4例(复发率22.2%);对照组14例,复发6例(复发率42.9%),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西药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2例老年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Scr、UAER、e GFR、ACR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以大黄为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菌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临床观察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菌痢86例,与52例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9.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大黄为主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小儿急性菌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可防止或减少中毒型菌痢的发生,是广大农村、基层地区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应用止呕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化疗前1d至化疗结束后1周给予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化疗所致呕吐总有效控制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午流注法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减轻或消除化疗所致呕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肢体功能训练联合耳穴贴压对失眠老人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的112例老年失眠患者完成了该联合疗法的实践治疗,于治疗前及90 d治疗后,分别采用SPIEGEL睡眠量表进行检测,并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0 d治疗后,患者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19.17±4.26)分改善为(10.60±3.17)分(P<0.05);经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0.18%。结论肢体功能训练联合耳穴贴压利于调节老年患者身体功能,也利于患者心情愉悦、心理得到暗示,总体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脾醒胃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359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79例。对照组给予运脾醒胃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连续给药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醒胃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不仅有助于患儿脾胃功能的恢复,还具有一定的调理功效,促进了患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消化,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消渴病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的治疗,对比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针刺觉等神经系统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西医治疗,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消渴病痹症的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痹患者实行活血化瘀药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善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胸痹患者152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A组和B组,各76例。B组行常规治疗,A组以B组为基础行活血化瘀药治疗方式。对A、B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37%,较B组的86.84%高(P<0.05)。A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8.68%)较B组(88.16%)高(P<0.05)。结论对胸痹患者实行活血化瘀药治疗,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遴选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组后,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经对比分析,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黄芪建中汤、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消除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或采纳.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参考国内有关防治冠心病的中草药资料,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制成复方心可舒(冠心“771”)片。于1977年5月开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基础理论的研究,1978年5月对服药3个月以上的100例进行了疗效观察总结,1978年12月又对治疗后停药满3个月以上的30例进行了远期疗效观察。从近期和远期疗效分析,心可舒片的疗效是肯定的,与基础理论的研究相符,现将临床疗效观察与基础理论研究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