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患者后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神经源性心肌损害等.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韩秀珍  李化兵 《山东医药》2008,48(17):109-109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Cox),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病命名.多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早期发现的病析体主要为CoxA16,1969年肠道病毒(Cox),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病命名.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手、足、臀、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可伴或不伴发热;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极少数患儿可表现重症且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     
1定义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与普通住院病例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皮肤及口腔疱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  相似文献   

7.
昆明地区2009年儿童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引起的临床症候群,患儿以发热及手、足、口皮疹为主要表现.2008年我国已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该病已经引起儿科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现将昆明地区2009年1月至7月诊治的869例手足口病患儿中104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病毒引起的出疹性疾病,具有较快的传播性和较强的感染性,若治疗不及时可在儿童中引起暴发流行,后果十分严重。手足口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及口腔部位皮疹、溃疡等,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1]。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但是早期治疗和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对缓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取得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的疾病,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于3~7岁的儿童。1957年Robinson等首先报道,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溃疡,少数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个别患儿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2007年3月一200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共收治23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精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近几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增高的趋势,但防治工作中存在疫苗研制困难、无特效药物、患病群体特殊、传播途径复杂等问题.为有效防治手足口病,个人、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