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波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波是心电图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的J点抬高≥0.1mV,时限≥20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又称为Osborn波。自1938年Tomashewski首次发现并报告低温性J波至今已经整整70年,Et前已发现约十多种明确的病因可引起J波。1994年Bierregarrd和Aizawa分别报告了心电图伴有J波者可发生特发性室颤后,J波开始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随后,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相继问世,现将J波的形成机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肌炎性J波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38年Tomashewski首次发现并报告低温性J波至今已整70年了,目前已发现约十多种明确的病因可引起J波。尤其,近年来,陈建中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Osborn(J)波表现、郭继鸿又提出缺血性J波的概念,并立即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但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异常J波罕见报道。现将我科刚收治的1例病毒性心肌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J波是心电图上紧随QRS波群之后的圆顶状或驼峰状波,又称Osborn波,心肌严重缺血时伴发巨大J波,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猝死。本文报道1例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巨大J波猝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关于J波临床意义,特别是异常J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关系,引起人们重视,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我院发现3例J波,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概述 心电学中QRS波终末与ST段起点的交界处称J点,一般无临床意义,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J点在S波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程度的抬高而形成J波,常常伴有ST段的轻度抬高,在ST段压低的情况下一般不形成J波.1950年首先由Osborn在低温病人中发现并报道,故一般也称之为osborn波,尚有称之为J点波、电流损伤波、晚发δ波、低温波等[1].  相似文献   

6.
J波是紧随QRS波群之后的一个小的半圆形波。1953年,Osborn在犬的实验中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因而J波又称Osborn波。近年来研究表明,J波是心室颤动的先兆,而心室颤动是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本文报告1例经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证实J波综合征诱发心室颤动致患者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7.
丁绍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76-2678
J波在心电图(ECG)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向上波幅≥0.1 mV,时限≥20 ms。其发生率在正常ECG中约占2.5%~18.2%,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属于正常ECG的生理变异,称生理性J波。但在一定条件下,J波可出现增宽、增高,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称病理性J波。1920年,Kraus报道高  相似文献   

8.
<正>尽管早复极波的现代概念中,其心电图改变仅限于J波而不再包括ST段抬高的改变,但J波后的ST段形态近几年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早复极波患者危险分层的一项重要预警指标。早复极波(J波)后的ST段可表现为三种形态,其中最常见的为上升型ST段,该形态的发生率最高(左图),在二组(芬兰62例,美国503例)职业运动员中,心电图早复极波的检出率高达44%和30%,其中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伴J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J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评价J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心电图有无J波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情况,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J波阳性组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前壁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J波组(P〈0.05)。结论心电图J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发现许多电生理现象与J波的出现密切相关,如Brugada综合征、过早复极综合征及特发性心室颤动等。J波是指J点(junction point,J点)抬高≥0.1 mV,时程≥20 ms,通常呈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的偏离基线的波(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