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换  张杰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4):1112-1117
良性气道狭窄病因多种多样,患者个体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患者究竟选择何种治疗方法来解除气道狭窄,需结合病因与患者的个体情况等综合分析.目前常用的气道狭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本文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气道狭窄处理方法及该领域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良性大气道狭窄的常见病因和腔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性大气道狭窄多见于肉芽组织增生和获得性气道软化等导致气道狭窄。随着呼吸介入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结束了其作为唯一治疗措施的方法。但对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气道病变,如何应该更合理的选用各种介入治疗措施。本文对良性大气道狭窄的主要病因和发生机制、腔内介入治疗措施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联合介入技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支气管镜联合介入技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13例良性气道狭窄单独介入治疗不能有效的患者接受联合介入治疗,根据狭窄情况选择电刀消融、高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等方法。结果经联合介入治疗后,13例患者,共19支气道狭窄,经3月治疗随诊,气道再通完全有效6支(31.57%),部分有效9支(47.37%),轻度有效2支(10.53%),无效2支(10.53%)。气促由治疗前的(3.15±0.69)级改善为(1.08±0.86)级(P〈0.001)。治疗过程中6例患者出现鼻出血,2例患者出现气胸。结论对于单独介入治疗不能有效的良性气道狭窄的患者给予联合介入治疗可以起到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李勤  何元兵 《临床肺科杂志》2014,(10):1893-1895
<正>恶性肿瘤所致的气道狭窄往往患者在狭窄后短时间内出现胸闷、气憋、喘息,并且病情进展迅速,临床症状明显。恶性气道狭窄因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是呼吸科医生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近些年,随着研究及治疗方法的探索,现在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发展,这些疾病多数都可以经过介入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1]。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目前关于气道狭窄在支气管镜下的治疗方法的了解,并熟知各种应用支气管介入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适应症、并发  相似文献   

5.
胆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因多样,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胆管狭窄。准确鉴别胆管良恶性狭窄对于明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目前对于胆管狭窄的诊断方法尚无共识,临床实践中对诊断工具的选择多样但缺乏标准。本文就良恶性胆管狭窄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右中间段支气管因各类病变出现的狭窄.由于可能会造成肺通气功能的显著损害而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需要紧急介入治疗.根据其病因大体卜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狭窄,较之恶性狭窄,良性狭窄的处理起来更为困难.主要是由于患者生存期长,患者及家属常常希冀获得长期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7.
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指发生于中央气道(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及右中间支气管)由于良性病变所致的狭窄.良性气道狭窄的处理是介入肺脏病学的难点,随着对良性气道狭窄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各种介入方法的不断改进及新方法的出现.对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也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气道狭窄为支气管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患者可出现活动受限、气促、呼吸困难,导致劳动力的丧失,亦可引起狭窄远端反复肺部感染。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气道狭窄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使得许多以往需要手术治疗或者无法治疗的一些气道腔内病变,可以借助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1]。经支气管镜介导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道腔内疾病引起的气道狭窄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气道狭窄为支气管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患者可出现活动受限、气促、呼吸困难,导致劳动力的丧失,亦可引起狭窄远端反复肺部感染.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气道狭窄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使得许多以往需要手术治疗或者无法治疗的一些气道腔内病变,可以借助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经支气管镜介导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道腔内疾病引起的气道狭窄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04月-2014年08月在我科住院15例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前后患者气促评分、气道狭窄程度、肺功能指标变化及介入术后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经喉罩通气全麻下介入治疗后气道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2.1±8.7)%下降至术后(20.1±10.4)%(P0.05),气促评分由术前(3.1±0.7)下降至术后(1.1±0.4)(P0.05),FEV1由术前(57.3±7.5)%上升至术后(78.9±9.2)%(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良性气道狭窄的处理是介入呼吸病学领域的一大难点, 发生机制复杂, 药物治疗作用有限。感染参与气道狭窄的发生发展, 但临床鲜有关注, 且存在一定争议。深入阐明感染与气道狭窄的关系, 加强早期防治, 可能有助于减轻气道狭窄的形成。因此, 本文综述感染相关气道狭窄的表现、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旨在探索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构成及呼吸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9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158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呼吸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 良性气管狭窄占同期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的38.2%(158/413).158例良性气管狭窄病因构成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狭窄97例(61.4%,其中气管插管52例,气管切开术后45例),气管结核26例(16.5%),良性肿瘤8例(5.1%),吸入性损伤7例(4.4%),复发性多软骨炎6例(3.8%),放疗后狭窄2例(1.3%),气管吻合术后狭窄2例(1.3%),其他原因10例(6.2%).149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经呼吸介入治疗后咳嗽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气管内径由治疗前(4.22±2.06) mm增加至(10.16±2.99) mm(t =21.48,P<0.01),气促评分由治疗前2.29±0.75下降至0.63 ±0.67(t=19.85,P <0.01),介入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为94.3%;经介入治疗1个月和3个月,气管狭窄的复发率分别为38.3%和26.8%.结论 良性气管狭窄的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为最常见的构成病因,其次是气管结核;呼吸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近期疗效良好,但部分患者反复出现再狭窄,需各种呼吸介入方法多次、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技术治疗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达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67例,其中结核性狭窄61例,气管损伤性狭窄6例,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气道良性狭窄患者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并必要时联合其他介入治疗措施如冷冻治疗等。治疗结束后对气促评分、KPS评分、肺功能(FEV1)、气管狭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气管镜直视下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同时进行冷冻治疗。67例患者中,共进行球囊扩张治疗324次。经过球囊扩张治疗后,短期观察狭窄段支气管均有内径增大,气促评分增加,症状缓解。对球囊扩张后气道扩宽的瘢痕狭窄患者随访观察,有18例气道扩宽后再次发生瘢痕挛缩,发生再次狭窄。所有患者中,扩张治疗出现胸痛12例,黏膜少许撕裂2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4.
张令晖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144-1146
近年来,随着肺脏介入医学在呼吸内科领域的发展,作为介入性肺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各种气道狭窄性病变都可以通过经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来治疗,其创伤小、疗效可靠,良性病变可以治愈、对于无法手术及无法耐受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达到缓解症状、姑息治疗的目的。本文就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新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胆管狭窄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的胆管通畅程度降低,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胆管狭窄。根据胆管疾病的病因和分型不同,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往胆管狭窄性疾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然而随着内镜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在胆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消化内镜在胆管狭窄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使用调强放疗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报道使用调强放疗治疗1例良性气道狭窄患者的方法,评价近期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并结合多个国内外期刊数据库检索到的放疗治疗良性喉或气道狭窄疾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探讨.结果 本例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后,无再发气促,术后随访1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通畅,狭窄处无冉发肉芽组织增生.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一般标准介入治疗无效的反复肉芽组织增生的良性气道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在狭窄部位局部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良性瘢痕增生性狭窄患者24例,对照组16例,丝裂霉素组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丝裂霉素组采用介入方法联合狭窄局部注射丝裂霉素C(浓度为0.4 mg/ml,给药剂量按狭窄长度计算,1 ml/cm),给药方法为气管镜下黏膜针注射。随访6个月,观察狭窄气道内局部注射丝裂霉素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直径、气促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气道直径增加值均显示丝裂霉素治疗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丝裂霉素组6个月内平均每例介人治疗次数为(4.94±1.18)次和(2.63±0.7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丝裂霉素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局部注射丝裂霉素联合常规介入方法,可明显延长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再狭窄的时间,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病因,评价可弯曲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治疗方法对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386例,分析其病因构成,观察可弯曲支气管镜下腔内激光、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冷冻、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等方法治疗前后的气道直径、FEV1及气促指数的变化,评价其疗效.采用SPSS 10.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386例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中支气管结核248例(64.25%),长期气管插管及气管造口术后58例(15.03%),创伤14例(3.63%),吸人性烧伤12例(3.11%),其他包括良性肿瘤(11例,2.85%)、复发性多软骨炎(8例,2.07%)、放疗后损伤(7例,1.81%)、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5例,1.30%)、矽肺(5例,1.30%)、结节病(4例,1.03%)、支气管吻合术后狭窄(4例,1.03%)、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4例,1.03%)、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3例,0.78%)及支气管异物性肉芽肿(3例,0.78%).386例中行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有347(89.89%),经治疗后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均明显好转,气道直径由治疗前的(2.49±1.57)mm增加到(6.41±1.70)mm(t=47.427,P<0.01),气促指数由治疗前的2.40±0.79减少到0.64±0.50(t=44.226,P<0.01).其中住院的115例患者FEV1由治疗前的(2.11±0.60)L增加到(3.46±0.75)L(t=20.128,P<0.01).386例中26例仅用1种腔内介入治疗方法,且单次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其余360例患者均联合2种以上介入治疗方法.术后3个月的远期疗效为65.54%(253/386).结论 目前,支气管结核是导致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应用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方法治疗良性中央气道狭窄可获得明显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的维持常需反复多次、联合多种腔内介入治疗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9.
正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原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1])。随着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呼吸内镜介入已成为恶性中心气道狭窄诊疗的主要手段之一~([2])。但目前国内各家单位呼吸介入技术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方法亦不统一,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有些甚至导致严重并  相似文献   

20.
近期发表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加药物治疗未发现额外获益;但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介入治疗可缓解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症状及改善预后。是否适应证的选择缺陷是导致肾动脉介入治疗不能发挥良好疗效的原因?如何能找出从介入治疗获益的肾动脉狭窄患者,关键是进一步细化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适应证。现分析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效果有预测价值的检测项目,有助于术者优化选择治疗人群,提高肾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