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予以VEGF抑制剂联合激光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1例,其中予以常规激光治疗的为对照组,而在此基础上联合VEGF抑制剂治疗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CMT、RNV及血浆VEGF水平下降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予以激光联合VEGF抑制剂治疗,可改善患者视力问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4月确诊为中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激光治疗期间结合规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激光治疗期间只做常规教育指导。分别于患者首次激光治疗后1、3、6个月进行依从性调查。结果开始1个月两组依从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时实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依从性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依从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联合治疗组(33例):采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完成疾病治疗;单一治疗组(33例):采用眼底激光方法完成疾病治疗;就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一次性眼压过高、视网膜脱落以及新生血压性青光眼)总发生率、眼压水平、视力水平、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症状改善时间、渗出吸收时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展开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单一治疗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6%)低于单一治疗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治疗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压、视力同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眼压低于单一治疗组,视力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渗出吸收时间均短于单一治疗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大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激光+雷珠单抗的有效应用可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增强,将眼压水平有效降低,将视力水平显著提高,并将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症状改善时间、渗出吸收时间显著缩短,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获得显著提升,最终实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效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脉冲激光或传统格栅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6月DME患者98眼,577 nm阈值下微脉冲联合治疗(A组)32眼、传统格栅光凝联合治疗(B组)30只眼、单纯康柏西普治疗(C组)36眼。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黄斑容积(MV)及视网膜的微结构变化及注射针数。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3、6、9、12个月的BCVA、CFT、MV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58、62.901、10.078,P<0.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17、0.085、0.061,P=0.513、0.675、0.823)。A、B组年平均药物注射次数分别为(6.3±0.9)、(6.5±1.1)次低于C组(8.6±2.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80,P<0.05)。B组可见激光损伤而A组未见。结论激光联合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均对DME有效,联合治疗可减少药物注射次数;微脉冲激光较传统格栅光凝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比较577 nm波长微脉冲激光二次治疗与单次治疗重度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重度DME患者60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两组患者均先应用微脉冲577 nm激光治疗。观察组行二次微脉冲激光治疗(在第1次治疗6周后行第2次微脉冲光凝治疗),对照组只行1次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治疗后12周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CMT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在治疗后12周观察组CMT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CVA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2周,观察组BCVA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高眼压、前房炎性渗出、视野暗点、视网膜下纤维化、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并发症。结论 微脉冲激光二次治疗较单次微脉冲激光治疗DME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择取2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激光治疗,研究组(100例)患者实施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激光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参数来看,治疗前两组视力水平、微血管瘤数目、黄斑中心凹厚度、渗漏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微血管瘤数目少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渗漏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糖尿病指标来看,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患临床资料,参与研究的病例数总共有46例,采取随机对照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3例(45只眼)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23例(42只眼)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激光光凝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5%)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比对照组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基础上,应用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行性强,推荐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阐述中西医药物配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激光治疗手段。观察组采取激光治疗+中西药配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液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配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律有氧运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有氧运动对2组神经症状、振动感觉与肌电图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振动觉优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与视野缺失的相关性并观察微脉冲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117例(149眼),根据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小组(ETDRS)DME诊断标准,分为DME组50例(70眼)和N-DME组67例(79眼)。选取体检健康者40名(80眼)作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并进行视野检查。另将DME组分为微脉冲激光亚组和传统激光亚组,各35眼,观察激光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视野恢复状况。结果 DME组糖尿病病程、FPG、HbA1c及HOMA-IR高于N-DME组(P0.05)。各组可置信因子RF15%,提示检查结果可靠。DME组和N-DME组平均缺陷值(MD指数)[(7.81±0.75)vs(4.32±0.67)vs(1.14±0.22)dB]、视野丢失方差(LV)[(20.17±4.85)vs(15.34±3.19)vs(4.72±1.11)dB]及视野的刺激丢失方差值(sLV)[(10.71±1.37)vs(7.22±1.12)vs(2.35±0.41)dB]水平均高于NC组,且DME组高于N-DME组(P0.01)。自治疗后3个月起,微脉冲激光亚组MD指数、LV、及sL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传统激光亚组(P0.05)。传统激光亚组各时间点MD指数、LV及sL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FPG、HbA_1c及HOMA-IR为DEM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DME患者存在严重的视野缺失,微脉冲激光治疗有助于视野恢复,而传统激光治疗对其无明显效果。糖尿病病程及IR程度增加,FPG、HbA1c升高,均增加DME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先进行黄斑颞侧视网膜两排激光光凝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该院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50眼,随机选取一眼观察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4次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组第一次激光时先进行黄斑颞侧视网膜两排激光光凝,余同对照组,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使用OCT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测量分析。结果两组不同激光治疗方法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测量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8,P0.001)。测试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t=19.950,P0.001)。观察组:激光术前与术后1个月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激光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激光术前与术后6个月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对照组:激光前与激光术后1个月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前与激光术后6个月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激光术后1个月与激光术后6个月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4,P=0.536),激光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 P=0.002)。激光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4, P=0.002)。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第一次激光时先进行黄斑颞侧视网膜两排激光光凝可以有效降低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黄斑水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眼底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的11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均为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康柏西普治疗,对两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和对照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实验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提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结合康柏西普治疗较单独眼底激光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卡托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为今后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该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卡托普利,62例62眼,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80眼。结果采用卡托普利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2.9%,健康教育对照组有效率为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后,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血肌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今后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8例(116只眼);依照术前是否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设联合组[n=50(59只眼)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射];单一组[n=48(57只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硅油填充量、术后视力矫正水平及医源性裂孔发生例数。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为(58.71±1.71)min,较单一组的(106.26±23.24)min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电凝止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较单一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再出血率、硅油填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最佳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联合组较对单一组矫正视力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应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辅助手术,可减低术中出血量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于视力矫正水平有显著增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眼科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评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护理组评分35.5左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视网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干预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到该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接受家庭随访干预,而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无后续护理措施。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得分、健康调查表得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焦虑量表得分、健康调查表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随访干预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眼底激光与羟苯磺酸钙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配合羟苯磺酸钙片口服治疗,另64例作为对照组,仅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有效率、眼底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眼底激光与羟苯磺酸钙片配合的方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身体症状,改善视力,减少出现并发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氧气雾化熏眼对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5月将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中西医治疗和护理控制血糖基础上对患者使用聚乙烯醇眼药水滴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药氧气雾化熏眼,7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干预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视力、眼底改变、中医临床症候、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通过中药氧气雾化熏眼治疗之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干预后提高视觉诱发电位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氧气雾化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确切且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联合治疗,分析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症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82.5%,症状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比对照组的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激光、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恢复眼底功能,减少治疗时间,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