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12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为观察组,119例单纯脑梗死(CI)患者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检测颈动脉内—中层膜厚度(IMT),斑块性质及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DMCI组颈动脉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与CI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病变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颈动脉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糖耐量试验明确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163例。将其中确诊未发生脑梗死的94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确诊发生脑梗死的69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收集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检测病人血脂、网膜素-1水平,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体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空腹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网膜素-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超重/肥胖、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膜素-1水平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5)。结论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脑梗死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与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敏感B型超声测定 46例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病人和 40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内膜 -中膜复合体厚度 (IMT) ,并与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组较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平均IMT明显增厚 (P <0 0 5 ) ,颈动脉最大IMT也增厚 ,左右颈动脉斑块率也增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颈动脉平均IMT与最大IMT与年龄和微量尿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和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不仅和 2型糖尿病有明显症状的大血管病变有关 ,也是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和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3例,按照内膜中层厚度(IMT)程度分为IMT增厚组(54例)与IMT正常组(39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IMT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M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IMT增厚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IMT正常组,IMT厚度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 05); 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FPG、2 hPG和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与IMT增厚呈线性负相关(r=-0. 846,P<0. 05)。结论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能为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49例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43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HbA1c,血清Hcy与IM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HbA1c、血清Hcy、IMT水平明显高于老年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中的IMT与HbA1c、血清Hcy、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有必要检测HbA1c、血清Hcy与IMT,以早期预防或延缓大血管并发症的出现,从而降低脑梗死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对该院2型糖尿病病人均做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IMT分为正常组(IMT<0.9 mm)58例、IMT增厚组(IMT≥0.9 mm)63例,受试者均隔夜空腹8 h以上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同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与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主要与年龄、FINS、HOMA-IR有关,IMT增厚组FINS和HOMA-IR明显高于IMT正常组,说明胰岛素抵抗程度、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与IMT增厚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对7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DM-2组)、46例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非DM-2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用乳胶凝聚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DM-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IMT、颈总动脉(CCA)及颈内动脉(ICA)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均P〈0.01),与hsCRP密切相关。结论 DM-2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反应严重,颈动脉超声及hsCRP的监测可作为方便、有效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2015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其分成增厚组与正常组,并随机选择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IMT、Hcy、CysC、hs-CRP、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厚组的IMT、Hcy、CysC、hs-CRP、HbA1c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IMT与Hcy、CysC、hsCRP、HbA1c表现为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cy、CysC、hs-CRP、HbA1c。结论血Hcy、CysC、hs-CRP、HbA1c上升与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联合检测Hcy、CysC、hs-CRP、HbA1c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于早期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老年脑梗死患者400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脑梗死组14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合并组)256例,选择同期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02例。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同时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并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进行分析。结果合并组和单纯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HbA1c、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6±2.47)%和(5.01±1.76)%vs(5.10±1.08)%,(4.23±2.76)ng/L和(3.42±2.02)ng/L vs(1.50±1.54)ng/L,P<0.05]。年龄、高血压、HbA1c、hs-CRP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组的颈动脉硬化程度较单纯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3%vs 46.5%和8.8%,P<0.05)。IMT与HbA1c、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317,r=0.208,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ICVD颈动脉粥样斑块与HbA1c、hs-CRP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7月-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56)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9)。收集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体格检查结果、生化指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和颈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与斑块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收缩压、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小时血糖(2hBG)、甘油三脂(TG)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收缩压、CRP、LDL-C、2hBG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收缩压、2hBG、TG、CRP和LDL-C。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已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应及早发现和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尿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10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治疗12周后对病人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颈动脉相关指标、尿酸、b FGF、hs-CRP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最大软斑块长轴、平均斑块数目及最大斑块体积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尿酸、b FGF及hs-CP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能改善颈动脉IMT、最大软斑块长轴、斑块数目及体积,降低尿酸及b FGF、hs-CRP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汉族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斑块在不同民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96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T2DM)病人维吾尔族40例,汉族5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48.60岁±5.89岁。根据维、汉两民族胰岛素抵抗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维吾尔族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高于汉族(P0.05)。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与腰臀比、三酰甘油、IMT、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4、0.410、0.289、0.342;P0.01)。吸烟、年龄和胰岛素抵抗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维吾尔族胰岛素抵抗高于汉族,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合并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内科住院的老年病人235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A组(代谢综合征合并脑梗死) 90例,B组(单纯代谢综合征) 88例,C组(单纯脑梗死) 57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为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情况以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病人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比例,TG、Hcy水平均高于B组、C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内中膜增厚、TG、HDL-C、Hcy均为影响老年代谢综合征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TG、HDL-C、Hcy。  相似文献   

14.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组)、51例单纯糖尿病(DM组)、5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CI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率显著高于DM组、CI组(P〈0.05)。认为内膜增厚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可用于预测早期糖尿病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按照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未合并脑梗死者86例(对照组)和合并脑梗死者94例(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左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右侧颈动脉IM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s CD36、salusin-α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51.2%(χ2=29.812,P<0.01);研究组患者左侧颈动脉和右侧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hs-CRP、Hcy、LDL及salusin-α水平高于对照组,HDL和s CD3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尽早干预,尽可能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16.
梁凌  庞振瑶 《内科》2009,4(4):515-5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高血压2—3级患者100例、糖尿病患者10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5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作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颈总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计算颈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组的24h脉压均值、白天脉压均值、夜间脉压均值及颈动脉粥样硬化(IMT及斑块积分)、僵硬度均较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IMT及斑块积分)、僵硬度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脉压增大和颈动脉重构,当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时,颈动脉重构更明显;脉压与颈动脉重构呈正相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脉压的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死亡率高达 12 %~ 2 6 %。为查清糖尿病与脑梗死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现将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例 15 5例作了回顾性临床分析。1 对象和方法对象 :1992年 11月至 2 0 0 0年 8月 ,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住院病例共 15 5例 ,年龄为6 0~ 88岁 ,平均年龄为 (6 7.44± 5 .0 2 )岁 ,其中男性 84例(5 4.19% ) ,女性 71例 (45 .81% ) ,糖尿病病程 0~ 2 6年 ,平均为 (5 .73± 5 .0 7)年 ;均明确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且合并单纯脑梗死。诊断标准 :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抽样方式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入院的年龄60岁及以上的脑梗死患者450例,平均年龄(70.86±6.82)岁。入院当天进行病史采集,记录有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并于次日清晨对其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PG)的浓度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斑块组及狭窄组。结果三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及FPG水平差异显著(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年龄、吸烟、LDL-C为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其他三组比较,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患病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积分均较高(P<0.01)。结论年龄、吸烟、LDL-C、高血压及糖尿病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形成及发展有明显相关性,对于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以控制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6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70例非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颈动脉内径及脑梗死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7.5%),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0%),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7.5%)。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间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白介素(IL-6)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71例,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检测血清IL6水平。按照颈动脉IMT进行分组。IMT〈1.0mm者分入IMT正常组,IMT≥1.0mm者分入IMT增厚组。对两组血清IL-6水平进行t检验,对IL-6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MT增厚组IL-6水平(41.23±9.66ng/L)高于IMT正常组(31.53±9.23ng/L),P〈0.01;IL-6与糖化血红蛋白及IMT均成正相关,R=0.351,P〈0.01;IL水平升高者颈动脉IMT增厚的风险增加5.57倍(OR=3.81,95%CI1.07~13.66,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有关,并可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