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初始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PRVC)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容量控制的辅助/控制模式[VC(A/C)]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第1、2、4小时观察两组pH、PaO2、PaCO2的变化。记录两组于最初通气治疗4小时内每小时所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结果在同一观察时间,试验组pH、PaO2、PaCO2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施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初始采用PRVC模式的疗效不及VC(A/C)模式,故初始采用PRVC模式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无创人机协调通气(NIV-PSV)和无创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IV-NAVA)对ICU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伴呼吸衰竭(呼衰)病人脱机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86例行无创机械通气干预的AECOPD伴呼衰病人临床资料,分为NIV-NAVA组(32例)和NIV-PSV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4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脱机成功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失败组1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通气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入院时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通气时间、多器官衰竭(MOD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状况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成功组CRP(t=3.631,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失败组;成功组入院时Hb(t=2.728,P0.01)、Alb(t=3.346,P0.01)显著高于失败组,而通气时间(t=4.353,P0.01)和MODS发生率(χ2=4.713,P=0.003)均低于失败组。结论机械通气对伴有呼衰的AECOPD的老年患者有显著疗效,而结局受患者机体的炎症、营养状况、通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stage of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成比例辅助通气(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PAV)模式,对照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模式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呼吸舒适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 HR、RR、PaCO2均下降,pH、PaO2、SaO2均上升,差异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通气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呼吸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正压通气模式对于 AECOPD 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PAV模式具有更佳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尤慧敏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2):895-896
目的 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FDP10 g/d静脉滴注,疗程14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时间缩短.结论 FDP配合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清除率,治疗前后PaO2、PaCO2、WBC以及FVC、FEV1、FEV1/FVC水平。 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06±0.68)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06±0.61)d及气管插管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18.31±4.12)d、(7.97±1.06)d、(3.97±0.96)d、(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水平(70.58±10.29)mmHg明显高与对照组(64.65±7.75)mmHg,PaCO2(45.67±5.41)mmHg、WBC(7.56±1.03)109 G/L明显低于对照组[(52.81±7.32)mmHg、(8.38±2.01)109 G/L](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FVC(2.05±0.62)L、FEV1(1.35±0.41)L、FEV1/FVC(35.65±8.23)%明显高于对照组[(1.81±0.54)L、(1.13±0.24)L、(31.18±5.92)%](P<0.05)。 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促进恢复,改善肺功能,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并分析AECOPD病人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2例AECOPD患者,检测其在治疗前及使用抗生素后10~14天的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在急性加重期CRP水平明显升高(57.224±54.86552 mg/L),而治疗后迅速下降(10.3976±15.1405 mg/L),其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具有显著相关性,此外CRP与预后具有正相关,抗感染疗程及住院时间有随CRP增高而延长趋势.结论 CRP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BiPAP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BAL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有效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PaCO2较治疗前改善,治疗24 hPaO2较对照组改善。结论 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BiPAP治疗的同时采用BAL能改善患者症状,能够有效纠正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9.
AECOPD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患者82例,分别测定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后CRP、WBC计数,并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反应蛋白在患者人院时的总阳性率为81.70%。在治疗后,CRP在WBC还未有显著变化时已经明显下降,其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和反映抗生素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面(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BiPAP治疗组插管率和病死率较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 h、72 h后及出院前BiPAP治疗组患者PaO2、pH值升高,Pa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PPV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合理应用BiPAP治疗可明显改善PaO2、PaCO2及pH值等生理学参数,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对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AE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有创一无创序贯携氧呼吸机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间我院ICU患者32例,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待患者神志完全清醒,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早期拔管,继续无创呼吸机携氧正压通气治疗,并选择本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间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30例于ICU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治愈好转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任ICU时间、治愈好转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一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安全有效,提高治愈好转率,优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19例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9例COPD患者无序贯治疗组,在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infectioncontrolwindow,PIC)后即撤离有创通气,继之以无创通气;对照组为回顾性研究既往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例,以SIMV PSV方式至撤机,分别观察血气分析、胸片、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重新插管例数等指标。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VAP等与对照组相比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序贯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重新插管和呼吸机相关肺炎,优于机械通气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 将24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死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4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2.26.2)d和11(22.4±15.3)d(P〈0.05);住院时间为(15±7)d和(18±14)d(P〈0.05)。结论 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ASOPP)并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AS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其中机械通气治疗组(A组)47例,未行机械通气治疗组(B组)45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临床疗效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 机械通气是救治ASOPP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COPD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42例治疗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拔管指征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对4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2例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为6·11±1·27d,无一例患者出现拔管失败。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治疗时间可作为拔管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在COPD重症呼吸衰竭中疗效。方法对105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脱机模式压力支持(PS)模式脱机。B组即序贯组出窗后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 iPAP)。C组B组加用中药参麦注射液对COPD进行干预,参麦注射液40 m l加入5%葡萄糖250 m l静滴,每日1次,共10 d。比较三组总机械通气时间、VAP例数、住院时间。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16、8和5(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441±36)、(292±29)和(245±26)h(P〈0.05);住院时间为(633±83)、(391±43)和(369±41)h(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序贯性机械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重症呼吸衰竭,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病率,缩短总住院时间,改进治疗效果,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杨阳  邹俊  张静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766-1767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AE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治疗时机.方法 入住ICU的患者中,选取需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根据自主呼吸试验时间分为30分钟组、2小时组和24小时组,观察每组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后48小时内的再插管率.结果 符合条件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4例,30分钟组的再插管率为81.2%,2小时的再插管率为17.6%,24小时的再插管率为14.7%,30分钟组与2小时组、24小时组相比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2小时组和24小时组的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自主呼吸试验时间超过2小时,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再插管率低,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顾宇平  赵云根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10-1811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男性患者52例,比较其血清ALB、PA浓度与患者住院时间及心衰纠正时间的相关性,并分析ALB、PA与患者动脉血PH值、PaO2、PaCO2之间的关系。结果低ALB、低P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心衰纠正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正常组与ALB降低组血气PaCO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A正常组与PA降低组血气PaO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LB、PA水平可作为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PA明显降低更加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 ventilation on the severe influenza A virus associated with pneumonia and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

Methods

Based on conventional therapy via face mask using BiPAP ventilator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aused by influenza A (H1N1) viru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 in 18 cases, w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Results

PaO2 and SaO2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48.85 ± 12.15)mmHg, (68.56 ± 16.25) mmHg and (80 ± 6)%, (92 ± 5)%,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rate was 25% (6/24) and case-fatality rate was 8.3% (2/24).

Conclusion

BiPAP ventilator airway pressure by face mask ventilation can reduce the rate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aused by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t could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with clinical valu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其中A组采用BiPAP模式进行干预治疗,B组则采用SIMV+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及氧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治疗后3 d、7 d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及氧代谢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A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IMV+PSV模式可显著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氧代谢指标,对于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