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TIA患者9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等检测各证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TIA患者组CD62P的表达、血浆PAI-1、FIB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而t-PA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5);APTT和PT时间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5);TT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早期和长期使用抗血小板及改善内皮功能的药物,可能对预防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临床处理TIA时,应兼顾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症状不重,生活能够自理,但继发脑卒中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都不低,预后很差。据报道,TIA的病人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脑卒中,还有三分之一不断有新的发作;TIA发病后2年,大约有5%的病人会死亡,发病后4年更有约10%的病人会死亡〔13〕。TIA由于缺血的部位不同,其表现常为眼前一过性黑矇、雾视、视野中有黑点、眼前有阴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测定Alzheimer型痴呆(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DAT)患者脑血流量(CBF)的价值。方法用NINCDS—ADRDA(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and th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推荐的DAT诊断标准对以健忘为主诉来院检查的患者进行诊断,分为可能的DAT患者组(A组)14例,很有可能的DAT患者组(B组)21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11例,进行^99Tc^m-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其平均及局部CB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DAT患者平均脑血流较正常对照有明显降低,局部脑血流表现为A组病人双侧顶叶、海马回、单侧颞叶中下回、颞极血流降低区;B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血流明显下降。结论^99Tc^m-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测定CBF是一种非侵袭性、简便可靠的方法,对DAT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BCD2评分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5 d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224例。以住院15 d为观察终点,期间进展为完全性脑梗死患者75例为进展组,未进展为完全性脑梗死患者149例为未进展组。采用自行设计TIA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ABCD2评分系统对全部TIA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1)ABCD2评分系统中,有糖尿病史的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2.585倍(OR=2.585,95%CI:1.457~4.588);随着TIA持续时间增加,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增加(χ~2=52.847,P=0.000);随着临床特征加重,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增加(χ~2=42.535,P=0.000)。(2)随着ABCD2评分的增加,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增加(χ~2=118.601,P=0.000);ABCD2评分危险分层与TIA患者预后的关系中,低危患者没有进展为脑梗死,中危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为22.5%,高危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为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00,P=0.000)。结论 ABCD2评分增加与TIA患者15 d内进展为脑梗死密切相关,ABCD2评分危险分层为中、高危TIA患者为临床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目前,国内针对TIA病人合并抑郁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TIA病人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刘迪  涂明义  郭宏伟  皇甫留杰  郑明 《内科》2014,(2):158-159,14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脑动脉颅内段、颅外段病变分布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13例(10.83%),动脉硬化性改变24例(20%),血管狭窄或闭塞78例(65%),非动脉硬化性改变5例(4.17%),其中烟雾病3例,动脉夹层2例。颈内动脉系统的TIA以颅内段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以颅外段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结论颅内段血管狭窄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颅外段血管狭窄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建议TIA患者早期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50例男性Ⅱ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60~88岁,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断层显象。定性分析显示29例(58%)局部缺血,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小脑等部位,其中并发缺血性脑卒中7例(24.1%)。5例(10%)呈放射性分布不均。16例(32%)图象正常。与正常人比较,老年糖尿病人rCBF定量分析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作者分析了老年糖尿病人rCBF降低的原因及其与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及病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情况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对80例TIA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观察各组7 d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7 d内进展为脑梗死22例(27.5%);其中低危组(0~3分)发生率5.26%(1/19);中危组(4~5分)22.86%(8/35);高危组(6~9分)50%(13/26);不同危险分层TIA患者7 d内脑梗死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其危险分层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急性发作期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情况.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VBI患者32例进行SPECT检查,与12名健康体检者同期进行时照观察,分析VBI患者脑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 目测示VBI发作期患者右侧低灌注明显高于左侧,经半定量分析后VBI组的脑血流灌注在多处较时照组减低;VBI组左右比较,右侧脑血流灌注普遍低于左侧.结论 SPECT对VBI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且VBI发作期患者脑血流灌注异常在椎基底动脉系为主的基础上还波及颈内动脉系.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脑血管潜在性疾病,具有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时引起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前兆,如治疗不及时,33%发展为脑梗死,33%反复发作.TIA发作越频繁、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越重,脑梗死发生危险性越高.本研究拟分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TIA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历时短暂,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的一过性神经障碍综合征.表现为短暂性失忆、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 h内消失.TIA是脑梗死的先兆,近期频发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25%~50%于5年内发生脑梗死.现将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3例TIA患者,结合文献与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PWI),了解3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TIA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A、B、C 3组,按双、单侧血管受累分为D、E组)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PW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TIA患者经上述3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7.88%、84.85%和51.52%,经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与PWI、脑葡萄糖代谢显像与PWI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01,0.004)。3种方法检出病变的阳性率与发病时间及血管受累情况有关。结论对于TIA的诊断,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较PWI敏感。  相似文献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最新的观点认为,TIA是由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且无急性脑梗死证据.症状持续时间不再是关键,是否存在梗死才是区别TIA与缺血性卒中的关键,因此强调神经影像学在TIA诊断方面的重要性.TIA作为一种神经科急症,要求对其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评价,并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危险因素及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TIA患者112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TIA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BMI)≥30 kg/m~2、吸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DM)(P0.05)。观察组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9.380,P0.001);观察组颈动脉硬化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71,P=0.031)。结论肥胖、吸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DM是影响老年TIA的独立危险因素,不稳定颈动脉粥样斑块可能是TIA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脑梗死患者缺血耐受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神经细胞可起保护作用。间隔一定时间以后,不仅能使严重脑缺血所致的缺血性损伤的体积缩小,而且可使神经功能损害减轻,此即所谓“缺血耐受”(ischemic tolerance,IT)现象,因其与脑梗死关系密切而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我们对TIA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观察,以探讨TIA在脑缺血耐受方面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传统上是指由于缺血和缺氧,短暂的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到24 h,不遗留任何神经功能缺损.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TIA有了新的认识.文章对MRI,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在TIA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不能预测哪些患者的早期卒中风险最高会削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早期有效处理。英国牛津大学Radcliffe医院临床神经科卒中预防研究小组的Rothwell等对一种简单的评分方法在预测和预防TIA患者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Lancet上。  相似文献   

18.
最近的观察性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最初90d内的卒中风险可能很高。不过,这一发现在现有的研究中并不一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Wu等对评价TIA后2、30和90d时卒中风险的观察性研究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和汇总分析,并对可解释各项研究之间变异性的临床和方法学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分布的特点及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后脑血流灌注的改变情况,进一步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其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99m^Tc-ECD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对22例偏头痛病人于急性发作期行SPECT脑灌注显像,对图像进行目测及半定量分析。比较头痛部位与脑灌注异常部位的相关性;自身头痛侧与非头痛侧脑血流灌注的不对称性;以及脑灌注异常程度与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82%病人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SPECT表现为相关部位局部脑血流量减低;脑灌注改变的部位与头痛部位相关;对于一侧头痛病人,头痛侧与非头痛侧的脑血流量有明显差异,尤其在额叶、顶叶、颞叶明显(P〈0.05或P〈0.01);局部脑灌注减低的程度在一定条件下与头痛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成正比,但不成线性关系:10例病人在西比灵治疗前后rCBF比较,4例恢复正常,3例低灌注仍然存在,但rCBF评分增加,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偏头痛病人在急性期普遍存在脑血流灌注异常。与CT、磁共振成像(MRI)、颅多普勒超声(332D)等辅助检查工具相比,SPECT可以反映脑细胞功能及脑血流的变化,在偏头痛的临床诊疗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变化以及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TIA行CTP和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参数值,通过与对侧镜像区进行比较确定CTP异常.对CTP异常组与正常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9例TIA患者,其中52例存在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表现为TTP和MTT延长,但CBF和CBV下降不明显.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99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13 ~3.564;P=0.020]、症状持续时间较长(OR l.062,95% CI l.013~1.114;P=0.013)以及伴有颅内血管狭窄(OR 15.410,95% CI2.118 ~112.116;P=0.007)是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TTP延长(r=0.389,P=0.001)和MTT延长(r=0.413,P=0.001)与NIHS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TTP和MTT能敏感地显示TIA患者的脑灌注异常,病情越严重,CTP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