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分布情况。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最高时间均为06:00~12:00,其次为12:00~18:00。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及成对期前收缩、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350例,按年龄分为Ⅰ组(年龄60~79岁,220例)和Ⅱ组(80~91岁,130例),对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常规心电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Ⅱ组患者的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检出率及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持续时间均高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明显昼夜节律,Ⅱ组无明显昼夜节律;两组慢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均较快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延长(p0.05),且Ⅱ组较Ⅰ组明显;快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ST段压低幅度与慢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ST段压低幅度比较,以及Ⅰ,Ⅱ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平均ST段压低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增高,且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延长;80岁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无明显昼夜节律,慢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较快频率依赖型无症状心肌缺血显著延长。动态心电图是检测和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为研究时间段,以此期间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均前后接受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且以冠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分析检查结果差异。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率64.56%、有症状心肌缺血者35.44%,与常规心电图的45.57%、54.43%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上速28例、期前收缩(早搏)3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1例,室内阻滞19例,与常规心电图的12例、10例、20例、17例比较,前二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后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诊断及其他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AECG检测结果。结果①AECG中ST段压低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持续时间在06:00~12:00时段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多呈快频率依赖性,与慢频率依赖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明确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演变规律,为临床心肌缺血诊断及预后观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和常规心电图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及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和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14%和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患者心率6:00~12:00较高,0:00~6:00较低。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获得的检出率,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207例老年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监测,比较两种心电图对SMI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对老年SMI的检出率为72.95%,高于常规心电图的3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SMI发作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快频率依赖型SMI与慢频率依赖型SMI的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心电图检出的室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更能准确地反映老年SMI病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先用常规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然后采用动态心电图系统再次进行检查,24 h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采用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阳性34例(56.67%),低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具有明显优势,它可检测出患者任一时间点的冠脉缺血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和频率,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界定为2017年2月-2019年4月,研究样本选择为此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常规心电图诊断数据划分为常规组;动态心电图诊断数据划分为试验组,分析两组数据临床诊断结果 、患者满意度.结果 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阳性检出例数34例,阳性检出率68.00%,阴性检出例数26例,阴性检出率32.00%;试验组患者阳性检出例数45例,阳性检出率90.00%,阴性检出例数5例,阴性检出率10.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患者诊断满意度80.00%(40/50),试验组患者诊断满意度98.00%(49/5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结果 ,能够有效的发现心肌缺血症早期症状,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体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80岁以上高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征及意义.方法 分析568例住院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 80岁以上住院高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在缺血性ST-T改变的3800阵次中,无症状ST-T改变2852阵次,占发作总数的75.05%.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凌晨6:00~11:59发作频率最高.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370例(65.14%),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272例(47.89%),房性心律失常289例(50.88%),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233例(41.02%),窦性心律失常98例(17.25%),房室及束支阻滞235例(41.37%).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所患疾病有显著关系.结论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应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预防猝死及手术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89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以盲选法作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监测,观察组45例,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缺血总检出率82.22%高于对照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检出46.66%、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42.22%、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37.77%高于对照组20.45%、18.18%、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能够提供更高的症状检出率,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值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及发生规律。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218例冠心病患者发作心肌缺血情况并根据其是否伴有心绞痛,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和有症状性心肌缺组。结果检出单纯SMI例数占冠心病心肌缺血例数的76%,SMI发作次数占心肌缺血次数的73%,高峰在06:00-12:00,00:00-06:00较少。结论 SMI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常见表现形式,SMI昼间发生率比夜间高,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低(18.69%),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高(65.15%),主要为SMI;SMI发生高峰为上午8时,日间SMI发生明显多于夜间;睡眠及日间休息时SMI平均持续时间较活动时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发生率高,其发生和持续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动态心电图是冠心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和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在急性胃肠炎诊治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性胃肠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及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及 ST-T 段改变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岁以上伴有中度以上脱水者心律失常及 ST-T 段改变检出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组(P〈0.05)。结论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患者是否伴有心律失常及 ST-T 段改变的预测更加准确,40岁以上中重度脱水患者需加强心电动态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 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ST段下移维持时间、ST段下移幅度检查情况相比(P>0.05).结论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更好将好患者的疾病检出,且可对其疾病发作时间观察,为患者疾病的确诊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在高血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伴有左室肥厚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伴有左室肥厚)和对照组(无左室肥厚),两组患者均分别接受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比较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66.7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昼夜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昼夜心率均高于无左室肥厚对照组患者,同时有SMI的患者昼夜心率均高于无SMI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在高血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监测患者心率变化,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比较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心率失常检出率高,对照组心率失常检出率低(P<0.05);研究组心肌缺血检出率高,对照组心肌缺血检出率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显著,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均较高,对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重复性高,无创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心肌缺血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5例疑似心肌缺血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采取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度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更为准确地诊断心肌缺血,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和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信息。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记录到的22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发生率为21.9%,其中12例(54.5%)呈频率依赖性发作;7例(31.8%)呈非频率依赖性发作;5例(22.7%)夜间发作较显著。8例(36.4%)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在白天发作),1例(4.5%)伴心房纤颤。9例(40.9%)常规心电图未见典型预激图形表现。结论本研究间歇性预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频率依赖性、非频率依赖性和夜间发作明显等几种类型;并发的心律失常主要为前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心房纤颤;常规心电图检出率较低,推荐常规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心绞痛者比较其常规心电图(ECG)与DCG发生SMI的差别。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伴有SMI发作在DCG中的检出率为52.5%、80%,ECG检出率为2.5%、7.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1)。结论DCG在诊断SMI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2017年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对其均行冠脉造影诊断,并将此作为诊断金标准,再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度(89.29%)高于常规心电图(74.07%),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特异度(84.21%)、准确度(78.85%)等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的63.16%、61.54%,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诊断人员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的依据,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