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临床及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MI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定,观察临床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前A组,SAS、SDS分别为(62·31±8·25)、(65·13±7·20),B组为(61·82±9·6),(66·23±8·08),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理行为干预后,各时段评分A组明显减小,1周、2周、4周SAS评分分别为(53·21±6·74、47·23±7·18、44·59±4·18);SDS分别为(58·21±5·89)、(49·20±6·14)、(45·43±4·79),与B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及心电图指标,如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死亡及QTc、QTa、ΣST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地改善AMI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心电图变化,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瞳孔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80例,非冠心病患者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采集患者瞳孔视频,利用瞳孔图像软件计算瞳孔/虹膜值。结果焦虑抑郁组SAS和SDS评分大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组瞳孔/虹膜值大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P<0.05),非焦虑抑郁组瞳孔/虹膜值大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组SAS、SDS评分和瞳孔/虹膜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5和0.45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瞳孔的变化,提示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紊乱,可以反映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功能性肠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情绪特征,探讨情绪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314636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117例非糖尿病老年功能性肠病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情绪进行检测,并以75名健康老人为对照,线性回归分析情绪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波引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延长(P〈0.01),波幅降低(P〈0.01);患者负性情绪明显重于对照组(P〈0.01),正性情绪则显著降低(P〈0.01);情绪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密切相关(P〈0.01),负性情绪越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波潜伏期越长,正性情绪越高,潜伏期则越趋于正常。结论老年功能性肠病患者存在明显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情绪障碍,情绪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临床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特点给予适当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对100例CHF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群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的测定,将两组结果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CHF患者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CHF患者TSCS总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TSCS评分除自我批评与SDS、SAS评分呈正相关外(P〈O.01),其余各项均与SDS、SAS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自我评价较低,其焦虑抑郁情绪可降低自我概念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家属应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概念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细胞因子和皮质醇相关性因素。方法对46例IBS患者进行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AS)和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DS)问卷调查;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和皮质醇浓度。结果IBS患者的血清IL-1β、IL-10和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SAS和SDS评分与中国常模[1]比,IBS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均P<0·05);SDS积分与IL-10和皮质醇呈直线正相关(r=0·65,P<0·01和r=0·59,P<0·01),与IL-1β不存在相关性。结论IBS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及炎症调节不平衡;存在抑郁和焦虑状态,抑郁可能与炎症因子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对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首次以HICH住院的患者63例,男38例,女25例,出血量均≤30 ml。所有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于入院时和出血后第21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瘫痪分级。于入院后第21天,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情绪评定,将SDS评分≥53分患者纳入抑郁组,SDS评分53分者纳入非抑郁组。对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进行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HICH抑郁组患者入院后第21天SDS评分为(54. 7±1. 5)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44. 6±6. 5)分,t=7. 020,P 0. 01];抑郁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非抑郁组[(7. 0±1. 4)μg/L比(8. 6±1. 8)μg/L,t=-3. 433,P=0. 001],入院后第21天瘫痪分级抑郁组高于非抑郁组[(5. 4±1. 5)分比(3. 8±1. 1)分,t=4. 951,P 0. 01];抑郁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DS评分(r=-0. 535,P=0. 013)、出血量(r=-0. 578,P=0. 006)、第21天的瘫痪分级(r=-0. 715,P 0. 01)均呈负相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BDNF水平是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OR=0. 990,95%CI:0. 983~0. 997,P=0. 008)。结论保守治疗的HICH患者出血后血清BDNF水平越低,越易出现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情绪、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并探讨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n=46)和中重度组(4分NIHSS评分≤20分,n=40);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AI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双上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结果,并比较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_14)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_24)评分及双上肢SSR检查结果;HAMA_14评分、HAMD_24评分、SSR检查结果与AIS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焦虑并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上肢SSR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对照组患者左侧与右侧SSR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重度组患者HAMA_14评分、HAMD_24评分高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患者双上肢SSR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轻度组,潜伏期长于轻度组,波幅低于轻度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AMA_14评分、HAMD_24评分、双上肢SSR潜伏期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5、0.330、0.305,P0.01),而双上肢SSR波幅与AIS患者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309,P0.01)。结论 AIS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并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清晨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宁德市医院初次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2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定,其中A组108例为高血压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B组74例患者为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应用动态血压测量评估清晨血压。结果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0.65%;与A组患者作比较,B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高,B组患者的清晨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高,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清晨血压水平,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应及早发现治疗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急性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105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前后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RSD)评价抑郁状况,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12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中国卒中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组1例死亡,1例失访;对照组2例死亡,2例失访。治疗后12周时西酞普兰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3%和57·44%(P<0·05)。治疗后4周和12周时西酞普兰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4周时,两组CSS和BI评分均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2周后西酞普兰组CSS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西酞普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但症状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且能改善12周时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转归。  相似文献   

10.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探索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评分,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及系统的健康教育。评定与比较2组患者的SDS、SAS分值。结果肺结核患者SDS、SA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DS、S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易出现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缓解或明显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自理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射(SSR)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PD患者作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实施SSR和EAS-EMG检测,分析SSR与EAS-EMG对P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SCOPA-AUT得分≥1分31例,<1分14例,对照组SCOPA-AUT得分≥1分0例,<1分45例,观察组SCOPA-AUT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SR显示观察组的上下肢潜伏期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上下肢的波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AS-EMG检测显示观察组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平均时限及多相波百分比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P<0.05),两组平均波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中SCOPA-AUT得分与上下肢的SSR波幅不相关(r=0.216,0.134;P=0.245,0.317),与上下肢的SSR潜伏期呈正相关(r=0.487,0.551;P=0.023,0.016)。SCOPA-AUT得分与EAS-EMG的运动单位电位(MUAP)平均波幅不相关(r=0.234,P=0.224),与MUAP的多相波百分比、平均时限呈正相关(r=0.514,0.547;P=0.013,0.011)。结论SSR及EAS-EMG可用于评估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能够为PD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有和不伴有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共40例PD患者[分为伴有RBD(PD+RBD)组和不伴有RBD(PD-RBD)组]和20例正常对照组入组。采用RBD筛查量表(RBDSQ)评估患者是否存在RBD。采用PD评价量表和霍亚(H-Y)分期评价运动症状,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症状,采用PD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评定量表(SCOPA-AUT)评定自主神经功能。结果PD+RBD组、PD-RBD组、正常对照组间MMSE、HAMD及SCOPA-AU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BD组和PD-RBD组强直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RBDSQ与SCOPA-AUT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2,P<0.01)。结论PD伴RBD患者有更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和强直症状,并且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与RBD有关,提示RBD可能是PD患者预后差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RA患者依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研究前后的心理指标进行测定,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RA病情测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SAS、SDS、SF-63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好转;研究组SF-36 9个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VAS的4项评分较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RA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情绪障碍,并观察不同方法对其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抗抑郁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予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对其中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的患者再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消化道症状评分,并分成三组进行治疗,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抗抑郁治疗,B组患者采用抗抑郁治疗,C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再进行各量表评分.结果 (1)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2.5%(65/200),其中伴抑郁者占14%(28/200),伴焦虑者占24.5%(49/200),抑郁焦虑兼有者占6%(12/200);SCL-90评分除精神病理、强迫外其它各项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2)A组患者治疗后的消化道症状、情绪障碍(以SDS、SAS标准分之和除以2为情绪障碍评分)、SCL-90评分均显著改善至消失(P《0.001),B组患者部分改善(P《0.05),c组患者无改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较高;此类患者常规治疗疗效差,抗抑郁治疗只能部分有效,而两者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解郁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方法,将3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解郁丸(中药组,18倒)和盐酸阿米替林(对照组,14例)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药物疗效,用刮作用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SDS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 解郁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盐酸阿米替林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老年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与疾病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GERD老年患者(GERD组)与正常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各80例,进行GERD症状程度调查(RD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AS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 RDQ评分GERD组为(15.81±3.29)分,高于对照组(6.72±2.18)分(P<0.05);SCL-90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42.72±9.48)分、SDS评分(47.62±11.87)分高于对照组(37.34±12.59)、(42.03±10.61)分(P<0.05);GERD组LF、HF、LF/HF分别(56.47±1.49) nu、(19.97±2.02) nu、(2.86±0.40),对照组为(44.64±2.03)nu、(35.35±1.43)nu、(1.24±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RDQ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LF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GERD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及焦虑为主的神经心理异常及迷走神经活性减弱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GERD状严重程度与神经心理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校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2年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干预,疗程为4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采用症状自评尿量(SCL-90)及MOS健康问卷(SF-36)问卷对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评定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SF-36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加心理干预,均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于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能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临床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的冠心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各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值(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CHD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择期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干预组38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与护理.于预组在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给予自制音乐处方进行音乐干预,每次30 min,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情绪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生理指标有积极改善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