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发束支传导阻滞(BBB),其发生率约为5.11%。多项研究表明,AMI合并BBB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为33.3%,1年死亡率高达54.8%。AMI即可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也可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AMI时出现新发LBBB提示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严重不良,已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的再灌注治疗。临床工作中AMI伴发RBBB更为常见,发生率为3%~  相似文献   

2.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同时出现了右束支传导阻滞,称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约为40.5%,预示心肌梗死的面积,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应引起心电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266例心电图、心肌酶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8例(A组)AMI并发RBBB(占21.9%)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B者)。且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A组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以作为预示危险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84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CK峰值15 30± 10 6 9U/L及CK -MB峰值 2 39± 16 5U/L明显高于对照组 95 6± 713U/L及 117 1± 6 0 6U/L ,P <0 0 1。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 (2 5 5± 0 95 )明显高于对照组 (1 71± 0 82 ) ,P <0 0 1。观察组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3 8%P均 <0 0 1。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 30 %显著高于对照组 7 1%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通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和高死亡率。但有关研究均是在溶栓治疗尚未成为AMI常规治疗措施之前进行的。溶栓可限制梗死面积、防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等。但溶栓治疗对伴有RBBB的A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何影响 ,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 ,本文对 1 994年 8月~2 0 0 0年 1 2月收治的 2 72例AMI患者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2 72例急诊住院的AMI患者 ,均符合下列条件 :①典型缺血性胸痛 ,持续时间 >30min ,…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对照组)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CK峰值(2498±1369U/L),明显高于对照组(1757±1026U/L)(P<0.05).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2.5±1.1,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1.7±0.9),(P<0.01).观察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0%、16%),明显高于对照组(4%、4%)(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15.6%)显著高于对照组(4.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了 1995年 1月~ 1998年 5月 133例 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 CK)及其同工酶 ( 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2 9例 AMI并发 RBBB(占 2 1.8% )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表现为 CK及 CK- MB浓度更高 ,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5 )。结论 :AMI并发 RBBB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 ,可以作为一个预示危险的标志 ,对这些患者进行积极的介入性治疗 ,重建血管 ,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对2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BBB)27例(A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率为10.98%,多发生于前壁AMI,与下壁相比P<0.01.与无BBB组(B组)相比,合并泵衰竭、室速、室壁破裂者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死亡率增高(P<0.01).提示AMI病人一旦出现BBB,无论何种类型均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我院153例资料完整的AMI的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153例中39例并发RBBB(占25.5%),其预后明显差于无RBBB者。表现为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较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AMI并发RBBB提示是梗死面积较大、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作为预示危险程度的标志,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干预,重建血运,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 5年来收治的AM重患者共 2 4 0例分为AM重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 ,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AMI伴发RBBB 2 6例 ,占 10 8% ,与不伴RBBB比较 ,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 ,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 ,为 5 0 % ,短暂性RBBB为 11 1%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 ( 2 5 %vs88 9%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2 94例 AMI分为RBBB组和非 RBBB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梗死部位、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心功能状态、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  RBBB组血清 CK、CK- MB平均峰值为 (2 2 82 .0± 6 74.3) u/ L、(2 5 2 .6±137.3) u/ L ,明显高于非 RBBB组的 (192 0 .4± 5 6 9.2 ) u/ L、(114.8± 5 6 .7) u/ L (P<0 .0 0 5和 P<0 .0 1)。 RBBB组killip平均级别为 2 .33± 0 .5 4级 ,非 RBBB组为 1.46± 0 .6 3级 (P<0 .0 5 ) ,RBBB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 (5 3.2± 9.6 m m )大于非 RBBB组 (4 5 .8± 8.2 m m,P<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 [(4 8.9± 7.6 ) %]小于非 RBBB组 [(6 7.0± 3.7) %,P<0 .0 1]。 RBBB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于非 RBBB组 (分别为 70 .8%和 39.0 %,P<0 .0 1;43.8%和 14.6 %,P<0 .0 1)。结论  AMI并 RBBB患者梗死面积大 ,严重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和371例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事件、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年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3.7%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00%有前降支病变,85%为多支病变,溶栓和介入治疗后生存率达68.6%。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管病变多为伴前降支病变的多支病变,早期溶栓和介入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通常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的表现 ,常常伴有泵衰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和高死亡率 ,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 。为此 ,笔者自 1997年开始前瞻性观察AMI并发RBBB住院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 ,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观察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8月本院住院的AMI患者 16 0例 ,AMI诊断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 ] 。 16 0例AMI患者 ,其中经心电…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光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56-1357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高病死率。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住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早期识别AMI不良预后参数,提高AMI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纳入近10年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522例AMI患者,分为AM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n=22)、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n=28)及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n=472).分别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及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CRT治疗对于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患者疗效不佳。这可能与RBBB患者心脏病变更为严重有关。不过,RBBB患者也可能存在左室激动延迟,因此有可能从CRT治疗中获益。应用临床和超声学指标筛选CRT植入者有助于改善其反应率。  相似文献   

17.
预激综合征(WPW)和束支传导阻滞均系室内传导紊乱,两者同时存在时,前者可能掩盖后者,使诊断有一定困难。现报道2例WPC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 心电资料 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66岁,系体检发现,除ECG、心向量图(VCG)外,未发现心脏方面的异常,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患者的临床预后。  方法 收集本院近 10年收住院老年AMI 2 0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2组 ,观察组 (伴有RBBB) 2 4例 ,对照组 (不伴RBBB) 179例 ,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 ,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再分为 3组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组 13例 ,与AMI伴新出现短暂性RBBB组 6例及AMI既往有RBBB组 5例进行临床特点及病死率比较。  结果   2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不全及房室传导阻滞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观察组中 3组比较 ,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的前壁AMI及病死率比新出现短暂RBBB及既往有RBBB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  结论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临床经过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值变化,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新出现持续性CRBBB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Holter监测一次,测HRV各指标值;比较两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冠脉病变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HRV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观察组患者休克、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状造影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前降支病变,观察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vs26%,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CRBBB患者HRV各指标值明显减低,心肌损伤面积大,冠脉病变弥漫,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摇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新发右束支阻滞(RBBB)临床特征及其在急诊再灌注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摇回顾性收集538例接受急诊介入诊疗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新发RBBB组、无束支阻滞(BBB)组和新发左束支阻滞(LBBB)组;比较3组临床基线资料、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筛选AMI患者出现新发RBBB及住院期间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摇 AMI患者合并新发RBBB的发生率为6. 32%,多见于左前降支(LAD)(52. 94%)近段(42. 98%)完全闭塞,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38. 24%)近段(28. 96%)。与无BBB组相比,新发RBBB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域级以上比率(Killip)、CKMB峰值更高;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TIMI血流0/1级比率、IRA近段闭塞比率、急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率(91. 18% vs 69. 04%)[OR=4. 634(95% CI 1. 395-15. 399),P= 0. 012]以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61.76% vs 17. 36%,P〈0. 001)更高;与新发LBBB组相比,新发RBBB组CKMB峰值较低,IRA前向TIMI血流0/1级比率和接受急诊PCI比率(91. 18% vs 57. 69%)[OR=7. 578(95% CI 1. 836 -31. 277),P=0. 005]更高,超急期二者的检出率、IRA近段闭塞比率及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61. 76% vs 46. 15%,P=0. 660)无明显差异。 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显示患者的IRA前向TIMI血流0/1级及IRA近段闭塞与是否出现新发RBBB呈正相关。 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分析显示新发RBBB(RR=3. 33,P〈0. 001)、新发LBBB(RR=2. 97,P〈0. 001)均为院内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摇新发RBBB多为LAD或RCA近段完全闭塞所致,临床症状重、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高,且可出现在AMI超急期,同新发LBBB一样同为住院期间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因素,故其应作为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指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