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康雪兰  张学彦 《胃肠病学》2013,18(3):185-187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是降解前列腺素(PG)的关键酶,与某些人类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减少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近来研究显示,胃癌患者存在15-PGDH基因或蛋白表达减少,上调15-PGDH的表达有望为治疗胃癌提供一种新方法。本文就15-PGDH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226-1228
酒精性肝病(ALD)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慢性酒精暴露增加了IL-1β等促炎因子的产生,其与酒精性肝炎的主要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增加密切相关。介绍了IL-1β的产生和功能;在ALD中通过对肝实质细胞与非实质细胞的作用推进肝脂肪变性和炎症,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来加速肝纤维化,指出通过干扰IL-1β的途径可能成为未来治疗ALD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环氧合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新近发现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酶亚型,在多种细胞和组织的炎症过程及增殖中起重要作用。COX-2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发病过程多个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一、COX与COX-2概述 COX是体内催化PG类物质合成的一个限速酶,将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为多种PG类物质。1989年Simmonss等发现COX有两种亚型,现命名为COX-1和COX-2。COX-1为组成性或结构性表达,在大多数组织中稳定表达,主要发挥生理作用;而COX-2为诱导性表达,在许多炎症因素刺激  相似文献   

5.
驱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至今尚不完全明晰。目前认为,乙醇及其中间代谢物乙醛的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脂肪生成、营养不良和内毒素从肠道中渗漏等,这些因素均参与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及进展。在诸多已被揭示的致病因素中,免疫学机制占有重要地位,而免疫细胞及炎性介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引人关注。现对酒精性肝病形...  相似文献   

6.
内质网应激(ERS)是细胞内质网内稳态失衡和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从已有的文章报道总结出多种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的因素均可引起ERS和非折叠蛋白反应(UPR)。根据近年来研究,得出ERS参与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组织铁超负荷在酒精性肝病(A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酒精灌胃组(B组)。A组和B组根据实验时间又分为5周和10周组(A5、A10、B5、B10)。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取肝组织行普鲁士兰染色观察铁颗粒沉积,并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B5和B10组大鼠血清ALT和AST分别较A5和A10组升高,且B10组高于B5组;A组大鼠肝组织未见铁颗粒沉积,B组大鼠肝组织可见铁颗粒沉积,且B10组较B5组严重;B组大鼠肝组织可见脂肪变性和炎细胞浸润,且B10组更严重。结论铁超负荷在AL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一例l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13-HSD)3型缺陷症的临床诊断及基因检测,探讨其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方法 总结分析该家系临床资料,通过激素测定和hCG兴奋试验确认其临床诊断;收集该家系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和亚克隆方法检测其基因突变,确认其基因诊断.结果 该患者社会性别为女性,以"原发性闭经"就诊;染色体核型为46,XY,双侧腹股沟隐睾,呈男性假两性畸形.激素测定显示睾酮合成前体物质如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明显升高,而睾酮却低于正常.hCG兴奋试验提示雄烯二酮转化为睾酮过程受阻,即17β-HSD3活性缺陷.基因诊断证实HSD17B3 基因第一外显子存在4个碱基缺失(172-175del).结论 青春期出现男性化表现伴乳腺发育时应考虑该症可能,hCG试验可提供临床依据,基因诊断可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9.
饱和脂肪酸对酒精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脂肪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坏"的脂肪酸,被认为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关,但是也有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对某些疾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ALD)有防治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饱和脂肪酸可以从调节脂质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及纤维化等多方面对ALD进行防治。此文拟就饱和脂肪酸对ALD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泳而  汪艳 《肝脏》2023,(12):1399-1402
酒精性肝病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酒精代谢可直接引起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炎性损伤。酒精引起肠道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可改变肠道和肝脏的免疫微环境,肠道微生物及其衍生物移位可促进酒精性肝病进展。深入了解酒精性肝病不同阶段的肠道免疫特点、微生物组变化、屏障功能障碍,以及对肝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于酒精性肝病的诊疗研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有人提出以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为中心的“二次打击”假说,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与自由基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参与ALD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肝病(ALD)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倍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为ALD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且已取得一定进展。全面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ALD研究中近10 a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联合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ALD研究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全景式"揭示其发病机制,还能为ALD的早期检测、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是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因子。简述了多种慢性肝病,包括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的相关病因,归纳了近年来关于miR-125b通过靶向不同的靶基因,进入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而在同一肝病或病理进程中发挥着相同或相悖的调控作用的相关报道,以期为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非创伤性鉴别手段的建立提供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4.
MS是一组以糖脂代谢异常、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高尿酸为特征的系列症候群,与心血管事件和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作为一个新的MS靶点受到关注。11β-HSD1参与皮质醇与皮质酮的转化,其基因敲除可改善肥胖、高脂血症和高血糖。11β-HSD1抑制剂可减轻IR,但其应用受到相关不良反应限制。  相似文献   

15.
肠道与肝脏在功能上有着广泛的联系,其相互作用被表述为“肠-肝轴”的概念。肠道菌群紊乱和肠壁通透性增加等通过免疫反应介导,可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反,应用抗生素、益生元和益生菌等调节肠道菌群,则有益于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综述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研究进展。该酶属微粒体酶,为糖蛋白。11β-HSD在体内分布广泛,有两种不同的同功酶,即11β-HSD1和11β-HSD2。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氧化还原过程,调节组织中的皮质醇浓度,进而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的激活,起到控制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11β-HSD缺陷的临床意义已知与下列病理过程有关:①先天性11β-HSD缺陷引起的明显盐皮质激素增多症;②药物引起的11β-HSD缺陷;异位性ACTH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7.
肝脏和肠道不仅解剖学上而且在生物学功能上存在密切联系,即所谓"肠-肝轴"学说,其对某些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肠道菌群在维持肠-肝轴的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肠道黏膜通透性改变、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这将破坏肝脏与肠道之间的正常关系进而导致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进而调整肠微生物成为一种治疗或预防慢性肝病的新手段.有研究表明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就肠道微生物对NAFLD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86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无肝功能损害的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7和TGF-β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IL-17、TGF-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比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比较低(P<0.05);IL-17及TGF-β水平与LDL-C、TG、T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IL-17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73、0.77、0.76,TGF-β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7、0.76、0.78(均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IL-17及TGF-β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辅助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标记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病(ALD)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肝损伤的最常见疾病。炎症反应是引起ALD肝损伤的重要原因。酒精入肠后可使肠源性内毒素经肝肠循环入血增多,进而激活肝脏Kupffer细胞中Toll样受体4引起炎症因子的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引起肝损伤,而白细胞介素(IL)6、10等通过调节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中IL-6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通路上调肝细胞中多种抗损伤基因的表达,IL-10通过激活Kupffer细胞中STAT3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和再平衡的过程就是ALD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从炎症反应角度系统的综述了炎症因子在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其发病与肥胖、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能产生和分泌具有促炎和抗炎特性的细胞因子,在NAFLD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脂联素和瘦素在NAFLD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具有明确的作用,其他脂肪因子如抵抗素、内脂素、趋化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pelin等在NAFLD发病机制和进展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用于治疗NAFLD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他汀类药物等对脂肪因子水平产生有利影响,可能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该文对脂肪因子与NAFLD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并讨论脂肪因子作为NAFLD潜在治疗靶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