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2005-2013年我国布氏田鼠型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特征,分析出现布氏田鼠型鼠疫和长爪沙鼠型鼠疫交叉流行的新情况.方法 收集2005-2013年布氏田鼠疫源地分离的135株鼠疫菌,根据我国鼠疫菌生态型的分型方法和标准[《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GB 16883-1997),布氏田鼠型鼠疫菌发酵鼠李糖,不发酵阿胶糖,长爪沙鼠型鼠疫菌发酵阿胶糖,不发酵鼠李糖],采用生化及糖醇类酵解试验进行菌型鉴定;收集内蒙古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左旗、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5个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专项调查和监测报告,以及各年度内蒙古鼠疫监测总结资料,分析布氏田鼠型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分布情况.结果 测试的135株菌中,2005-2007年及2010年分离的128株菌发酵阿胶糖,不发酵鼠李糖;2008年分离的7株菌发酵鼠李糖,不发酵阿胶糖.确定2005-2007年、2010年4个年度在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及西乌珠穆沁旗发现的动物鼠疫为长爪沙鼠型鼠疫,2008年在锡林浩特市和东乌珠穆沁旗发现的动物鼠疫流行是布氏田鼠型鼠疫.结论 2005年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首次检出长爪沙鼠型鼠疫菌,可确定为新发现的长爪沙鼠型疫源地.而作为布氏田鼠型疫源地的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西乌珠穆沁旗和东乌珠穆沁旗中,只有东乌珠穆沁旗单独存在布氏田鼠型疫源地,而其余4个旗县均存在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2种鼠疫类型的疫源地;通过2005年以来发现新的疫情可以看出,此疫源地性质变得复杂,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布氏田鼠做为动物鼠疫的贮存宿主来研究在中国始于1970年,当年这种动物鼠疫流行强度很大,我国的鼠疫防治工作者认定该动物鼠疫为我国固有。至1994年,我国对该动物鼠疫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从动物生态学、动物流行病学、鼠疫细菌学、鼠疫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病理学诸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存在着在面积的布氏田鼠鼠疫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面积的动物间鼠疫大流行,但在该地区始终无人间鼠疫的发生,为此,我们选用分离自布氏田鼠的锡林郭勒高原型鼠疫菌(简称鼠疫锡型)接种正常人体,观察受试者体内鼠疫Fral抗体产生情况,用以揭示鼠疫菌锡型与人类的关系。1 材料1.1 鼠疫菌锡型强毒株1970年分离自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的自毙布氏田鼠。菌号91001,原编号678,由青海国家鼠疫强毒菌库提供。1.2 皮上划痕用冻干鼠疫活菌苗 批号940101,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相似文献   

4.
布氏田鼠鼠疫不危害人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把防制鼠疫的重点放在防止外传入鼠疫和本国鼠疫自然疫源性的死灰复燃上,而千方百计地保护人群。正当这时,本世记中叶才发现的布氏田鼠鼠疫,因在动物流行病学和鼠疫细菌学等诸方面有不同于已知使人致病的鼠疫的特点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该动物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我国10个鼠疫自然疫源地中,为数极少的无人间鼠疫的自然疫源地。我们如何证实布氏田鼠鼠疫是否对人有危害?将对其采取怎样的防制措施?都是当前鼠疫防制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锡林浩特市境内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主要宿主动物种群的变化;了解啮齿动物及蚤类种群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治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自2001年至2010年,对锡林浩特市鼠疫疫源地内的主要宿主、传播媒介、病原体等进行系统监测,并对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锡林浩特市境内共发现啮齿动物12种,其中布氏田鼠占40.92%;长爪沙鼠占40.72%。2005年及2010年判定的鼠疫菌,菌型为鄂尔多斯高原型,2008年判定的鼠疫菌,菌型为锡林郭勒高原型。结论锡林浩特鼠疫自然疫源地已由单宿主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逐渐演变成布氏田鼠与长爪沙鼠并存的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6.
史书文等(1983)研究证明,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大多数生态型鼠疫菌可产生PstI但对PstI不敏感,仅在锡林格勒高原疫源地分离出的鼠疫菌能产生PstI且对PstI敏感,这也是锡林格勒高原布氏田鼠型菌株的一项重要特征[1].四川省石渠县及青海省称多县于1997年和2001年相继被发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李敏等[2]对该疫源地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杆菌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为青海田鼠型鼠疫菌,为了明确该型菌株是否也具有对PstI敏感的特性,所以我们对青海称多及四川石渠两地自青海田鼠及其体外寄生蚤体内分离的鼠疫菌进行了PstI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目的:确定该病源地鼠疫主要贮存宿主、主要传播媒介和分离自青海田鼠体内鼠疫菌的生物型;确定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对鼠疫菌的感受性,蚤的媒介效能,鼠疫菌生物学性状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青海田鼠的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生态学指标以及动物鼠疫流行规律。结果:该地区青海田鼠为鼠疫主要贮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是主要传播媒介。1997年和2000年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苗生物型属田鼠型鼠疫菌,并具有鼠疫强毒菌的典型特征,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我国其他疫源地中的鼠疫菌株明显不同,提示该地区存在一种新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的鼠疫菌属于一单独的型别。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流行季节4-9月,流行高峰6月中旬至8月上旬,呈单峰型。目前,已知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称多县存在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为21000km^2。结论: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是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8.
锡林浩特地区属于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要求,从70年代初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鼠疫监测工作。该疫源地发现于1970年,主要宿主动物是布氏田鼠,主要传播媒介为原双蚤、近代新蚤和光亮额蚤。  相似文献   

9.
鼠疫耶尔森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鼠疫菌的全DNA进行酶切,了解我国各别生态型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核酸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用PFGE可将20株鼠疫菌分成5个核型,I型为布氏田鼠型和青海田鼠型菌;Ⅱ型为滇闽居民区型菌和滇西丛谷型菌;Ⅲ型为祁连山型、青藏高原型和1株分离自四川患的鼠疫菌。西藏仲巴地区的2株菌各为一个型。结论 提示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可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遗传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史书文等(1983)研究证明,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大多数生态型鼠疫菌可产生PstI但对PstI不敏感,仅在锡林格勒高原疫源地分离出的鼠疫菌能产生PstI且对PstI敏感,这也是锡林格勒高原布氏田鼠型菌株的一项重要特征。四川省石渠县及青海省称多县于1997年和2001年相继被发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李敏等对该疫源地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杆菌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为青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来测定其生化性状,并与喜玛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和布氏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鼠李糖、甘油、麦芽糖、阿胶糖、蜜二糖、木胶糖、松三糖、乳糖、水杨素、山梨糖、甘露醇、七叶苷、糊精、蔗糖、半乳糖、纤维二糖、山梨醇、尿素、枸橼酸钠、和硝酸钾等项目进行生化试验。结果青海田鼠型菌株的生化性状,与其毗邻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一致,分离自喜玛拉雅旱獭的菌株有较大的差异。而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相差甚远的布氏田鼠菌株其生化性状较接近。结论由此可见鼠疫菌的生化性状与宿主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2.
<正>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于1970年和1975年发生过2次较大范围的流行,1977~2004年连续28年未发生鼠间鼠疫流行。但在2005年却爆发历史以来最大的鼠间鼠疫大流行。当年从鼠类、蚤类体内分离出鄂尔多斯高原型鼠疫菌74株,之后在2006、2008、2010年鼠密度较低的年份中,检出鼠疫菌和阳性血清,菌型分别为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型和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型菌株。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海田鼠与布氏田鼠鼠疫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我国青海田鼠与布氏田鼠鼠疫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了解两种菌株的遗传特点及其亲缘关系。方法以生化、毒力因子、毒力、PstⅠ敏感性、质粒、外膜蛋白,重复片断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脉冲场电泳图谱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青海田鼠与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主要生化性状均为鼠李糖( )、麦芽糖( )、密二糖( )、甘油( )、阿胶糖(-)脱氮(-);具有FI 、VW 、Pgm 、PstⅠ ;对小白鼠表现为毒力强,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对豚鼠的毒力高于布氏田鼠型鼠疫菌;两种菌株均对鼠疫菌(包括自身)产生的PstⅠ敏感;它们均携带(6、45、65)×106相对分子质量(Mr)3种质粒,外膜蛋白图谱均缺失32kd条带;重复片断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表现出二者有近缘关系,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一致。结论青海田鼠与布氏田鼠鼠疫菌的生物学特性相似,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 (以下简称鼠疫菌 )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基因类型。方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的 13株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在凝胶电泳所显示的条带 ,除 3株菌缺少部分条带外 ,其余菌株基本相同。结论 青海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和布氏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具有相似性 ,在遗传学上属于同源。  相似文献   

15.
鼠疫,作为地方病,是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布氏田鼠鼠疫是干旱草原的一种生态学现象。布氏田鼠鼠疫的固着地带是干旱草原区的退化地段,其优势植物为克氏针茅、冷蒿、糙隐子草、多根葱、阿氏旋花、阿尔泰紫苑等[1]。鼠疫,作为动物病,是鼠、蚤、菌三位一体的。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和布氏田鼠三类疫源地的菌型和主要宿主都是明确的,方形黄鼠蚤及其亚种在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中的主要媒介地位是公认的,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媒介是因地而异的秃病蚤、同型客蚤、二齿新蚤等,也是不言自明的。布氏四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媒介是…  相似文献   

16.
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感受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菌的感受性,以进一步探讨该疫源地性质和类型,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青海田鼠对不同剂量组旱獭型鼠疫菌的反应,结果表明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具有相对的感受性和敏感性,属中等感受性类型,就感受性而言,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具有宿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菌脉冲场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确定四川省石渠县分离的鼠疫菌株的类型。方法:脉冲场电泳。结果:四川分离的鼠疫菌中出现3个图型。从鼠疫病人分离到的菌株与青海田鼠体分离的菌株明显不同,而与强毒的青藏高原型菌株相似;青海田鼠体分离的菌株与内蒙古布氏田鼠型菌株相似,与其他地区的菌株均不相同。结论:青海田鼠间可能存在一种独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1999年四川省石渠县发生的人间鼠疫并非由该地占优势的青海田鼠型菌株引起,可能在该疫源地之外感染。  相似文献   

18.
据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疫情资料统计 ,2 0 0 1年 1~ 5月份 ,我国的内蒙古、宁夏、青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 7省 (区 ) 15个县 (市、旗 )发生动物鼠疫 ,分离到鼠疫菌 79株。  内蒙古自治区分离鼠疫菌 5 2株 ,其中鄂托克前旗分离鼠疫菌 34株 ,鄂托克旗 5株 ,乌审旗 9株 ,达茂旗 4株 ,乌兰浩特市血凝阳性 1份。  宁夏盐池县分离鼠疫菌 7株。  青海同德县从狐狸中分离鼠疫菌 1株 ,称多县从青海田鼠分离鼠疫菌 4株。  四川石渠县分离鼠疫菌 6株。  云南个旧、梁河、思茅 3个县 (市 )发生 8个动物鼠疫疫点 ,分离鼠疫菌 9株…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布氏田鼠鼠疫流行周期,根据内蒙古阿巴嘎旗1970~1996年布氏田鼠鼠疫流行动态资料,利用游程检验得到结果:鼠疫流行与未流行年份有比较明显的周期过程(u=2.25,P<0.025)。结论:鼠疫流行周期为(x±s)=(2.75±0.5)年,未流行周期为(x±s)=(3土1)年。为预报下一个鼠疫流行年份,根据该旗1980~1996年鼠疫动态资料,利用灰色灾变预测,得到模型GM(1,1)(P<0.02)。结论:在1998~2001年期间,动物鼠疫可能流行。  相似文献   

2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蚤体中鼠疫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鼠疫菌主要感染啮齿动物,并通过蚤从感染的宿主传播给未感染的宿主,人可通过接触染疫动物或被疫蚤叮咬而感染鼠疫。因此,发现和判定鼠疫菌在这些动物和其寄生蚤中的存在是鼠疫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蚤体中分离鼠疫菌,通常采用的细菌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此法虽然可靠,但耗时长,检出率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PCR技术诊断鼠疫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2]。本文应用此技术,直接检测蚤体内鼠疫菌。1材料与方法1.1菌株 EV76p为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保存。1.2实验动物和蚤 均为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动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