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成功者、H.pylori感染者及无H.pylori感染史者胃内菌群差异,探讨H.pylori根除对胃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6例H.pylori根除成功者、12例H.pylori感染者和13例无H.pylori感染史者胃黏膜标本,研磨匀浆组织后提取基因组,扩增16S rDNA基因V3~V4高变区,构建425 bp左右扩增片段,基于Illumina Miseq PE250测序平台测序。测序数据经过生物信息处理,通过97%一致性将序列聚类得到OTU,经聚类及物种注释后获得每个样本在各分类水平的分布情况。三组样本进行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统计分析三组胃黏膜菌群差异。此外,通过物种差异与关联分析预测差异菌属与CXCL17关系及差异功能通路。结果 H.pylori根除成功组与无H.pylori感染史组胃黏膜菌群结构相似。与H.pylori感染组相比,α多样性分析后者胃黏膜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但菌群丰度无差异。β多样性结果显示,各组组内的菌群结构相似度高,而前两组组间菌群结构相似且与后者组间的菌群相似度较低。胃黏膜趋化因子CXCL17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呈负相关。胃液趋化因子CXCL17与普氏菌属(Prevotella)呈负相关。各组间代谢途径存在差异且有H.pylori感染史组涉及更多疾病相关代谢途径,而无H.pylori感染史组则无。结论 H.pylori感染导致胃黏膜菌群发生紊乱,根除H.pylori能逆转这种改变,使胃黏膜菌群恢复至与无H.pylori感染史者相似状态。抗菌趋化因子CXCL17与胃内部分菌群具有相关性,提示胃内菌群与机体局部免疫系统可能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感染,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发生有关,同时也可使肥胖、胃食管反流病及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获益,根除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抗生素耐药增加和肠道菌群紊乱.近期关于H.pylori根除治疗再次引发热议,本文将围绕H.pylori根除治疗观念的更新和相关争论问题展开讨论,期望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处理H.pylori感染.  相似文献   

3.
口腔幽门螺杆菌和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上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口腔为上消化道入口,有学者提出口腔中亦有H.pylori的生存,并认为口腔 H.pylori 感染和胃H.pylori 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口腔 H.pylori感染可能是胃内H.pylori根除治疗后复发的一个潜在的再感染源。  相似文献   

4.
口腔幽门螺杆菌和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上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口腔为上消化道入口,有学者提出口腔中亦有H.pylori的生存,并认为口腔H.pylori感染和胃H.pylori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口腔H.pylori感染可能是胃内H.pylori根除治疗后复发的一个潜在的再感染源。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随着检测手段的发展,H.pylori感染或根除所伴随的微生态改变及两者在胃内疾病中的相互作用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结论尚不明确。本文就H.pylori与胃肠微生态的相互影响及其在具体胃内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及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者和H.pylori阴性健康人群胃内菌群差异,探讨H.pylori对胃内菌群的影响。方法 30例H.pylori感染者和30名H.pylori阴性健康志愿者胃黏膜标本,经组织研磨匀浆后提取基因组,对16S r DNA基因V3-V4高变区进行扩增,构建小片段文库,基于Illumina Hi Seq 2000测序平台,利用250 bp Paired-End的方法进行双末端测序。下机数据经过生物信息处理后,得到有效序列,以97%一致性将序列聚类成为OTUs,经聚类及物种注释后获得每个样本在各分类水平的分布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样品α多样性差异和β多样性差异。统计分析两组在各分类水平相对丰度变化情况。寻找因H.pylori感染引起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的物种。结果与H.pylori阴性对照组相比,H.pylori阳性组α多样性显著降低。β多样性结果显示,组内的菌群结构相似度高,而组间的菌群相似度较低。H.pylori阴性对照组内优势菌属为Shewanella、Streptococcus、Escherichia、Pseudomonas、Prevotella、Neisseria、Oscillospira;而H.pylori阳性组内优势菌属为Helicobacter、Prevotella、Pseudomonas、Fusobacterium和Streptococcus。H.pylori阳性组内Streptococcus、Prevotella、Fusobacterium、Campylobacter、Porphyromonas、Rothia、Neisseria、Heamophilus[Prevotella]、Veillonella、Leptotrichia、Actinomyces、Bulleid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阴性对照组Shewanella显著升高。结论H.pylori能够显著影响胃黏膜菌群结构,H.pylori可能与胃内菌群共同促进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胃H.pylori感染及根除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色)及细菌培养联合检测来判断胃内H.pylori感染情况,用H.pylori唾液测试板(HPS法)判断口腔H.pylori感染情况.选取胃与口腔H.pylori均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组后分别予以方案A(常规四联药物)或方案B[常规四联药物+多聚赖氨酸复合体漱口液(迪倍思)清洁口腔]治疗,胃H.pylori阳性、口腔H.pylori阴性患者27例则全部予方案A治疗,治疗结束后4、12 wk复查~(14)C-UBT及HPS观察胃及口腔H.pylori感染及根除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胃H.pylori阳性患者口腔H.pylori阳性率75.00%(81/108)高于胃H.pylori阴性患者口腔H.pylori阳性率38.10%(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25,P0.05),治疗后4wk方案A胃H.pylori根除率:口腔H.pylori阳性组为60.98%(25/41),低于口腔H.pylori阴性组88.89%(24/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300,P0.05);方案B治疗胃H.pylori根除率90.00%(36/40),口腔H.pylori根除率65.00%(26/40),均高于方案A治疗组(60.98%、17.0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7.168,P0.05),治疗后12 w k各组根除率比较与4 wk结果类似.结论:口腔H.pylori感染与胃H.pylori感染有相关性,并可降低常规药物治疗H.pylori的根除率;口腔与胃的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引起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重要诱因,近年来使用传统三联疗法根除H.pylori的根除率逐年下降,为了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提出了"以菌治菌"的治疗理念,本文主要就国内益生菌制剂提高H.pylori根除率的相关研究展开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与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根除H.pylori可降低GC发生率.经济学分析表明,在高危人群中根除治疗H.pylori作为预防GC的策略是成本效益较好的.即使在GC低风险人群中,H.pylori筛查和治疗也能使上消化道其他非恶性疾病获益.然而,广泛开展H.pylori根除治疗可能带来其他问题,包括抗生素耐药增加和与H.pylori负相关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哮喘和肥胖等)的患病率升高.本文将结合近年最新研究,就上述问题展开论述,进一步提出H.pylori根除治疗预防GC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将来可能的进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口腔H.pylori的存在早已被证实, 且可能影响H.pylori的根除和复发, 因此, 其在抗H.pylori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就口腔微生态、口腔H.pylori的检测、口腔微生态与胃内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等进行阐述, 以期为H.pylori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