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茹 《山东医药》2004,44(7):60-60
2000年6月至2003年10月,我们采用WLTY—2000型伟力电脑糖尿病治疗仪,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60例,并与单纯用弥可保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6例老年DPN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次/d,连续14 d;对照组48例,使用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连续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 d测定症状总评分(T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评分。结果治疗7 d后,高压氧组的症状、TSS和MN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14 d后,高压氧组的症状、TSS和MNSI评分较治疗7 d时好转(P0.01),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对老年DPN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该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临床采取高压氧治疗和干预老年患者存在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并分析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为达成该次研究在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100例存在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信息,应用随机划分组别的方式,针对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组别划分。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治疗干预,每天进行一次20 mL丹参注射液融入250 mL生理盐水的静脉点滴干预,治疗时间维持两周。另外观察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的高压氧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每天接受1次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为两周。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1周后和治疗2周后的测定症状整体的评分,以及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方法的评分。结果在接受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症情况,测定症状评分,以及密歇根神经病变评分均呈现好转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具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症情况、测定症状,以及密歇根神经病变情况与一周前相比再次呈现出好转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对呈现出明显改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实施科学的高压氧治疗和预防方案,可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质量和效率,并且满足患者治疗过程中安全性的要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100例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组治疗后肢体症状改善、患者满意度、神经传导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P<0. 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情况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 05)。两组没有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更加明显地改善肢体症状和提高末梢神经的传导功能,无严重不良后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压氧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62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疗法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感觉神经传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期间,高压氧的应用有助于患者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获取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7,(5)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与联合治疗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辅以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患者口服α-硫辛酸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常规治疗组(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高压氧治疗DNP患者,可显著降低、稳定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展开系统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表统计筛选该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治疗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以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以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减压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发明的,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时,对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者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上肢周围神经病变者常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同时作者结合文献阐述了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和正中神经、尺神经(肌下转位)显微减压术的基本步骤,归纳总结了国内与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足和避免截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异常的症状或体征,或检查发现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除外其它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疾病。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其患病率在10%~96%不等。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30%~50%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DPN的致残率高达46.6%。  相似文献   

10.
58岁的王先生患2型糖尿病12年,服药治疗,血糖控制得不理想。去年年初开始,王先生晚上睡觉时经常腿抽筋,以为是缺钙所致,吃了钙片,但没效果。到3月份时,王先生的双足感觉发麻,走路有些跛,穿着拖鞋上台阶时拖鞋会掉,并且脚趾完全没有了感觉。  相似文献   

11.
西咪替丁治疗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我们最近在大量应用西咪替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观察到该药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男性,36岁,因溃疡病于1991年12月23日入院,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经胃镜确诊为胃小弯溃疡...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糖尿病(DM)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已有较多的论述,而对 DM 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及其治疗尚无系统阐述,现予以初步探讨。DM 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代谢性和血管性因素。其中 DM 患者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升高,使细胞中渗透压升高,Schwann 细胞水肿,引起神经肿胀和脱髓鞘改变,是造成神经损害很重要的原因。②亦有认为本病的发生和神经组织内肌醇减少和 NA -K ATP 酶活性降低有关。③高糖状态直接导致神经变性。④DM 时血管闭塞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纳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常见的原因。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纳多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有程度不同的肢体麻木、疼痛或发凉、感觉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跟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减慢。随机分为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如果您出现两侧对称性的麻木、疼痛,尤其是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应该高度怀疑患上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影响范围很广,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常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肢体麻木、疼痛,后期甚至出现肌萎缩及瘫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柏华 《内科》2011,6(1):61-65
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约50%的糖尿病可罹患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仍较为棘手,迄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情况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症状为主的神经变性疾病,伴随多种非运动症状。目前,针对PD的研究焦点多集中于运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近年研究发现,周围神经病变在PD中同样有着较高的患病率,以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2004年Muller等发现,PD患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小于对照组。2008年Toth等首次提出原发性PD患者存在无明确原因的周围神经病变(排除已知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医学病症:糖尿病、遗传性神经病、炎症性神经病、代谢紊乱、副蛋白血症和肿瘤等),观察到PD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诊断10年内常有明显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其患病率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麻木”、“血痹”、“痛证”、“痿证”等范畴。多认为因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配合药食、口服、外治法等中医特色方法,对改善麻木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PN)是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50%~80%。调查表明,DPN在1型和2型DM中均有很高的发病率,且男女发病率相近,并认为血糖的控制情况与DPN的发病率有直接的相关性,病程越长,DPN的发病率就越高〔1〕。DPN可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产生运动及感觉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及躯干部分麻木、疼痛,呈袜子样,严重者造成肌肉萎缩。DM患者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