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病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玲 《山东医药》2011,51(14):108-109
目的观察肝脏病变(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14例肝病患者和9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A。结果肝病组血清ALT为(82.0±73.6)U/L、ALB为(35.6±6.4)mg/L、PA为(136.7±53.6)mg/L,对照组分别为(25.6±8.8)U/L、(44.5±9.4)mg/L、(250.5±44.8)mg/L,两组ALT、PA比较,P分别〈0.05、0.01。肝病组中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中PA分别为(82.4±30.1)、(154.0±37.6)、(129.5±65.7)、(97.7±67.9)、(189.4±45.4)mg/L,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与其他肝病患者比较,P均〈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降低,PA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6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时的血清前白蛋白(PA)和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并分析其变化.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PA与ALB水平[(223.9±43.2)mg/L、(41.5±5.8)g/L]均低于对照组[(314.5±53.6)mg/L、(47.2±6.9)g/L,t值分别为4.527、2.786,P均<0.05];病例组治疗后1、2、4周PA含量[(245.8±41.7)、(258.3±4.7.2)、(282.9±49.3)mg/L]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092、3.789、4.230,P均<0.05);病例组治疗后1、2、4周ALB含量[(41.1±4.7)、(41.4±5.2)、(44.8±4.5)g/L]与治疗前[(41.5±5.8)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23、0.119、0.156,P均>0.05).结论 PA比ALB能快速、敏感的反应肝脏功能的改变,可用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治疗胆道结石术后消化不良的影响.方法取2013-10/2016-12苍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胆道术后消化不良患者90例,电脑抽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食欲不振时间(1.28 d±0.21 d)、腹胀消失时间(2.04 d±0.35 d)、嗳气消失时间(1.98 d±0.38 d)及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2.13 d±0.41 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20.00%,2组治疗2 wk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结石术后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114例ACS患者和57例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观察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事件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1114例AC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5例,血清ALB水平分别为(27.87±3.19)g/L和(36.01±4.01)g/L,与对照组ALB水平(46.97±5.73)g/L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AMI组和UAP组之间的ALB水平也有差异,AMI组低于UAP组(P0.05)。2根据血清ALB水平将114例ACS患者分为三组:ALB≤28g/L组,28.1~35g/L组,35g/L组。随着血清ALB水平的降低,各组的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也呈现增高趋势。所有ACS患者血清ALB水平与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0.137,0.241,P分别=0.001,0.004)。结论:血清ALB水平与ACS病情密切相关,ACS病情越严重ALB水平越低。而且ALB水平和ACS患者的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对预测AC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来源于我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性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n=196)、代偿期肝硬化组(n=69)、失代偿期肝硬化组(n=148);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根据并发症进一步分为腹水组(n=51)、消化系出血组(n=32)、肝性脑病组(n=27)和慢性肝衰竭组(n=38),其中腹水组分为原发性腹膜炎组(n=9)与非原发性腹膜炎组(n=42).健康对照组(n=200)来源于输血科健康献血者.收集患者血清及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ALR浓度;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检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比较各组间ALR浓度差异,分析ALR浓度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结果:ALR浓度在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肝硬化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P<0.01).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ALR浓度(1.54μg/L±0.53μg/L)与肝脏FibroScan值(16.96 kPa±5.6 kPa)负相关(r2=-0.218,F=15.736,P<0.01).失代偿肝硬化组中慢性肝衰竭患者ALR浓度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1.73μg/L±0.23μg/L vs 1.54μg/L±0.53μg/L,P=0.012),腹水组患者ALR浓度明显低于代偿期肝硬化组(1.32μg/L±0.64μg/L vs 1.54μg/L±0.53μg/L,P=0.027),原发性腹膜炎组与非原发性腹膜炎组间ALR浓度无显著性差异.ALR血清浓度与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相关,低ALR血清浓度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腹水的危险因素(P=0.031,OR=0.841).结论:ALR在HBV相关肝硬化患者表达明显升高,其水平与肝脏硬度及腹水发生负相关,提示ALR在肝硬化患者增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albumin,ALB)的惟一器官。ALB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测定其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肝硬化患者ALB随肝功能恶化而逐渐下降,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大量坏死致ALB的合成、细胞内运输和释放发生障碍相关[1]。若ALB持续降低则提示患者预后不良[2]。一般认为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40~55g/L,血清总蛋白的正常值为60~80g/L。本文报道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下降至34g/L,在未输入白蛋白的情况下,经中药肝康Ⅱ号联合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3个月,ALB升至44g/L,肝功能恢复正常的病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结果治疗后第3天全部患者乏力、纳差症状改善,而对照组只有2例(4.2%)改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8wk治疗组腹水消退24例(44%),腹胀减轻45例(90%),而对照组分别为2例(4.2%)和7例(14.9%),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后8wk,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水平分别为33.1±8.3g/L和25.6±7.6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A分别为43.0±11.4%和38.2±12.5%,差异有显著性(P0.05);2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出现低热,余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前白蛋白(serum prealbumin,PA)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期及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将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Child B级组(28例)、Child C级组(38例)和按照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分为好转组(41例)与未愈组(25例).取入院次日肘静脉血液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P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血钠(sodium,Na)、血小板(platelet,PLT)及PTA水平,同时测定同日腹水ALB浓度计算SAAG,并行肝胆胰脾彩超测量门静脉直径.结果:(1)SAAG水平与血ALB、PA及门静脉直径正相关,与PLT、血小板/门静脉宽度及Child-Pugh分值负相关;(2)Child B、C两组血ALB、SAAG、PA、PTA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SAAG、PA、PTA水平明显高于未愈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3)SAAG、PA、PTA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i n s e r u m s o d i u m,M E L D-N a)模型较单纯MELD-Na模型在判断疗效与预后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AAG反映了门脉高压程度,联合检测PA、P TA能敏感、可靠地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且在预后预测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小板(platelet,PL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部就诊的确诊的3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PA、PT和PLT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肝硬化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代偿组17例与失代偿组15例。结果肝硬化患者组与对照组对比,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对比,PA和PLT降低,P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检测PA、PT、PLT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的影响。方法 201例肝硬化患者中,131例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70例为对照。骨穿采集自体骨髓,分离纯化单个核细胞将其经肝动脉插管移植入肝脏。分别于移植后4、8、12及24周观察ALB变化情况,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ALB的改变。结果移植组患者移植前血清ALB平均为(29.33±3.92)g/L,移植后第4、8、12、24周分别为(32.37±4.63)g/L、(32.82±4.84)g/L、(32.95±5.10)g/L和(32.22±5.87)g/L。移植后24周内血清ALB水平较移植前显著升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中,Child-PughA、B级患者血清ALB改善程度大于C级患者。移植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提高肝硬化患者血清ALB水平,对Child-PughA、B级患者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