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HF)患者循环内分泌激素及左室功能的影响,并评判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MI并发急性失代偿性HF患者58例,随机分为rhBNP组26例和硝酸异山梨酯组32例,在标准抗缺血、抗HF治疗的基础上,持续静脉应用rhBNP或硝酸异山梨酯48h,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h、24h及72h,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浓度;治疗前及治疗后72h测定血BN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比较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rhBNP组血浆PRA、AngⅡ、ALD治疗6h后即降低(均P<0.05),72h时仍保持较低水平(均P<0.01);治疗后72hBNP下降(P<0.01),LVDd及LVEF明显改善(P<0.05,P<0.01),30dMACE事件发生率rhBNP组显著低于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结论:rhBNP对AMI伴HF患者的血浆肾素、AngⅡ和ALD水平有快速而持续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改善左室功能,同时降低30d内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钠水平对血浆肾素-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方法 62例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按血清钠水平分为正常血钠组(32例)和低钠血症组(28例),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水平。结果低钠血症组病人血浆ALD、PRA、AngⅡ水平均较正常血钠组显著升高(P0.01);血钠与血浆ALD、PRA、AngⅡ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低钠血症可能促进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PRA、AngⅡ、ALD分泌增加,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病人的神经内分泌水平激活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年龄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的关系。方法i200例EH患者按年龄分为5组,测定其血浆RAS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II(AngⅡ)含量降低(P均〈0.05),醛固酮(ALD)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年龄与PRA,AngⅡ含量呈负相关(r=-0.283,P〈0.001,r=-0.165,P〈0.05),年龄与脉压呈正相关(r=0.293,P〈0.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减少,醛固酮与肾素呈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应用利尿剂的同时补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方法9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补钠组48例和限钠组49例,测定血钠、氯、尿钠、氯、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并比较肝性脑病发生及腹水消退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补钠组患者血钠、氯水平提高,尿钠排除增多,血PRA、AⅡ和ALD水平降低,肝性脑病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疗效明显优于限钠组。结论在应用利尿剂的同时适当补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利于减少肝性脑病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而且能增加利尿效果,消退腹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宁冬梅  王莉  居岭  赵厚勇 《山东医药》2011,51(29):59-6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高血压(HP)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M患者320例,其中DM并HP160例(观察组),单纯DM1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在普通饮食和低钠饮食下立位、卧位时的血浆PRA、AngⅡ、AL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普通饮食下卧位时的血浆PRA、AngⅡ、ALD明显升高(P均〈0.05);低钠饮食下两组PR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卧位时的ALD及立位时的Aag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DM并HP患者血浆PRA、AngⅡ、ALD明显升高,其可作为预测HP的风险或治疗DM并HP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mg/d口服,共8w,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6.6%(P<0.01);(2)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增高,ALD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后血浆ET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对RAS阻断更完全,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补充外源性人脑利钠肽(rhBN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8例冠心病D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予规范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静脉应用rhBNP,对照组予硝普钠等扩血管药物及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观察两组心衰症状及血管活性物质脑利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应用rhBNP 48 h后及停药24 h后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收缩压、尿量等心衰症状缓解情况及LVEF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AngⅡ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冠心病DHF患者补充外源性rhBNP可在短期内改善心衰症状、抑制神经激素活性,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及血脂、血流液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 AngⅡ、ALD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肾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RAAS 活性有明显改善,可降低血浆AngⅡ、ALD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神经激素及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神经激素及镁代谢的影响。方法57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卡维地洛或谷维素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浆镁浓度(PMC)、外周血单核细胞镁含量(MMC)及24h尿镁排泄量(UME),并选择26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衰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PRA、Ang—Ⅱ、ALD及尿UME均明显升高,MMC降低(P〈0.01),UME分别与ALD、Ang—Ⅱ、PRA呈正相关(r=0.41、0.42、0.38,P〈0.01)。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ALD、PRA、Ang—Ⅱ及尿UME降低(P〈0.05),MMC增加(P〈0.01)。结论卡维地洛阻断神经激素激活,同时减少尿镁排泄,增加细胞内镁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溶血反应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高血压患者血标本每例分成2份,每例标本各取l份施行模拟溶血,将溶血及非溶血样本离心后,分别取血浆,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PRA、Ang Ⅰ、AngⅡ、ALD及ARR水平,并对溶血组及非溶血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溶血样本PRA、Ang Ⅰ、AngⅡ、ALD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溶血样本(P<0.01),ARR假阳性率升高(P<0.05).结论 溶血对血浆PRA、Ang Ⅰ、AngⅡ、ALD及ARR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严重干扰临床诊断,在实际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瘦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高血压组70例,对照组66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瘦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结果 高血压组瘦素、PRA和AngⅡ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瘦素的因素是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和PRA(P<0.01).高血压组瘦素与PRA、AngⅡ、ALD、SBP正相关(P<0.01).将高血压组分为高肾素组和非高肾素组,高肾素组瘦素高于正常肾素组(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通过激活RAAS导致血压增高,主要表现为SBP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将46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22例)和缬沙坦组(24例);治疗3个月~5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均有改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显著提高(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显著缩短(P<0.0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治疗后PRA、AngⅡ、ALD水平无变化,缬沙坦组AngⅡ水平升高(P<0.05),ALD水平降低(P<0.01);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相近.必要时可作为依那普利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方法:临床应用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治疗10例患有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时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测定患者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并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血浆醛固酮浓度.应用rhBNP后24 h、48 h再次复查上述指标,并复查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静脉应用rhBNP后患者的PCWP在5 min时降低了3 mmHg(1 mmHg=0.133 kPa),在60 min时降低了12.5 mmHg,降低了25%,至24 h及48 h时PCWP稳定在30 mmHg上下.在静脉应用rhBNP后48 h内,患者的PCWP降低了19.4 mmHg左右,占38.8%,同时右心房压及中心静脉压也有所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明显上升,但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在应用rhBNP后24 h,48 h后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应用rhBNP静脉注射能快速,有效地降低PCWP,血浆肾素活性及中心静脉压,从而使血流动力学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首乌降压胶囊对高血压病病人血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片,每片25mg,每日3次,每次1片;治疗组服用首乌降压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人的血压、血浆RAAS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差异(85.3%,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结论 首乌降压胶囊能降低和控制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其降压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浆及肾脏组织PRA、AngⅡ、AL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阎爱国  荣芳  李丽 《心脏杂志》2005,17(2):145-146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作用。方法CHF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伊贝沙坦(Irb)150mg/d,培哚普利(Pe)4mg/d;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4mg/d及安慰剂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类同,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记录心功能指标,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浆肾素活性(PRA)和心房钠尿肽(AN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0.01)。AngⅡ、ALD、ANP显著降低(P<0.01),PRA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LVEF、CI及ANP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贝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CHF可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6.
将6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补钠与限钠治疗两组,对血钠、氯、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肾功能损害、利尿效果及腹水消退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水平与降压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12-2016-12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0例,按研究需要分为血浆肾素活性(PRA)升高组与PRA不高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升高组与AngⅡ不高组、醛固酮(ALD)升高组与ALD不高组,分析各对组间的临床参数;并按年龄分为低龄组与高龄组,分析2组间的RAAS水平,比较不同RAAS等级患者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除年龄外,其他的临床参数均与PRA、AngⅡ、ALD无关(P0.05);低龄组患者的PRA、AngⅡ和ALD均显著高于高龄组(P0.05);随着RAAS等级的升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LD拮抗剂的使用随之增加(P0.05),而利尿剂、钙拮抗体(CCB)的使用随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不同等级之间的血压达标率均较理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龄高血压患者的RAAS活性相对较高,根据RAAS活性的检测结果选择降压方案,可以获得理想的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中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 ,探讨AMI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5 7例AMI患者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将AMI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 :31例 ,LVEF≥5 0 % ;B组 :2 6例 ,LVEF <5 0 %。另选 2 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血检测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浓度、血浆醛固酮 (ALD)浓度、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和肾上腺素 (E)浓度。结果 AMI后心功能较差的B组患者血浆PRA、AngⅡ、NE、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其中尤以NE升高最为显著 (P <0 .0 0 1)。结论 AMI后心功能减退会进一步增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顾锡炳  刘霞英  徐月琴  朱红英 《肝脏》2009,14(4):310-313
近年来,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要严格限钠已有争论,本研究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不限钠饮食与限钠饮食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钠、尿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血清白蛋白、肾血流量、肾功能损害、利尿效果、腹水消退情况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神经激素及镁代谢的影响.方法 57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常规治疗、合用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评定疗效,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浆镁浓度(PMC)、外周血单核细胞镁含量(MMC)及24 h 尿镁排泄量(UME)指标,并选择26名健康者为正常组.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病人血浆NE、PRA、AngⅡ、ALD及尿UME均明显升高,MMC降低(P<0.01),UME分别与ALD、AngⅡ、PRA呈正相关(r为0.41、0.42、0.38,P<0.01).经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ALD、PRA、AngⅡ及尿UME降低(P<0.05),MMC增加(P<0.01).结论卡维地洛阻断神经激素激活,同时减少尿镁排泄,增加细胞内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