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儿童孤独症是1种严重的社会、心理广泛发育迟缓或偏离的发育障碍,即自我封闭。多起病于3岁之前。据国际最近报道,孤独症患儿的患病率为10/万~20/万,有60%~70%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其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给予科学、长期、耐心,特殊教育和训练,即进行个性化的矫正训练、社会交往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康复指导,其症状可望改善。对于患儿的成长来说,家长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家长的期望、要求、教育方法、教育心态等直接影响着患儿的预后,决定着患儿今后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多样,现就患儿家长心理状态及健康指导报告如下。1 患儿家长的心理分析1.1 急于求成 当患儿被确诊为孤独症后,家长往往表现为心急如焚,很想用科学的方法尽快纠正患儿的不良行为,使其尽早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因此,随时随地训练患儿,吃饭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团体沙盘游戏结合家庭式护理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06~2018-06该院70例孤独症患儿纳入实验干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综合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团体沙盘游戏结合家庭式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1年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的评分变化。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患儿ATEC语言、社交、感觉、行为四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ABC语言能力、感觉能力、运动能力、交往能力、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PEP感知、模仿、粗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表现、手眼协调、口语认知各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实施团体沙盘游戏结合家庭式护理,有助于改善孤独症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0例患有儿童孤独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观察其孤独症的临床表现,然后再进行发育商的测定和标准CAKS孤独症量表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发现这些孤独症患儿在早期的表现行为与其他的正常儿童有明显的不同之处。50例患儿均完成了测试,智力正常2例,占4%;轻度智力缺陷18例,占36%;中度以上智力缺陷30例,占60%。标准CAKS孤独症量表评定:非孤独症型2例,轻度孤独症型28例,严重孤独症型20例。结论孤独症在儿童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方面疾病。对于这种精神疾病,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就需要采用现有的医学手段来进行及早的发现、及早的诊断和及早的干预,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向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减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0岁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运动治疗、针灸、电疗、站立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减重训练,6~8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FMA评分和M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0d后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减重训练对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力训练有明确效果,能提高患儿的康复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欲清 《山东医药》2007,47(28):102-103
对42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进行训练,1 h/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行感觉统合检测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总有效率92.86%。提示感觉统合训练是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核心症状、胃肠道症状和变态反应等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受试者47例,患者均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市儿童医院确诊。将受试者分配至禁食组32例和对照组15例,禁食组患儿在常规行为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3个月不耐受食物(主要包括麸质、蛋、奶及其他检测出的不耐受食物)禁食,对照组儿童仅接受同等的常规行为康复训练。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临床语言功能问卷(CLSQ)及其他症状评估问卷调查法比较干预前后各组患儿在孤独症核心症状及胃肠道、变态反应、挑食、兴奋及睡眠障碍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禁食组患儿干预后3个月CARS评分为29. 3±5. 2,明显低于干预前的34. 4±6. 3;禁食组患儿干预后3个月CLSQ表达评分为6. 8±2. 9,认知评分为7. 4±1. 9,分别高于干预前的4. 2±3. 0和5. 7±2.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前后对照组患儿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后3个月禁食组患儿胃肠道、兴奋、挑食症状的改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前后两组间患儿变态反应症状和睡眠障碍的改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禁食不耐受食物可一定程度地缓解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相关症状,改善患儿的胃肠道、兴奋、挑食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E-T)在脑性瘫痪患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神经发育疗法(Vojta法,Bobath法);S-E-T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S-E-T,根据评价结果和婴幼儿发育情况制定S-E-T方案,由有经验的康复师施行,家长参与训练,两组均采用《婴幼儿脑瘫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得分,S-E-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岁:P<0.01;>2岁:P<0.05)。结论在传统神经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运用S-E-T,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可明显地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8.
江溪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0):1033-1035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偏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05~2017-04该院收治的88例痉挛型脑偏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则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稳定指数(SI)、粗大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I、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SI小于对照组,GMFM-6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偏瘫患儿康复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提升患儿总体运动平衡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患儿病情康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系统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其对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行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量表)D、E能区评分评价下肢站立、行走及跑跳能力,采用ADL量表评价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2周,两组GMFM-88量表D、E能区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站立与步行功能,提高其AD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多媒体训练系统提高弱视患儿视力和重建双眼视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弱视患儿84例(155眼),随机分为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组43例(80眼,观察组)、传统弱视训练治疗组41例(75眼,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三级立体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轻度弱视的有效率为97.7%,中度弱视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分别为80.0%、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远视性弱视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0%,近视性弱视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分别为74.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双眼三级视功能都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训练系统在全面治疗弱视上具有方便、快捷、患儿依从性好、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能重建双眼视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