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调查青岛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就诊延迟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2月就诊于青岛市、县、乡多家医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7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青岛地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4.5 h内的平均就诊率为30%,乡镇医院最低(26%),市级医院次之(28%),县级医院最高(36%).对于市级医院,男性患者多就诊延迟,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城镇医保、120转运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3分的患者多能及时就诊;对于县级医院,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20转运和NIHSS<3分的患者多能及时就诊;对于乡镇医院,NIHSS>7分和意识不清的患者多能及时就诊.结论 青岛地区市、县、乡三级医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有明显的就诊延迟,其中120转运和教育水平较高能减少患者就诊延误.因此,完善各级医院的卒中急救网络系统,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加强卒中知识宣教对卒中患者的及时就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肺结核高疫情地区主动筛查发现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探索健康教育对纳入治疗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7年9—12月在全国报告发病率最高的青海、贵州、广西、西藏、新疆5个省(自治区),各选择1个乡镇,对肺结核主动筛查项目中发现的149例肺结核患者,分别于诊断后进行10min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面对面访问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及收入情况、医疗支出情况、前往肺结核定点医院交通方式及费用,以及诊断后即刻、进行10min健康教育后纳入对象的治疗意愿情况,不愿意接受治疗的原因等。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均发出149份问卷,收回149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均为100.00%。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的改变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健康教育后影响患者纳入治疗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前,主动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为78.52%(117/149),10min健康教育后提高至85.23%(127/149)。经10min健康教育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贵州(0,0/39)相比,青海(29.41%,10/34)、广西(26.09%,6/23)、新疆(15.62%,5/32)的患者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 2=18.13,P<0.001);与<65岁患者(2.44%,1/41)相比,≥65岁患者(19.44%,21/108)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 2=6.83,P=0.009);与往返定点医院时间≤30min的患者(8.43%,7/83)相比,往返时间>30min的患者(22.73%,15/66)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 2=5.97,P=0.0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的患者(OR=10.18,95%CI:1.31~79.38;Wald χ 2=4.91,P=0.030)及往返定点医院所需时间>30min的患者(OR=3.36,95%CI:1.25~9.02;Wald χ 2=5.78,P=0.020)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 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纳入治疗率有明显效果,以村医入户方式效果较为明显;应重点关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往返治疗点时间较长患者的纳入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农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社会经济、卫生服务、文化背景、症状、行为等因素对农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 ,根据不同经济状况在湖南省随机抽取 4个县为研究现场。运用自制的调查问卷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到抽样县结核病防治所诊治、年龄在 15岁及以上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连续患者逐一面谈。结果 共 318例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接受了面谈并完成调查问卷。从症状出现到被确诊为肺结核的平均总延迟时间为 84 6d(中位数 6 5 0d) ;平均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分别为 5 0 8d(中位数 30 0d)和 33 8d(中位数 2 4 0d) ;分别有 187例(5 8 5 % )和 2 0 0例 (6 2 9% )患者存在就诊和确诊延误。导致患者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有 :有无咯血、居住地的距离、有无迷信行为、有无接受民间偏方行为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等 ;导致确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有 :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宣传教育、有无迷信行为、有无接受民间偏方行为和患者对结核病的感受等。结论 需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包括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和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 ,合理设置结核病诊治点和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等 ,以减少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延误  相似文献   

4.
<正>以河北省为例,截至2010年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为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1 172个。老年居民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因老年人2/3的生存时间伴病生存〔1〕。此外,我国传统的以子女为主的纵向关照体系正受到冲击,创建横向关照体系即:亲属、邻里、社区等,成为适应高龄化形势发展的需要〔2〕。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长沙市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CHS)利用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与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研究人群,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老年居民CHS的综合利用率为40.4%,知晓率为45.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收入和知晓程度是影响老年人CHS利用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长沙市老年居民CHS利用率偏低,因此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有效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改善CHS的可及性和方便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67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测量体质量,询问既往病史,并记录居住区域城乡分布、职业种类、饮食习惯、每日饮食摄入量、婚姻状况、睡眠状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检测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血清肌酐等生化指标.按不同影响因素分组比较.结果 与老龄组比较,高龄老人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5.6±3.4) vs (38.2±3.2) g/L,P<0.01];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 36.4±3.5) vs( 38.2± 3.2) g/L,P<0.01];与荤食组相比,素食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4.8±2.1)vs( 37.6±3.5) g/L,P< 0.01];与正常摄入组相比,低摄入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5.4±3.6) vs( 37.7±3.3) g/L,P<0.01];与合居组比较,独居(单身、丧偶)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5.6±3.4) vs( 37.9±3.3) g/L,P< 0.01];与睡眠良好组相比,失眠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 36.0±3.4) vs( 38.2±3.2) g/L,P<0.01];与精神状态良好组比较,焦虑或抑郁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 35.7±3.8) vs( 37.4±3.4) g/L,P<0.01];不同地区分布,城镇组与农村组相比以及不同职业间,体力劳动组与脑力劳动组相比血清白蛋白水平未见差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年龄成负相关(r=-0.196,P<0.01),与体质量(r=0.133,P<0.01)及总蛋白(r=0.282,P< 0.01)呈正相关.与谷丙转氨酶、肌酐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饮食情况、每日饮食摄入量、婚姻状况、睡眠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影响,并随年龄的增加降低,与体质量、总蛋白水平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态度及其主食大米行为的影响情况,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为大骨节病防治的相关政策开发提供指导作用。方法 2009年7月,通过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阿坝州农区、半农办牧区、牧区的大骨节病监测点村,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式问卷,对当地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大骨节病相关知识、饮食习惯,采用多水平方差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当地居民主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常住居民1004名,大骨节病检出率为48.01%(482/1004),以半农半牧区居民为主(84.44%,407/482)。牧区居民对大骨节病知识的知晓水平最低,知晓情况“一般”与“好”的构成比分别为15.87%(33/208)、3.36%(7/208)。所有调查对象中有93.13%(935/1004)的居民愿意主食大米,且以大米为主食比例的均数为(50.40±23.68)%。民族、工作状况、语言情况、对主食大米的态度这4个因素是主食大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阿坝州病区居民主食大米意愿的比例仍然不高。要根据民族、工作状况、语言情况、对主食大米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8.
Shi X  Peng QF  Kong LF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8):672-675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入选患者.通过支气管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记录患者莱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咳嗽严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尺(VAS)评价]、咳嗽症状积分,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00例慢性咳嗽患者纳入本研究.引起慢性咳嗽的前5位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不同病因、不同性别问的LCQ评分筹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LCQ中的生理领域评分和心理领域评分显著低于男性;支气管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阳性患者LCQ评分较阴性患者显著减低(t=-2.22,P<0.05).经过2周针对性治疗后,70例患者LC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值均<0.01).100例慢性咳嗽患者LCQ评分与年龄、咳嗽严重程度、咳嗽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9、-0.470、-0.448,P值均小于0.05),与BMI无相关性(r=-0.029,P>0.05).结论 性别与年龄可能影响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LCQ、咳嗽严重程度、咳嗽症状积分可协同评估咳嗽的严重程度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itute a correlation with the subjective indicators by investigation of the caus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Methods Totally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were recruited followed a diagnostic program.Airway responsiveness[by methacholine challenge test (MCT)],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ugh score,age,gender and disease duration were all recorded for analysis.Results The top five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these patients were variant asthma,post infectious cough,atopic cough,eosinophilic bronchitis and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LCQ total scor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the VAS score(r=-0.239 and -0.470 respectively,all P<0.05),while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uses of disease or gender(F=1.233,t=1.918,all P>0.05)and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with BMI(r=-0.029,P>0.05).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ield score in female pati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t=2.174,1.990,P<0.05),and LCQ total score of MCT positive patients obviously reduced than negative ones(t=-2.22,P<0.05).After the treatment of two weeks,LCQ three component field and total score could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all P<0.01).Conclusion Gender and age may have som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LCQ,VAS and cough score should be used to assess cough severity and evaluate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广州市南沙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AS8.0对2006年7303例患者资料的痰病构成、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 报销费用和医院级别是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症的参保人员大部分仍是选择在区外的区级医疗机构就医.结论 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及意外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是引人关注,在加强现有医疗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诊治能力的同时,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同时不能忽视意外伤害的防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与B型利钠肽(BNP)相关的临床因素,及这些因素对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7-proBNP)的不同影响.方法 对1983名体检者进行常规血液检查,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并检测BNP和NT-proBNP水平,后用多变量回归分析分别检验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BNP和NT-proBNP呈正相关.与BNP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年龄、血红蛋白、脉搏、收缩压、总胆固醇、性别、甘油三酯、肌酐.与NT-proBNP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年龄、肌酐、血红蛋白、性别、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收缩压、脉搏.这些因素对BNP和NT-proBNP的影响有所不同:NT-proBNP受肾功能及性别影响较大,而BNP可能受自主神经影响较明显.在收缩压亚组,BNP和NT-proBNP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亚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BNP水平密切相关,女性的BNP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结论 BNP和NT-proBNP与年龄、血压、肌酐、脉搏、性别及血脂密切相关.然而,这些因素对两者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 研究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对深圳市宝安区105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并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生活质量良、中、差分别占24.9%、69.8%和5.3%。女性、丧偶、高龄及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差。结论 应针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具体措施,开展社区老年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服务利用与需求现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全面了解老年人各种服务利用的现状。方法 对 1 203 名社区老年人 13 项一般性服务项目的利用、自觉需求、服务提供者情况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交通工具、家访服务、家事服务、社会/娱乐活动、餐饮准备、护理性照护几项。老年人的服务提供者以家人为主。结论 今后社区应适当增加社会/娱乐活动设施和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减轻家庭照顾的负担。此外,社区有必要增加综合评估服务、老年医疗服务及心理健康服务等新的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对三亚中心医院、三亚市人民医院和三亚中医院收治的316例MDR-PTB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发放316份问卷调查表,最终收回合格问卷308份,合格率为97.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DR-PTB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 MDR-PTB患者的负性心理以焦虑、抑郁、偏执和恐惧多见,分别占43.5%(134/308)、40.6%(125/308)、16.9%(52/308)、9.7%(30/308)。308例MDR-PTB患者,其中225例有负性心理(心理健康状况差组),83例未发生负性心理(心理健康状况好组)。心理健康状况差组SCL-90评估平均得分为(1.83±0.68)分,高于心理健康状况好组[(1.20±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状况差组已婚者占61.8%(139/225),独居者占34.2%(77/225),睡眠质量一般或差者占65.3%(147/225),经济收入<3万元/年者占63.6%(143/225),有结核空洞者占61.3%(138/225),有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者占57.8%(130/225),治疗效果无好转者占64.0%(144/225),心理健康状况好组分别为74.7%(62/83)、19.3%(16/83)、45.8%(38/83)、37.3%(31/83)、34.9%(29/83)、74.7%(62/83)、42.2%(3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465,P=0.035;χ 2=6.425,P=0.011;χ 2=9.661,P=0.002;χ 2=16.942,P<0.001;χ 2=17.017,P<0.001;χ 2=7.394,P=0.007;χ 2=11.87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一般或差(OR=2.813,95%CI:1.718~6.529;P=0.018)、经济收入<3万元/年(OR=2.390,95%CI:1.604~5.748;P<0.001)、有结核空洞(OR=1.975,95%CI:1.416~4.530;P=0.037)、有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OR=3.517,95%CI:2.135~8.762;P=0.024)及治疗无好转(OR=6.113,95%CI:4.835~16.204;P=0.006)是影响MDR-PTB患者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MDR-P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为睡眠质量一般或差、经济收入<3万元/年、有结核空洞、有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无好转,应加强对MDR-PTB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的就医意向,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 PPS)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流动人口从业比例较高的生产企业工人、建筑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三类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对6省12个城市共计33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94份,有效率为99.8%。分析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在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的就诊意向,及不同就诊意向的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结果 3294名流动人口在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有延迟就诊意向的分别占22.8%(751/3294)和14.9%(491/3294),建筑业流动人口在轻度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9.7%(341/1149)和22.2%(255/1149);41~50岁年龄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5.6%(212/829)和18.9%(157/829);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32.7%(342/1046)和23.0%(241/1046)。未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有延迟就诊意向的比率均高于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前者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分别占26.2%(553/2111)和16.5%(348/2111),后者分别占16.7%(192/1153)和11.7%(135/1153)。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中,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平均分为(8.51±3.37)分,感知肺结核威胁平均分为(12.28±2.62)分,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平均分为(14.27±1.89)分,感知就诊障碍平均分为(13.03±1.12)分。提示因素平均分为(6.45±1.12)分。结论 流动人口有延迟就医意向的比率较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西部地区及建筑工人应是其中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将就诊益处及障碍纳入宣传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江苏省淮安市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诊断并纳入江苏省淮安市结核病定点医院治疗的235例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进行调查,分析MDR-PTB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35例患者中,197例(83.8%)服药依从性良好,38例(16.2%)服药依从性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526,95%CI:1.217~4.524)、年龄≥60岁(OR=1.521,95%CI:1.025~2.693)、有药物不良反应(OR=3.892,95%CI:1.793~6.822)、自服药(OR=2.635,95%CI:1.466~6.107)、病程≥2年(OR=1.529,95%CI:1.112~2.453)、流动人口(OR=2.868,95%CI:1.559~5.234)、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OR=1.297,95%CI:1.009~1.615)、家庭月收入<5000元(OR=1.493,95%CI:1.265~5.392)的人群服药依从性较差。结论:应针对男性、年龄≥60岁、有药物不良反应、自服药、病程≥2年、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家庭月收入<5000元的MDR-PTB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对影响侧支循环建立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连续搜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上海市中山医院1485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完全闭塞病变并确认为CTO(闭塞时间>3个月)病变者63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Rentrop法评价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将侧支循环积分2、3级判断为侧支循环良好,侧支循环积分0、1级判断为侧支循环不良;对两组患者在临床影响因素、病变影像特征、介入治疗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63.6±10.7)岁比(66.5±11.2)岁,t=3.638,P<0.05;合并既往明确心肌梗死史(32.8%比39.5%,χ2=2.043,P<0.05);中重度吸烟史44.1%比59.5%,χ2=15.277,P<0.01;高尿酸水平(355.79±92.69)mmol/L比(370.94±94.81)mmol/L,t=2.697,P<0.05及空腹血糖水平升高(5.51±1.38)mmol/L比(6.67±1.41)mmol/L,t=2.299,P<0.05;开口闭塞病变29.8%比20.7%,χ2=6.927,P<0.01及病变近端中重度迂曲者19.1%比26.2%,χ2=4.551,P<0.05,多出现侧支循环不良;经多元回归分析,既往有中重度吸烟史(OR:0.191,P<0.05,95%CI:0.052~0.699)、空腹血糖水平升高(OR:0.377,P<0.05,95%CI:0.092~0.989)为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而闭塞血管及位置、心绞痛病程、既往心梗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中重度吸烟史、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对于CTO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具有独立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心绞痛病程、心肌梗死等因素对其无明确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Delay in seeking timely medical care by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stroke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but less is known about delay in care-seeking behavior b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HF). The purpose of this narrative review was to synthesize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non–symptom-related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delay in seeking medical care for HF symptoms.

Methods and Results

A literature search of Scopus, Medline, and Pubmed was conducted for published articles from database inception to July 2009. Available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non–symptom-related factors, such as HF severity, HF history, age, and ethnocultural background, were related to delay in certain studies; however, null results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Other non–symptom-related factors, such as male gender, initial contact with a primary care physician, arriv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by means other than ambulance, and patient responses such as self-care, low anxiety, and hopelessness, may play a role in longer delay.

Conclusions

Although this review identified several non–symptom-related factors that may be implicated in care-seeking delay,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 be vigilant in identifying all high-risk individuals and educating them about warning signs of HF. Moreover, access to outpatient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s that may have potential to reduce care-seeking delay behavior should be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